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過完了,預制菜的風評似乎一直沒有好轉。

尤其是在忙碌的打工人圈子裏,這種方便快捷的食品一直不溫不火。

他們既不想在餐館裏遭遇那些預處理過的菜餚,也不愿意自己動手,用“速成”食材來打發自己的胃。

消費者們對預制菜的不滿日益高漲,他們擔心這些食品中隱藏的防腐劑和添加劑可能對健康造成威脅。

同時花大價錢在餐廳享用看似高級的預制菜,卻成了一個讓人哭笑不得的消費陷阱。

然而,就是在這樣的市場背景下,胖東來的半成品菜卻悄然走紅。

預制菜罵聲一片

胖東來卻成了清流

在社交媒體上,一份名爲“胖東來必买清單”的帖子火了,尤其是其中提到的半成品菜,成爲了熱議的焦點。

展开全文

在小紅書上,關於“胖東來半成品必买推薦”的話題已經積累了超過2萬篇筆記,可見胖東來半成品菜的熱度非同一般。

網友們紛紛在相關帖子下留言,表示對胖東來半成品菜的支持。

圖源:小紅書@國境之南的時光超市

盡管預制菜在很多人心中可能不是最佳選擇,擔心其添加劑過多,對健康不利,但胖東來的預制菜卻是個例外。

消費者們似乎對胖東來有着特別的信任,認爲只要是從胖東來購买的預制菜,就是安全的。

胖東來的半成品菜之所以能獲得如此高的評價,主要得益於其新鮮的原料和幹淨的處理方式。

這些因素讓胖東來在喫貨們心中樹立了良好的口碑,尤其是對於忙碌的上班族來說,胖東來的半成品菜簡直是他們的福音。

在胖東來還未成爲網絡熱門話題之前,很多粉絲就已經在晚上尋找打折的半成品菜,因爲其性價比極高。

圖源:小紅書

現在,胖東來半成品菜在小紅書上的帖子流量都很高,可見其受歡迎程度。

預制菜市場一直是個爭議話題,消費者對預制菜的信任度是影響購买決策的重要因素。

在預制菜市場中,消費者對於產品的信任度是決定其購买意愿的關鍵因素之一。

由於行業內部存在一些不規範的行爲,比如使用劣質食材和過量添加防腐劑,導致消費者對預制菜的信任度普遍不高。

去年,關於“預制菜進校園”的討論在網絡上引起了巨大爭議,甚至有人將預制菜貶稱爲“人類飼料”。

2024年的央視315晚會曝光了安徽省阜陽市部分企業使用劣質“槽頭肉”生產梅菜扣肉預制菜的事件,這些企業被罰款近1400萬元。

胖東來卻通過嚴格的品質控制、多樣化的產品選擇和貼心的服務,成功贏得了消費者的信任。

暖心與親民

是胖東來的“本”

按照預制菜的定義,業內將預制菜分爲四大類:即食、即熱、即烹和即配。

從最开始的外賣小食,到現在的酒席電商,預制菜都已“滲透其中”。

便於烹調和存儲,又靠着廠家的價格內卷,成了不少人开始青睞預制菜的原因。

據統計,全國預制菜相關企業從2018年的8000家激增到2022年超7.6萬家。

市場規模從2017年約1000億元增長到2021年超過3000億元。

從2021年中國預制菜市場規模爲3459億元,同比增長19.8%,到2025年中國預制菜市場規模或將突破8000億元。

圖源:艾媒咨詢

既有四位數的輕奢體驗,也有百來元的實惠和家常。

將品牌做成了渠道,將信任做成了流量,主要源於胖東來“以顧客爲本”的暖心企業文化。

不得不提,暖心與親民,才是支撐胖東來越走越遠的根本,才是胖東來將品牌做大做強,成爲堅實的渠道的一個重要因素。

前有員工特地在超市入口處預先清除顧客身上的積雪,後有超市內羽絨服讓利促銷,僅賺3毛錢。

在購物體驗方面,胖東來超市不僅將自己定位爲零售商,更是將自己視爲服務業,始終秉持“顧客至上”的原則。

圖源:小紅書

但是在胖東來,不光是顧客有着良好的購物體驗,就連內部員工,都享受着讓人意想不到的休假和薪資待遇。

一時間全網都在問:“請問還招人嗎?”、“到底誰在給誰打工?”。

大家不是反感預制菜,是反感預制菜當成現炒的賣還不告訴你是預制菜。

可以賣預制菜,但是不能拿預制菜賣現做菜的價格,這才是大家抨擊的原因。

許多商超企業還都只追求眼前的利潤,普遍都缺乏深層次對消費者的了解和關懷,使得超市企業在無形中損失了大量的客源。

實體店存在的意義是爲了提供給顧客良好的體驗從而產生消費衝動,而現在很多人迫於各方面的壓力忽略了顧客的體驗。

本末倒置急於求成,會適得其反的離目標越來越遠。

預制菜,經不起推敲

去年九月“預制菜進校園”首次引發大量的輿論和關注,人們紛紛表達出自己的不安,防腐劑和添加劑成爲人們討論的焦點。

畢竟,這些菜是事先做好的,保存了很久,營養價值可能會打折扣。

而且這些食物需要長時間的存放,肯定添加了相關的保鮮成分。

把它們堂而皇之地送到校園,給孩子們食用,哪個家長會放心呢?

一方面是對品質以及安全的擔憂,而另一方面還得防範不良商家的欺詐。

他們聲稱是“現做現賣”,實際上卻是使用預先准備好的預制菜品。

近期又被曝光喫出異物的袁記雲餃,早在去年就被曝光餡料是提前制作好的冷凍制品,甚至連餃子皮都是保質期長達半年的凍品。

在品質監管不到位和商家誠信缺失的雙重打擊下,消費者對預制菜的態度逐漸轉向抵制。

網絡上也出現了大量關於是否應該在餐廳使用預制菜以及是否需要提前告知消費者的討論。

圖源:微博

曾經風光無限的預制菜品牌“烹烹袋”,在獲得千萬融資後,也因爲產品性價比不高而迅速走向了終結。

一時間打響了品牌知名度,但是馬上因爲產品性價比不高而迅速走向了終結。

即使多次獲得資本加持,但商品的本質還是要有性價比才行,這也給想走這條路的品牌商家添了一道大難題。

在企業的發展徵途中,營銷推廣無疑是至關重要的。

然而,真正能夠打動消費者,引導他們做出購买決策的,始終是產品的性價比。

而且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他們也可能更傾向於選擇自己熟悉的、符合自己文化認同的食材。

信任缺失,可能才是大衆抵制預制菜的最本質原因。

信任的建立,需要整個預制菜行業數年甚至數十年點滴積累,而信任的坍塌卻是一夕之間。

胖東來的半成品菜之所以大受歡迎,實則離不开消費者對其選品原則的信任:

對供貨商品的嚴格篩選,爲顧客提供價格質量匹配的產品,與消費者建立堅實信任基礎。

而胖東來每一個被追捧的爆款,靠的就是這種真誠和信任。

這也恰恰是預制菜生產企業們,最值得學習的地方。



標題:備受抵制的預制菜,在胖東來悄悄火了!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182543.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