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掘金 | 新國標實施在即,電子後視鏡市場一觸即發,這些公司已推出產品
隨着汽車電子電氣化程度不斷提高,“去物理”化已成爲主流。
2022年末,國家標准號爲GB15084-2022的《機動車輛間接視野裝置性能和安裝要求》(下稱“新國標”)發布,於2023年7月1日正式實施,屆時將全面取代現行發布於2013年的舊國標。
新國標執行之後,電子外後視鏡不但可以安裝,而且允許取代傳統後視鏡。
汽車電子後視鏡即將上路
電子外後視鏡,其實幾年前就已經在國外的量產車上得以應用。但受限於法律法規,一直停留在概念車中。直至2016年,歐盟ECER46落地,日本、歐洲相繼开始探索電子後視鏡(CMS)的可能。
落地上車的車型也僅有奧迪e-tron、雷克薩斯ES300;以及部分商用車如奔馳Actors重卡、沃爾沃 雙層客車 9700DD、達夫XG+等。
由於傳統後視鏡存在四大弊端:視野盲區較大、增大風阻、後車遠光燈眩目、雨雪天氣幹擾。因此,國內各大汽車廠商有意採用影像系統來取代後視鏡的地位,但同樣受限於法律法規,一直停留在概念車中。
而此次新國標的最大的亮點便是:爲電子外後視鏡制定了詳細的技術細則,使其不但可以安裝,而且允許取代傳統後視鏡。
新國標對電子後視鏡的定義是“通過攝像機與監視器組成的系統來獲取規定視野的間接視野裝置”。其包含了高清攝像頭、數字視覺處理系統、安全系統、液晶顯示器等電子設備,是可取代傳統光學後視鏡的一種新型後視鏡。
7月1日新國標落地後,只使用電子後視鏡的汽車便可以上路了。實際此前上海車展,就已有配備電子後視鏡的車型亮相。 目前小鵬G7、北汽魔方、吉利路特斯EL-E-T-RE、廣汽埃安、本田、華人運通等車廠均已明確會搭載CMS。
市場真正普及還有多久?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最开始應用電子後視鏡的應該是高端車市場,此時的產量並不會非常大;其後,隨着成本的降低,方案的成熟,產品會逐漸向中級及入門級車型領域滲透。
其進一步指出,從全球市場的角度來看,電子後視鏡市場2025年將出現明顯的提升,滲透率約爲5%~10%,2027年前後將快速增長,滲透率增至15%~20%,屆時市場規模預計達到6億歐元。
當前,在國內首批裝備電子外後視鏡的汽車中,路特斯ELETRE的電子外後視鏡的選裝價格達到了1.6萬元,成本偏高導致定價也居高不下。短時間內電子外後視鏡恐怕還是汽車上的“高端奢侈配置”,以選裝的形式供少數消費者嘗鮮選擇。
售後層面,電子外後視鏡跟那些裝在翼子板或者保險槓位置的激光雷達一樣。兩側延伸出來的電子外後視鏡往往被布置在易損地方,碰到事故或者剮蹭,後期的維修成本同樣會是一個不小的數目。
天風證券也表示,現階段電子外後視鏡市場仍處於培育期,整體滲透率較低,未來隨着技術成熟,成本降低,未來有望由高端車型向中低端車型加速滲透。浙商證券預計2025年國內電子後視鏡(內+外)總體市場規模超過60億元。
附概念股:
華陽集團:電子後視鏡產品包括了流媒體後視鏡、電子外後視鏡,其中流媒體後視鏡承接了多個定點項目。
兆威機電:提供的車載運動屏幕、電子後視鏡、汽車隱藏門把手、汽車主動式升降尾翼等相關產品已在民營自主品牌、新勢力等車企中成功應用。
合力泰:公司電子後視鏡業務已經少量出貨,項目尚處起步階段,對公司業績影響較小且存在不確定性。
東風科技:電子外後視鏡項目在2021年預研基礎上,2022年开始產業化推廣應用。
華安鑫創:研制的電子後視鏡,具有更加寬活的視野,自動實現光线補償,有效降低風阻和風噪等。
好上好:公司目前基於星宸車載芯片研發的電子後視鏡方案已經進入驗證階段。
標題:概念掘金 | 新國標實施在即,電子後視鏡市場一觸即發,這些公司已推出產品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1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