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娛樂專稿(莊自修/文)

距離《戀人》劇組停拍,已經快三個月。

圍繞主演健康危機與項目重啓爭議,輿論持續發酵,相關話題頻登熱搜。

截至發稿,各方仍未就復拍事宜發布官方聲明,劇組命運陷入混沌。

此次停拍事件不僅造成多方利益受損,更觸發行業對突發事件應急機制與風險防控的深度反思。

停拍事件始末

2024年12月18日,主演趙露思突發失語及肢體功能障礙入院治療後,其健康狀況與劇組動態持續牽動公衆神經。

針對病情誘因,輿論場衆聲喧譁:部分粉絲指控劇組存在管理漏洞與“陰陽合同”亂象,同時質疑經紀公司銀河酷娛危機響應滯後,認爲多重壓力致趙露思抑鬱症復發。

今年1月,趙露思於品牌活動首度公开現身,稱康復訓練初顯成效,但對《戀人》復工計劃避而不談。粉絲以劇組未回應核心訴求、未保障藝人權益爲由,發起抵制復拍行動,並呼籲經紀公司解約。

近期“《戀人》不復拍”傳聞再度登頂熱搜,項目走向愈發撲朔迷離。

娛樂法律師方芳指出,合同裏對於演員的身體狀況出現問題會有相關條款約定,如果是因爲拍攝原因導致演員身體出現嚴重不適或者疾病而無法繼續拍攝時,劇組應該安排演員就醫並承擔相關費用,經治療後仍無法繼續拍攝的,雙方可以解約或者等好轉後繼續履行。

如果非因拍攝原因或演員自身健康問題(演員須拿出三甲醫院开具的醫療證明)導致無法繼續拍攝的,劇組可以選擇解約或者等好轉後繼續履行。

“具體權責在不同的合同裏有不同的調整,而對於解約後的處理,則要看每個合同的具體約定,有的可能約定解約後雙方據實結算,有的可能約定解約後演員須退還費用。”

展开全文

方芳說,“趙露思事件的難點在於,她這種心理疾病很難確定因果關系,如果因爲得了抑鬱症而要解約,司法實踐中此類解約主張較難獲得支持。”

藝人工作人員小可透露,影視從業者心理健康問題較爲普遍,普通工作人員迫於生活壓力,常常只能帶病堅持。一线藝人更因牽扯多方利益鏈,情緒管理多依賴自我調節,身體不適僅能短暫告假。

制片人君君算了一筆經濟账:超500人規模的劇組,每日食宿、交通、器材租賃及場景搭建等固定成本超50萬,停拍造成的資金損耗堪稱災難級,所以無論如何,制片人都會盡全力確保項目順利拍下去。

方芳亦坦言,從業這么多年,從未遇到過像《戀人》劇組這樣嚴重的停工事件,以前換人或者解約大部分發生在开拍前。只有個別情況下,开拍後發現演員表現不佳,制片人若覺得還能接受,就硬着頭皮拍下去;若覺得不行,那么即使賠錢也會解約。

“《戀人》劇組比較麻煩,如果趙露思因爲健康問題堅決不演了,那只能換人,但同級別的藝人肯定不愿意接這種被人拋棄的項目,只能往下找,而如果不是同級別的演員,平台又未必愿意收。”

方芳說,“這件事最受傷的就是投資方了。”

藝人健康與劇組命運的平衡

藝人健康權益與劇組存續問題如何兼顧?這一命題正考驗着不少項目操盤手。

君君透露,從業多年,她也曾遇到過演員與導演產生矛盾的時候,作爲制片人她都會從中調和。

“如果是創作理念的問題,應該看哪邊更符合現在的市場需求,就支持哪邊。”

君君笑說,“但實際操作起來,往往遵循‘咖位優先’原則。”

不同於資深演員與導演多圍繞專業見解產生爭執,大多數年輕演員容易因“粉絲經濟”的優勢提出非專業訴求。

“演員覺得自己有粉絲,導演要靠自己賣片拉收視,所以必須保證他上鏡好看的要求,而導演會覺得演員啥也不懂。”

君君無奈地說,“每當這時候,我們就跟導演做喝酒兄弟,給演員們當知心大姐姐提供情緒價值,安撫各方,讓大家都退一步,先把戲拍完再說,畢竟开機後經費每日都在燃燒,周期延誤便是真金白銀的流失。”

而作爲藝人工作人員,也在努力保障着藝人的權益。

小可透露,如今大部分劇組拍攝都比較正規,不會出現像綜藝那樣通宵拍攝、瘋狂超時的情況,基本能保障藝人的休息權。

“對於主演來說,劇組拍攝節奏相對比較規律,如果需要开工120天,藝人合同可能會籤150天,保證30天的假期,合同約定的每天出工時間大概在12個小時左右(包含妝發和喫飯時間),保證8小時的睡眠。”

小可說,“劇組也會給藝人購买各種保險,太專業或太危險的戲份,一般也會有專業替身完成,藝人自身也有工作人員和生活助理之類,所以總體來說健康休息都能得到一定的保障。”

小可直言,實際工作中,偶爾也會遇到劇組超時的情況,如果超時不嚴重,大家也不會說什么,但如果非常嚴重,那么藝人工作人員就會出面跟制片人溝通,要么加錢,要么調整拍攝計劃,以保障藝人的權益。

“大家都是合作關系,所以都會互相忍讓,保證戲順利拍下去。”

小可說,“能夠叫得上名字的劇組,對藝人的待遇都不會太差,藝人拍攝期間遇到的所有零碎事情,基本上都是劇組在解決,劇組往往照顧的不是藝人一個人,而是他們一整個團隊。”

當然,作爲藝人的工作人員,小可透露,自己也會時刻關注藝人的情緒變化,如果遇到麻煩,就解決麻煩,而如果藝人情緒不佳,也會及時疏導藝人的情緒。

“相比工作強度,網絡輿情和粉圈紛爭更易引發藝人心理危機,長期積壓可能誘發嚴重心理疾病。”小可說道。

前途未卜的《戀人》劇組

在相關方未正面回應之前,《戀人》劇組是否復拍還有待觀察。受訪的制片人表示,以她的經驗而言,這個項目最終肯定要復拍,但趙露思會不會復拍,則未可知。

其一,一部現代劇的拍攝周期大概是3到4個月,《戀人》在停工之前已經拍攝了差不多兩個月,預計已拍攝的戲份有50%以上,前期肯定已經投入了不少,就此停拍,損失巨大;其二,以往一些項目即使拍完了,也有“AI換頭”“補拍”等手段補救,《戀人》劇組也不是沒有其他辦法。

不過,即使是復拍,劇組面臨的困境也不小。

首先是,原本劇集有自己的拍攝、排播、宣傳等時間安排,如今一切都得重頭再來;其次,演職人員們都有自己的檔期,尤其是一些主要演員,檔期往往都比較緊張,如何把原班人馬全部湊齊是個問題;最重要的是,停工給其他演員造成的斷檔,可能也需要加錢去彌補。種種問題擺在《戀人》劇組面前,等待解決,所以它的復工之路,難上加難。

此事件也爲行業敲響警鐘。

小可認爲,作爲藝人來說,要及時跟經紀公司或者工作人員溝通,不能把什么事情都壓在心裏,使得情緒得不到紓解,最終給身體帶來極大的傷害,也給劇組帶來麻煩。

“一般來說,藝人還是要有一個經紀人負責,如果一切都聽從藝人的意見,藝人可能就會什么事情都自己定,什么事都自己扛,就很容易出問題。”

小可說,“有經紀人的話,很多衝突藝人就不用自己衝在前面,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制片人宏國透露,以後在選藝人的時候,也會側面打聽一下對方的健康問題,尤其是主要演員,還是要慎重再慎重,“畢竟演員一旦倒下,對於整個劇組來說,都是滅頂之災”。

不過作爲一個也曾被心理疾病困擾過的人,方芳直言想要把藝人心理健康評估納入背調範疇有些難度,因爲心理健康評估是一個很復雜的過程,而且一些心理疾病很多時候並不會影響工作和生活,只要按照醫囑喫藥就可以了。如果一旦將其納入藝人背調範疇,很可能讓大衆對本就有些誤解的心理疾病,更視其爲洪水猛獸了。

君君也無奈地表示,“能怎么謹慎呢?如果藝人不說,你也沒辦法去調查這些事情,就算調查出來又能怎么樣,難道說你就不用流量了嗎?”

不過針對此事,君君也有了自己的慎重點。

“對於一些大流量藝人,如果他們跟經紀公司合約快到期了,或者存在糾紛,那我們能不用就不用。”

君君說,“還有就是合作的時候要盡量保證三方獨立,互相制衡,導演就做導演的活,盡量避免又是導演又是出品人,或者導演與制片人是一家這樣情況,一旦其中兩方有矛盾,另一方還可以從中調和,否則純粹就是窩裏鬥了,三敗俱傷。”

當然,君君和宏國最大的期待就是,“別讓我攤上這樣的事情”。



標題:趙露思《戀人》不復拍?一天損失幾十萬?劇組命運成謎!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203716.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