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最新的MR眼鏡,中國廠商提供了大約60%的部件和最終組裝,卻只拿到了成本的1/3。

昨天凌晨所有熬夜等待蘋果开發者大會的人們,終於等來了庫克跳票7年的蘋果“眼罩”。這個名爲Vision Pro的頭顯,被庫克稱爲增強現實的“劃時代設備”。

這是一款號稱劃時代的MR升級頭顯,具備多個攝像頭,用戶用手勢、眼睛或者語音就可操作控制,可以用來工作、娛樂、溝通的新一代電子產品。

然後這款定價超過2萬人民幣的產品就迅速搶佔了世界各大媒體的版面,並被冠以“劃時代”“等同iPhone首次露面”等標籤,开始成爲今日科技和財經新聞的熱點。


蘋果的“眼罩”牛在哪兒


實際上從改名Meta的Facebook开始,越來越多的國際大廠進入到AR/VR的這個領域,希望從硬件端實現對於互聯網虛擬現實內容的展現,最終帶來完全超乎想象的商業模式。

然而即使扎克伯格在這件事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研究團隊,當下幾乎全部的AR產品依然存在着無法解決的硬傷,讓很多設備被买回家之後,就成爲極客玩家時不時刷存在感的工具。

而蘋果這次耗時7年,據說經歷了5000多個專利研發才打造的這款產品,通過多角度技術投入,完美地解決了當下用戶針對該類產品遇到的各種問題。

第一,做到同行業最輕。蘋果這一次創造性採用了3P Pancake鏡面組——也就是三片式鏡面的方案。這個方案可以在保證視覺亮度的同時,減少光學件體積,降低了總重量。目前蘋果這個Vision Pro重量控制在300克,遠低於Meta發布的眼鏡500克和索尼眼鏡的600克。而這套首次用到頭顯設備上的光機模組,不出意外應該來自寶島台灣的陽明光學和玉晶光電。

第二,是硅基Micro OLED首次被用在頭部設備上。由於可以提高清晰度和刷新率,這讓Vision Pro相比同類產品大大降低眩暈感。當然,這個第一次蘋果是給了索尼光學部門。

第三,真正實現人類視野。蘋果的這個眼鏡提供超同類產品的120度視野角,基本可以覆蓋人眼的可視範圍,讓用戶基本不會感受到畫面邊緣的存在,也降低了畫面畸變。

第四,人機交互的終極進化。庫克直接在設備裏塞下了12個攝像頭和5個傳感器,這讓新的交互方式成爲可能。戴上這個眼鏡,用戶只要看到哪個圖標,哪個圖標就會放大,結合自己的手勢,就能打开關閉,並進行復雜的操作。

而且很符合直覺的是,如果想要挪動一些應用的窗口,用戶也可以直接上手挪。幸運的是,提供這樣監測的技術,很多設備來自中國供應鏈企業高偉電子。

第五,整合生態和使用感受的升級。M2芯片+智能交互創新+iOS協同生態的植入,則讓這個設備一誕生就可以快速融入蘋果體系,擁有豐富的內容儲備。而且蘋果成功把畫面顯示之間的延時控制到12ms以下,約等於眨眼用時的1/8。

這在以往的AR設備中,簡直是神一般的應用現場。恐怕這才是庫克把這個2萬多人民幣“大玩具”,看作一個時代序幕的真正原因。


誰在幫庫克實現這個“大玩具”


在蘋果發布會完成8個小時之後,投行之間就在傳閱一份蘋果新產品的拆機報告。其中就對所有人都關心的這個頭部顯示設備有了一個精密的零件展示。

根據這個表格可以看出,除了核心芯片來自蘋果自身設計、台積電代工以外,ROM和RAM存儲芯片都來自三星,核心那一套1.3英寸硅基OLED來自索尼。這幾個部分的市場價值就已經超過600美元,是投行預測蘋果Vision Pro真實成本1500美元的40%。

某種程度上,蘋果Vision Pro硬件入口的突破爲底層技術的應用提供了可能,同時爲內容的培育提供了土壤。能實現這一點,靠的不是屏幕和光機本身,而是由於它內置的那塊蘋果自研的M2芯片。

畢竟,要想還原虛擬世界的本色就需要強大的算力支撐,且設備端延時、設備端與服務器數據傳輸延時、服務器間的延遲不單會影響用戶的沉浸式體驗,甚至會造成眩暈等生理不適狀況。

而蘋果的M2芯片相較於國產和其他廠商使用的高通或者三方處理器芯片,相關數據的處理效率提升近110%,畫面和聲音的延遲可以縮短到其他廠商產品1/4的狀態。

而爲了在最小面積上實現這么強大的功能,M2芯片是蘋果請台積電用5納米的技術生產的,並疊加了蘋果最強的芯片設計技術。

這也是M2芯片成本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當然,中國供應鏈也佔據了很大的份額,比如追蹤攝像頭來自兆威機電和高偉;再比如光機設備也就是Pancake 3P,來自中國台灣的陽明光學和玉晶光電;電池來自德賽,聲學部分來自歌爾,甚至整機制造是由蘋果欽定制造商立訊精密完成。

其實,從這張表也能看出蘋果供應鏈的一些趨勢,乃至倒推中國制造業的現狀和問題。

首先,從大的板塊上看,這次蘋果頭顯數量最多的零件來自交互傳感器,一共有9個零件。這也就是能保證蘋果這個眼鏡分辨出用戶瞳孔在看哪個應用,以及手勢應該怎么變化的部分。數量最少的是顯示屏、電池和聲學部分,都是兩個零件。

但從價格上看,零件數量最少的顯示屏價格最貴,內屏加外屏成本一共近400美元;其次是芯片等計算設備,差不多在350美金的成本,接下來主要是結構件和組裝費用超過了100美元,其他零件成本大部分都在20美元以下的區間。

其中,立訊精密的組裝費用,單從板塊成本來看能排到第三名。

其次,從國家和地區來看,美國的企業有4家,蘋果、博通、TI(德州儀器)和Skyworks;韓國有3家,三星、海力士和LG;日本有3家,索尼、鎧俠和TDK;另有一家總部位於瑞士的ST(意法半導體)。

來自中國台灣的企業主要是做光機部分的玉晶光電和揚明光學,以及富士康、大立光電、美律,主要還是在傳感器和光機上佔得優勢。其余的是中國大陸企業,包括最終組裝廠立訊精密在內一共8家。

而從已經透露出的信息能看出,中國的蘋果供應鏈企業有了進步,开始進入傳感器、通信芯片、電池、聲學等以前蘋果完全交給日韓企業的領域。但是,我們在核心技術,尤其是芯片和屏幕領域,依然存在技術差距,甚至帶來了收入上的鴻溝。

根據披露的數據,中國供應鏈在蘋果Vision Pro上提供了大約60%的部件,並完成了最終的組裝,但中間所獲得的收入跟核心芯片與顯示設備提供商幾乎相當。

這意味着哪怕加上核心光機部分,中國大陸和中國台灣供應鏈提供了Vision Pro的64%零件和最終組裝,卻只拿到了成本的1/3,大頭都讓具備核心技術的日本索尼和三星,以及爲蘋果代工M2芯片的台積電掙走了。

幸運的是,中國相關企業已經开始了技術研發和努力。

從國產替代來說,主要是光機和屏幕替代的可能性比較大。對於微型光機,5月23日歌爾股份官網信息,旗下歌爾光學推出新一代超輕薄高性能AR顯示模組,光機體積小於1立方釐米,重量僅1.6g,是目前業內首家實現體積、重量達到小型化、輕型化的全彩顯示光機模組。

“目前能看到的信息顯示,歌爾股份的產品已經跟之前Meta發布產品採用的光機屬於同一個級別,不存在代差,但還屬於一體式2片Pancake,跟蘋果此次採用的3片Pancake還有差距。”香港投行分析師林曦表示,對於歌爾股份來說最大的變數來自市場,“其實如果類似產品快速進入市場,需求變大,那么國產化的3片Pancake肯定會被攻破,有需求才有研發。”

在顯示屏領域,京東方已經取得突破。目前京東方雲南創視界光8英寸硅基Micro OLED生產线,也就是此次蘋果採用的SONY技術,目前正在產能爬坡中;新組建的12英寸Micro OLED生產线分3期進行,預計將於2024年1月全部完成,設計年產能爲523萬片。

另外,相關頭顯需要的其他光學部件,水晶光電、藍特光學等國內廠商都已經有相關的技術和產品落地,完全可以實現國產替代。

某種意義上,蘋果新頭戴式顯示器大約60%的部件來自中國,卻只讓包含總裝的中國企業掙走1/3成本的事實恰恰說明,我們的制造業企業要不斷向上遊先進技術進軍。畢竟只有掌握最核心和最根本的技術,才能掌握整個產業鏈的話語權,也才能分得新產品上市最大的蛋糕。

這條路很難走,但中國企業必須堅定走下去。



標題:蘋果最新的MR眼鏡,有60%的中國血統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1999.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