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調整”後的出口成色?
3月7日,海關公布1-2月進出口數據,出口(美元計價)同比2.3%、前值10.7%;進口(美元計價)同比-8.4%、前值1.0%。
1. 核心觀點:出口回落主要受“搶出口”結束和春節錯位的擾動
1-2月出口同比大幅回落,並非源於外需偏弱,一部分是受到春節錯位的影響。從2月全球制造業PMI(3MMA)來看,2月較1月上行0.2pct至50.1%。其中,美國(+1.0pct至51.1%)、歐元區(+0.8pct至46.4%)均有所改善。但1-2月出口同比仍較12月大幅下降8.4pct至2.3%,部分源於春節錯位的影響。今年春節比去年更早,停工影響集中在1-2月,而去年集中在2-3月,因此會拖累今年1-2月出口增速,我們測算拖累幅度約1.5個百分點(春節調整後,1-2月同比3.8%)。
“搶出口”的階段性結束對出口擾動更明顯,其一體現在對美國“搶出口”的結束,其二體現爲對新興市場的協同供給類“搶出口”降溫。春節錯位僅能解釋1.5個百分點(3.8%-2.3%)的出口增速下滑,因此,“搶出口”的階段性結束成爲1-2月出口增速回落的主要因素。從國別來看,1-2月我國對美國的出口增速大幅回落12.5pct至3.2%。對新興國家和地區的出口回落幅度則更爲顯著,反映出我國提前重組境外供應鏈的進程放緩,即將生產資料出口至新興國家,再加工成品後銷往美國的節奏減緩。數據上,對非洲(-25.5pct至-0.6%)、對俄羅斯(-16.3pct至-10.7%)、對拉美(-13.2pct至3.8%)、對東盟(-13.4pct至5.6%)。
商品層面,1-2月出口增速的回落主要集中在12月“搶出口”的品類;中觀層面,1月港口貨運量高增,但2月明顯回落。去年12月商品“搶出口”現象的兩條主线,其一是美國對華依賴度較高的商品,其二是新興國家協同供給類商品,但這兩類商品出口均出現大幅下滑。譬如,美國對華依賴較高的商品中,鞋靴(-18.0pct至-18.7%)、服裝(-13.3pct至-7.1%)均明顯下滑。協同供給類的中間品、資本品中,通用機械(-30.6pct至-1.6%)、汽車零配件(-14.9pct至0.7%)等商品的出口增速也均較上月明顯下行。中觀驗證來看,節前搶出口推動1月港口外貿貨運量同比增速達到13.2%的高位,高於2024年12月水平(9.3%)。但來到2月,港口貨運量同比出現明顯下滑(-0.1%),反映“搶出口”出現階段性放緩。
本輪“搶出口”現象持續時間或短於上一輪,主要原因在於加徵關稅的方式不同。其一,上一輪關稅加徵依據301條款,採取分批實施模式,不同批次的商品加徵時間不同,尚未被加稅的企業能夠預期並調整出口策略。而根據以往經驗,關稅一旦落地,被加稅商品的“搶出口”現象通常會迅速結束,而未被加稅商品“搶出口”會延續。本輪則依據《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案》,對所有自中國進口商品普遍同時加徵10%關稅。其二,上一輪每批商品加徵的時間間隔較長,而本輪關稅加徵節奏更快,使企業反應時間明顯縮短。然而,特朗普計劃於4月3日對301條款進行重新審查,若再次調整關稅政策,不排除新一輪“搶出口”現象的出現。
往後看,春節錯位效應仍將影響同比增速,且其影響大於“搶出口”結束和關稅落地帶來的負面因素,或推動3月出口增速回升。春節對出口的負面影響通常持續約30天。由於去年春節在2月10日,因此去年3月上旬出口尚未完全恢復,導致基數偏低。在此背景下,今年3月出口增速或將出現明顯反彈。根據春節調整因子測算,該因素預計將單邊推升3月出口6.6個百分點,影響幅度大於美國對華加徵10%關稅的衝擊,以及“搶出口”效應消退的影響。然而,剔除春節效應後,今年3月的實際出口仍可能面臨較大壓力。
2. 常規跟蹤:進出口均轉弱,但結構分化
消費品方面,消費電子出口增速回升,而汽車機械、紡織服裝及地產鏈商品出口增速明顯回落。根據海關公布的1-2月重點商品數據,消費電子出口增速回升(+5.3pct至6.4%),結構上爲手機(+12.5pct至-3.3%)、集成電路(+6.2pct至11.6%)、自動數據處理設備(+1.3pct至10.8%)所支撐。相較而言,1-2月紡織服裝出口明顯回落(-15.7pct至-9.7%),其中紡織紗线(-19.0pct至-1.8%)、鞋靴(-18.0pct至-18.7%)、服裝(-13.3pct至-7.1%)。此外,地產鏈出口譬如塑料制品(-12.9pct至-8.7%)、家具(-8.9pct至-11.9%)、家電(-7.7pct至6.4%)均大幅回落。
資本品出口增速整體明顯回落,中間品出口分化。具體來看,通用機械(-30.6pct至-1.6%)、汽車零部件(-14.9pct至0.7%)、汽車(-9.0pct至3.1%)、船舶(-8.2pct至2.2%)均大幅下行。中間品方面,鋼材(-15.2pct至-3.4%)、未鍛軋鋁及鋁材(-12.4pct至-5.2%)有所回落,而肥料(+53.7pct至52.6%)、稀土(+12.1pct至0.1%)較上月有所反彈。
發達國家方面,對美國和大部分非美發達國家的出口增速均回落,但回落幅度小於對新興國家和地區的出口增速。在發達國家中,對美國(-12.5pct至3.2%)出口增速明顯回落;對歐盟(-7.5pct至1.4%)、英國(-0.7pct至2.6%)亦有回落,但對日本(+5.1pct至0.9%)出口增速有所回升。另外,對新興國家和地區出口回落幅度更爲明顯,其中對非洲(-25.5pct至-0.6%)、對俄羅斯(-16.3pct至-10.7%)、對拉美(-13.2pct至3.8%)、對東盟(-13.4pct至5.6%)。
1-2月進口增速大幅回落,主要受到以加工貿易爲主的機電產品,以及反映內需的大宗商品進口回落的雙重拖累。1-2月進口(美元計價)同比回落9.4pct至-8.4 %。具體來看,機電產品進口增速較上月大幅反彈(-5.2pct至1.4%),主要受集成電路(-7.3pct至2.3%)、自動數據處理設備(-3.3pct至53.5%)所拖累,汽車及零配件(-10.3pct至-39.4%)則有所回落。大宗工業品進口有所分化。進口數量方面,鐵礦石(-20.2pct至-8.6%)、銅(-0.4pct至1.2%)、原油(-4.0pct至-5.0%)明顯回落,反映出節後國內投資需求恢復較爲緩慢。
風險提示
發達國家經濟壓力超預期,海外央行貨幣政策調整,外部制裁變化。
注:內容節選自申萬宏源宏觀2025.3.8發布的《“春節調整”後的出口成色?——1-2 月外貿數據點評》,分析師:趙偉、屠強。
標題:“春節調整”後的出口成色?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200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