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股上市公司赴港上市迎來密集進展,2015年开年至今,恆瑞醫藥、邁威生物、海天味業、三花智控、均勝電子、歌爾微電子、安井食品先後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書。

瑞銀對今年香港新股市場看法樂觀,瑞銀證券全球投資銀行部聯席主管諶戈預期,先A後H是今年IPO市場重要趨勢,預計全年有逾30家A股公司赴港上市,大部分是大型A股尋求A加H上市。

他相信,今年應該會有一些質量不錯、規模較大的內地公司赴港上市,涵蓋各行各業,有國企,但主要是民企。他解釋,H股與A股估值差距收窄,以及IPO監管因素利好,連同中企出海發展需要等,都是今年A股赴港上市轉趨活躍的關鍵。

繼昨天的紫光股份後,今天重點探究一下邁威生物的情況。

格隆匯獲悉,2025年1月6日,邁威(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邁威生物”)向港交所遞交了發行H股股票並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的申請。

邁威生物成立於2017年,自2022年1月起在上交所科創板上市(股票代碼:688062.SH),是一家主要專注於自主开發腫瘤和年齡相關疾病藥物並處於商業化階段的制藥公司。

1

專注於ADC技術路线

多年來,邁威生物建立了具有競爭力的、多層次的管线產品組合,包括10個以上的藥物資產且覆蓋不同品種,專注於腫瘤和年齡相關疾病,如免疫、眼科、骨科等領域。

截至最後實際可行日期,公司已在全球範圍內獲得124項專利並提交239份專利申請,包括與核心產品有關的22項專利及20份專利申請。

公司主要在研產品,來源招股書

ADC是公司管线的關鍵組成部分。通過對基礎ADC技術的持續投資,公司最終建立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四大核心ADC技術:

DARfinity,自主研發的定點偶聯工藝;

IDconnect,一種經過優化設計的連接子分子,用以連接抗體和毒素,使抗體和毒素之間的連接更穩定;

Mtoxin,一類基於喜樹礆的新型毒性分子,用作ADC中殺死靶細胞的“彈頭”;

及LysOnly,一種能夠有條件釋放毒素的結構,可提高ADC的整體安全性和有效性。

核心產品-9MW2821

9MW2821是利用公司專有的ADC平台及一體化高效抗體發現平台而开發的新型靶向Nectin-4 ADC。Nectin-4是一種I型跨膜糖蛋白,其與黏附素一起,在細胞-細胞黏附連接的形成及維持過程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重要的是,Nectin-4在幾種腫瘤類型中過度表達,使其成爲治療癌症的潛在靶點。

爲制成9MW2821,公司使用定點偶聯技術,將具有內吞促進特性的人源化靶向Nectin-4單克隆抗體與細胞毒性藥物單甲基澳瑞他汀E( MMAE)進行連接。由此產生的9MW2821 ADC與腫瘤細胞表面表達的Nectin-4分子進行特異性結合,形成ADC復合物。這種ADC復合物會在腫瘤細胞內釋放出MMAE,引發細胞凋亡和死亡。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截至最後實際可行日期,就臨牀开發階段而言,9MW2821是中國开發用於治療尿路上皮癌的所有靶向Nectin-4 ADC中進展最快的,在全球僅次於Padcev(唯一經FDA批准的靶向Nectin-4 ADC),且其是全球首個也是唯一一個進入宮頸癌關鍵 III期試驗的靶向Nectin-4 ADC。

公司正在進行9MW2821的多項臨牀試驗,其中包括:1、 9MW2821分別作爲單藥療法及聯合特瑞普利單抗治療尿路上皮癌的III期試驗,2、9MW2821作爲單藥療法治療宮頸癌的III期試驗,及3、9MW2821作爲單藥療法或聯合特瑞普利單抗治療三陰性乳腺癌(「三陰性乳腺癌」)的 II期試驗。

全球ADC市場具有較大潛力,2023年,前五大商業化ADC藥物的年度銷售額均超過10億美元。全球ADC市場規模從2019年的28億美元迅速增長到2023年的104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爲38.4%,預計將繼續保持強勁增長勢頭,從2023年起按復合年增長率30.6%增長,到2032年達到1151億美元。

中國的ADC市場在2020年首款ADC(即赫賽萊)獲得國家藥監局批准後开始增長,預計將從2023年的4億美元增長至2032年的174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爲54.3%。

截至最後實際可行日期,Padcev是美國及中國批准的唯一一種靶向Nectin-4 ADC藥物,在兩個司法權區均用於治療尿路上皮癌及╱或膀胱癌。2022年及2023年以及2024年1-9月,Padcev的銷售額分別爲7.59億美元、11.78億美元及18.92億美元,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按2023年的年度銷售額計,在全球所有ADC藥物中排名第四。

截至最後實際可行日期,在全球有八種用於治療實體瘤的靶向Nectin-4 ADC候選藥物(包括9MW2821)正在臨牀开發中。

全球處於臨牀階段的靶向Nectin-4 ADC候選藥物的競爭格局,來源:招股書

此外,公司還有其他2款ADC產品,包括7MW3711和 7MW4911。

7MW3711是一種靶向B7-H3(又稱CD276,一種免疫檢查點蛋白)的新型ADC。B7-H3是B7配體家族的成員,在幫助癌症細胞逃避免疫監視以及T細胞和自然殺傷細胞的細胞毒活性方面發揮着關鍵作用。

7MW4911是一種特異性靶向CDH17的ADC。CDH17是一種細胞黏附蛋白,通過全面的泛癌多組學分析已被確定爲癌症治療領域具潛力的靶點。CDH17在正常組織中低表達,主要表達於腸上皮細胞的基底外側膜。然而,在結直腸癌、胃癌和胰腺癌等各種胃腸道腫瘤中,CDH17明顯過度表達,其高表達與腫瘤進展、轉移及臨牀預後不良密切相關,因此成爲治療幹預的理想靶點。

2

已有三款產品獲批上市,尚未盈利

除上述在研產品外,邁威生物已有3款產品獲批上市。

第一款爲君邁康維重組人源抗TNF-α單克隆抗體注射液,屬於治療用生物制品2類,爲藥物修美樂(通用名:阿達木單抗)的生物類似藥。2022年3月獲批用於治療類風溼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銀屑病等,2022年11月關於克羅恩病、葡萄膜炎、多關節幼年特發性關節炎等適應症的補充申請獲批。

第二款是邁衛健,自2024年3月在中國內地商業化,適應症爲治療不可切除或手術切除可能導致嚴重功能障礙的距骨細胞瘤。

第三款是邁利舒,自2023年3月在中國內地商業化,用於治療骨折高風險的絕經後婦女的骨質疏松症。

至2023年、2024年1-10月(報告期),公司分別錄得收入1.28億元、1.6億元;毛利分別爲1.25億元、1.41億元。

報告期內,邁威生物的收入來自:1、藥品銷售,主要在中國向第三方分銷商銷售藥品,該等分銷商爲直接客戶,通常負責向醫院及藥店銷售和交付產品,及2、對外授權收入。

作爲一家尚在研發階段的生物科技公司,邁威生物的研發費用較高,報告期內,公司研發成本分別爲8.36億元、6.06億元,其中歸屬於核心產品的研發成本分別爲1.43億元、1.79億元,分別佔相應期間總研發成本的17.1%、29.5%。

由於較高的研發支出及銷售費用、行政开支等,邁威生物的期內虧損分別爲10.59億元、8.64億元。

關鍵財務數據,來源:招股書

截至2024年10月31日,邁威生物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分別爲14.15億元,相較研發費用而言並不算充裕。

據招股書,邁威生物此次募集資金的用途大致如下:1、用於核心產品9MW2821針對多種適用症不同階段的臨牀試驗开發;2、用於推進針對三陰性乳腺癌治療的不同階段的臨牀試驗;3、用於推進針對宮頸癌治療的不同階段的臨牀試驗;4、用於推進針對食管癌治療的不同階段的臨牀試驗;5、用於針對具有大量臨牀需求的腫瘤及年齡相關疾病的其他管线產品的研發等。

對於此次赴港上市,邁威生物表示,籌劃發行H股股票並在香港聯交所上市,是爲滿足公司經營發展的資金需求,實現公司可持續發展,提升公司國際化水平。



標題:邁威生物衝擊A+H雙重上市!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186404.html

轉載僅爲傳播優質文章,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