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唐·杜牧 《清明》

醫學指導

彭孟雲

主治醫師,醫學碩士,擅長病毒性肝炎、脂肪性肝病、肝硬化、原發性肝癌、膽囊炎等肝膽疾病的診治,尤其擅長慢性肝病的中醫外治及運用中醫五運六氣理論指導慢性肝病的健康管理。

清明時節南方雨水多,外溼易入侵人體,機體易爲溼邪所困。而春天又是人體由藏轉生、陽氣升發、排出體內溼邪的好時節。

清明時節可通過

展开全文

祛溼、護陽以提高機體免疫力

注意養肝護陽 保持樂觀

春季與人體五髒中的肝髒相對應

所以是養肝的最佳季節

此時肝氣最足、肝火最旺,人最容易着急上火。怒則傷肝,肝氣上逆則易引起消化道出血、高血壓、腦中風等。這就要求我們保持樂觀情緒,少發脾氣,使肝氣得以疏泄、條達。氣降則血壓自降;調養好肝髒,也就增強了人的免疫力。

衣物寬松 夜臥早起

《黃帝內經》有明確指導,說:“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意思就是,三月的春季,衣着宜寬松,可以適當晚睡,但一定要早起,以順應早晨生發之氣,可讓人一整天都神清氣爽,精神抖擻。

飲食清淡 少食酸、多喫甘

“藥補不如食補”,唐代名醫孫思邈說:“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意思是春天應當少喫酸味的食品,多添些甜味的飲食,才能夠補益人體脾胃之氣。

清明時節飲食

注意“兩多一少”原則

  • 一是多喫“柔肝”的食物:如薺菜、菠菜、山藥、銀耳、大棗等;

  • 二是多喫“祛溼”的食物:如冬瓜、蓮藕、蘿卜、芋頭、白菜等;

  • 三是少喫“生發”的食物:如海魚、鹹菜、竹筍等“發物”。

一是多喫“柔肝”的食物:如薺菜、菠菜、山藥、銀耳、大棗等;

二是多喫“祛溼”的食物:如冬瓜、蓮藕、蘿卜、芋頭、白菜等;

三是少喫“生發”的食物:如海魚、鹹菜、竹筍等“發物”。

藥膳推薦——茯苓山藥蓮子粥

食材:茯苓25g,山藥50g,蓮子25g,豬瘦肉末50g,粳米200g。

做法:將茯苓、山藥、蓮子、粳米洗淨,加水1500mL,文火煮成稀粥,佐餐食用。

功效:茯苓利水滲溼,山藥健脾養胃,蓮子補脾益氣、粳米溫中益氣,幾味藥食相配伍,共奏健脾利水、生津益胃之功。適用於普通人群服用,以御溼邪、解春困。



標題:【關注】清明時節,飲食注意“兩多一少”!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209029.html

轉載僅爲傳播優質文章,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