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史上最大投資計劃,爲避關稅風暴,將在美投資5000億美元
當庫克與特朗普祕密會面的消息曝光時,科技界才驚覺:這個市值2.7萬億美元的巨頭,正在用美元編織一張橫跨太平洋的“防彈網”。
2月24日晚間,蘋果公司宣布其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投資承諾,計劃在未來四年內在美國支出和投資超過5000億美元(約合3.6萬億元人民幣),並新增2萬個就業崗位。
避开關稅風暴
蘋果的這一投資計劃公布之際,正值美國總統特朗普對進口商品徵收高額關稅的背景下。在外界看來,特朗普上周在會面蘋果CEO蒂姆·庫克後暗示,蘋果的這一投資是爲了避免支付關稅。
特朗普上台後,已對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個國家實施了關稅政策,並計劃進一步擴大關稅範圍。中國作爲蘋果最重要的制造基地,其產品生產受到關稅政策的直接影響。
因此,蘋果此次投資計劃被外界普遍解讀爲一種“政治避險術”,旨在通過將部分生產環節轉移回美國,降低關稅政策帶來的風險。畢竟,蘋果的大部分產品,包括iPhone,目前仍依賴中國生產,而關稅的增加無疑會壓縮其利潤空間。
然而,蘋果的計劃遠不止於此。在德克薩斯州休斯頓,蘋果計劃建設一座25萬平方英尺(約2.3萬平方米)的先進制造工廠,專門用於生產支持Apple Intelligence的服務器。這些服務器是蘋果AI战略的核心,此前主要在美國境外生產。
該工廠預計將於2026年投入運營,並創造數千個就業機會。
此次將生產環節遷回美國,不僅是對供應鏈安全的考量,更是蘋果在AI基礎設施領域的一次重要布局。隨着AI技術的快速發展,蘋果需要更強大的計算能力和更安全的數據處理能力,而將服務器生產本地化,將爲其提供更靈活的技術支持和數據安全保障。
與此同時,蘋果還計劃將美國先進制造基金的規模從50億美元翻倍至100億美元。這筆資金將用於支持美國本土的先進制造業發展,推動高技能人才的培養。蘋果還將在密歇根州开設制造學院,與當地高校合作,爲中小企業提供咨詢和技術支持,幫助它們向智能制造轉型。
成本轉嫁何處?
蘋果的這一投資計劃並非孤立的行動。
它與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州的芯片制造廠擴建計劃相呼應。台積電的美國工廠獲得了美國政府的補貼,而蘋果計劃將更多芯片生產轉移到美國本土,這將進一步增強其供應鏈的自主性和安全性。
蘋果的這種“政府補貼+技術壟斷”的雙重套利模式,不僅爲其自身帶來了成本優勢,也爲其供應商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不過,這一投資計劃也引發了外界對蘋果成本轉嫁的擔憂。
有分析指出,蘋果可能會將關稅和投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從而導致產品價格上漲。盡管如此,蘋果的這一舉措仍被視爲一種“雙贏”的战略布局:一方面,蘋果通過投資美國獲得了政策支持和供應鏈安全;另一方面,美國也通過蘋果的投資獲得了更多的就業機會和經濟增長動力。
分析進一步指出,蘋果的5000億美元投資計劃,表面上是對美國政策的靈活應對,但更深層次的,是其對未來技術競爭的前瞻性思考。
值得一提的是,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庫克領導下的蘋果就曾通過在美國本土投資來避免關稅懲罰。
此次蘋果官宣後,特朗普在Truth Social上發文表示:
“蘋果公司剛剛宣布在美國投資5000億美元。原因是對我們正在做的事情有信心,謝謝庫克和蘋果!!”
標題:蘋果史上最大投資計劃,爲避關稅風暴,將在美投資5000億美元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196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