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暖陽喚醒了蟄伏的泥土,潮溼的空氣裹挾着草木的清香。這個季節,人體易受溼邪侵擾,常感困倦乏力,而大自然也悄然饋贈了解藥——野菜。在衆多野菜中,掃帚菜(又名地膚、掃帚苗)因名字粗獷常被忽略,實則它比薺菜更營養,是春季不可多得的“養生寶藏”。

掃帚菜雖其貌不揚,卻蕴含豐富的藥用與食用價值。中醫典籍記載其“味苦性寒,歸腎、膀胱經”,現代研究則揭示其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C、胡蘿卜素及鉀、銅等礦物質。具體功效可概括爲三方面:

1. 清熱解毒,祛溼消腫:掃帚菜中的生物鹼與黃酮類成分能緩解溼熱引起的溼疹、尿路感染,改善小便澀痛、浮腫。

2. 潤腸通便,調理腸胃:高纖維含量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排毒,尤其適合春季便祕人群。

3. 抗菌抗炎,增強免疫:其提取物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有抑制作用,外用可緩解皮膚瘙癢,內服則提升免疫力。

需注意的是,掃帚菜性寒,脾胃虛寒者應少食,孕婦與嬰幼兒也需謹慎。

展开全文

食譜一:蒸掃帚菜——原汁原味的春日清香

食材:嫩掃帚菜300克、面粉50克、玉米面30克、蒜末、香油、鹽適量。

具體步驟:

1. 擇洗:採摘或購买新鮮掃帚菜嫩尖,剔除老莖,清水浸泡10分鐘,淘洗3遍去泥沙。

2. 裹粉:瀝幹水分後,分次加入面粉與玉米面,輕拌至每片葉子均勻裹上薄粉。

3. 蒸制:蒸屜鋪紗布,均勻鋪菜,大火蒸5分鐘,關火燜2分鐘。

4. 調味:趁熱抖散,加蒜末、鹽、香油拌勻即可。

點評:蒸法最大程度保留掃帚菜的清苦回甘,玉米面增添粗糧香氣,搭配蒜泥提鮮,是一道低脂高纖的養生小菜,尤其適合春季祛溼。

食譜二:掃帚菜豬肉餡餃子——葷素交融的時令美味

食材:掃帚菜200克、豬肉餡300克、雞蛋1個、姜末、生抽、蠔油、香油、餃子皮適量。

步驟如下:

1. 處理掃帚菜:沸水加鹽焯燙1分鐘,撈出擠幹切碎,再以紗布包緊二次擠去多余水分。

2. 調餡:肉餡加生抽、蠔油、姜末、雞蛋順時針攪打上勁,拌入掃帚菜碎,淋香油鎖鮮。

3. 包煮:取皮包餡,捏緊收口。沸水下鍋,點水三次至餃子浮起即可。

點評:豬肉的油脂中和了掃帚菜的寒性,口感鮮嫩多汁,野菜的微苦轉爲回甘。此搭配既補蛋白質又助消化,堪稱“春季養生黃金組合”。

掃帚菜之名雖質樸,卻凝聚了天地精華。它不僅是藥食同源的典範,更是春季調理身體的天然良方。趁着嫩芽初發,採一把蒸食、包餃,讓舌尖與健康同步擁抱春天。畢竟,這一口鮮嫩,錯過便需再等一年!

小貼士:採摘時避开污染區域,食用前務必徹底清洗;初次嘗試者可少量食用,觀察體質適應情況。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本文由“秀廚娘”原創,文章和圖片均有版權,未經允許,請勿抄襲、刪改、盜用,侵權必究!】


標題:被“誤解”最深的菜,全身都是寶!比薺菜更營養,卻因名字被嫌棄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205798.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