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看!“明前肥螺” 已上市,這份避雷攻略請收好!
一聲春雷過後,螺螄閃亮上市。
俗話說得好,“清明螺,賽只鵝”。螺螄在清明節前後的鮮美程度無與倫比,成爲無數喫貨心中的“白月光”,但喫螺螄時偶爾也會“踩雷”。如何正確避坑,喫一口正宗的春鮮滋味?
01
如何挑選好的螺螄?
如何挑選好的螺螄?挑選優質螺螄,外觀是首要判斷標准。通常來說,選殼顏色清淡呈青色、殼比較薄的。殼色清淡青色往往說明螺螄生長環境較好,水質較爲清澈,受污染的可能性小。而殼薄的螺螄相對來說肉質更飽滿,烹飪後也更容易吸出來食用。
活力和氣味也是重要考量。鮮活的螺螄,觸碰觸角會迅速回縮,能在平面爬行,殼口的厴緊閉,難以揭开。聞起來僅有淡淡的腥味,若出現臭味、腐味等異常氣味,就意味着螺螄已變質,不宜購买食用。
此外,螺螄的產地也要講究, 池塘的螺螄多,螺肉也比較多,江河也會有螺螄,但往往個子比較小,且裏面的肉也很小,喫起來口感就不好。
02
這樣搭配會“踩雷”,
提前避坑
螺螄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每100克螺螄肉裏,蛋白質含量高達15克左右,比一些常見肉類還要高。但“喫貨”們,請注意避开以下這些“雷區”:
1.與寒涼食物搭配需謹慎
螺螄性寒,若與 西瓜、苦瓜、木耳等同樣性寒的食物搭配,無異於雪上加霜,容易對脾胃造成負擔,容易引發 腹瀉、腹痛等消化不良症狀。
特別是對於體質偏寒或脾胃虛弱的人來說,這種搭配更是大忌。
2.與高蛋白食物搭配需適量
螺螄本身蛋白質含量豐富,如果再與牛肉、羊肉等高蛋白食物大量同食, 不僅會加重胃腸道負擔,還可能影響蛋白質的吸收和利用,甚至導致蛋白質過剩,增加腎髒負擔。
3.與維生素C豐富的食材搭配要適度
雖然維生素C有助於鐵的吸收,但螺螄與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如西紅柿、柑橘類水果)搭配時,需注意適量。
因爲過多的維生素C可能與螺螄中的某些礦物質(如銅)發生反應,影響礦物質的吸收,甚至可能引起不適。
4.與酒精搭配需警惕
螺螄配啤酒看似愜意,實則暗藏風險。酒精不僅會刺激胃黏膜, 還可能影響肝髒對螺螄中營養成分的代謝,長期如此,對肝髒健康不利。
需要提醒的是,有三類人群不宜食用螺螄:
孕婦盡量避免喫螺螄,因爲螺螄中可能存在寄生蟲,容易引起感染,對胎兒發育不利。
過敏體質者則要警惕過敏反應,一旦出現皮膚紅疹、瘙癢等症狀,應立即就醫。
脾胃虛寒者和肝腎功能不佳者也要少喫或不喫螺螄,以免加重病情。
03
認螺、喫螺,
這些你真的都會嗎?
首先要明確的是, 螺螄≠田螺,它們是不同的物種,田螺體積較大,表面光滑,螺螄小,表面有螺旋形肋紋。 螺螄只有我國才有,田螺幾乎遍布於世界各地。
好在, 這兩種螺都可食用,只要清洗幹淨、高溫煮熟,都是安全美味的。而一些自帶危險的螺,萬一沒認清、沒煮好,誤食下去,可能就不是喫壞肚子那么簡單了↓
首先就是著名的“田螺僞裝者”——福壽螺,二者長相類似,不常喫螺的人可能難以分辨。然而,福壽螺的體內常寄生廣州管圓线蟲,數量最高可達6000條。人食用後,神經系統可能會損壞,出現腦膜炎,嚴重甚至可能導致死亡。
3招辨別福壽螺:
①顏色:福壽螺外殼呈黃褐色,田螺外殼呈青褐色;
②外殼硬度:福壽螺外殼薄脆,可捏碎,田螺殼厚且結實;
③螺旋形狀:福壽螺螺尾螺旋短,田螺螺尾尖長,整個身體呈圓錐形。
還有一些螺也不建議食用,如織紋螺、食魚雞心螺等。織紋螺本身無毒,但它喫過河豚和有毒藻類後,體內會留下河豚毒素和麻痹性貝毒素,人再喫螺,就會中毒。
學會辨認後,接下來就是 如何儲藏和食用了。
鮮活的螺如果當天食用不完, 可以覆蓋一塊幹淨溼毛巾,放入冰箱冷藏室存放,盡量在3~4天內食用完。煮熟的螺建議當天食用完,盡量不要隔夜存放,以免螺肉腐敗、細菌滋生引發胃腸疾病。
在喫的時候也要注意: 靠近螺口的那塊有韌性的肉是可以喫的部分,而質地柔軟的尾巴位置是內髒區域,寄生蟲、重金屬大多沉積在這裏,不宜食用。
烹飪也有兩個小竅門,一是將螺浸泡在水中,滴幾滴香油,有助螺排出體內泥沙,二是用剪刀去尾,不僅幹淨,在烹飪時也能更加入味。
來源丨四川疾控綜合自央視網、人民網科普
標題:速看!“明前肥螺” 已上市,這份避雷攻略請收好!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206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