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店超過8000+,估值數十億,“中國漢堡”塔斯汀居然做不熟一片肉?

最近幾年,塔斯汀通過加盟模式,在全國各地一路狂飆,瘋狂开店。發展過程中,屢屢曝出各種食品安全問題,以“生肉”問題尤甚,暴露出品牌在管理上存在嚴重的短板。

產品和模式的創新,成就了如今的塔斯汀。但無論何時,食品安全始終是餐飲企業的底线。


困於生肉


一家餐廳,菜品的口味難以取悅所有食客,但將飯菜做熟,避免食品安全問題的發生,不應該是底线嗎?

已在全國开有8000+門店的塔斯汀,卻頻頻被用戶曝光喫出沒做熟的肉,這家中國漢堡店,似乎始終難以杜絕“生肉”問題。

12月24日,有網友發布視頻稱,自己通過外賣在四川德陽一家塔斯汀店了一份漢堡,喫了第一口就感覺不對勁,把漢堡中的雞排拿出來一看,發現居然是生肉。“大半夜的給我喫生肉,全給吐了。”

該消費者聯系涉事的塔斯汀門店,以退款30.9元的方式解決。此事一經傳播,很快登上熱搜。

據媒體報道,該店店員稱,“生肉”問題可能是因爲當天的值班員工操作失誤,沒有將雞排完全炸熟所致。目前,已與消費者協商處理補償完畢。

同樣的問題,在塔斯汀已不是第一次發生。

去年10月,有江西網友在社交媒體上發帖稱,自己在當地塔斯汀門店點了一份外賣套餐,喫的過程中,發現雞米花、雞腿都沒有做熟。經過協商,店家同意賠償1000元,但提出讓該消費者刪帖。

去年7月,青島的消費者在當地塔斯汀點了外賣套餐,喫了一半,發現雞腿裏面的肉居然是生的。

而在今年10月、11月,塔斯汀也被網友頻頻曝出,存在各種生肉問題。

有一位自稱曾在塔斯汀做過儲備店長的網友分析,塔斯汀多次被曝喫出生肉,很可能是因爲冷凍肉品沒有提前完全解凍,或是未按操作規範煎炸足夠時間和一次性炸制食品過多所致。

更早的2022年315期間,有媒體“臥底”塔斯汀門店,發現並曝光了塔斯汀存在短斤少兩、使用過期食材、員工修改食材有效期、後廚衛生環境差等一系列問題。

事發後,公司相關負責人曾在內部信中承認一线門店的管理存在缺失,並將拿出實際行動解決。沒想到,各種涉及食品安全的問題,仍然持續發生。

在黑貓投訴平台上,關於塔斯汀的投訴量接近3000條,其中不少投訴都是有關食品沒有做熟、喫出異物等食品安全問題。


塔斯汀狂飆


塔斯汀的創始人,是魏友純等3個80後福建人,過去,他們都曾在餐飲行業有豐富的從業經歷。其中,魏友純還做過華萊士的代理商,开過多家華萊士門店。

有一定積累之後,他們決定自創品牌。2012年,一家名家“塔斯汀”的披薩店在江西开業。這家店出品的披薩,不同於傳統的西式披薩,而是主打中式風味,面餅上都是烤鴨、梅菜扣肉、辣椒炒肉等中式菜餚,可謂噱頭十足。

然而,這種將披薩本土化的創新,並沒有取得預想的火爆效果。爲增加店裏的收入,塔斯汀推出漢堡產品,實現“披薩+漢堡”雙產品模式,但品牌的發展仍然緩慢。

直到2018年,塔斯汀研發出“現烤手擀堡胚”,搭配北京烤鴨、梅菜扣肉等中式菜品,樹立“中國漢堡”的品牌定位,全方位與麥當勞、肯德基以及本土的華萊士等展开差異化競爭。

在產品定價上,塔斯汀的價格低於麥當勞、肯德基,高於華萊士,填補了空白價格帶。品牌從南昌起家,先重攻三四线城市,取得一定市場規模和品牌影響力後,再向一二线城市進軍,成功上演了一出“農村包圍城市”的經典战役。

尤其是在特殊3年期間,线下實體生意普遍遭遇重大打擊,塔斯汀逆勢瘋狂开店,拿下了一些優質點位,爲最近幾年的持續擴張打下了基礎。

短短幾年間,塔斯汀得以瘋狂擴張,加盟商們功勞巨大。據了解,加盟一家65平米的塔斯汀標准店,前期統一費用需要45萬元左右,如果加上門店轉讓費、租金等,加盟商开一家塔斯汀標准店的費用或許超過60萬元。隨着門店的持續加密,加盟商的回本周期已隨之拉長。

相關研究機構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1月,塔斯汀全國門店數量已達8800+,僅次於華萊士(20000+)和肯德基(11000+)。

早在2021年11月,塔斯汀就曾拿到了不惑創投、源碼資本的首輪融資,據稱,公司投後估值超過30億元。

去年11月,有消息稱,塔斯汀以70億元的投後估值,拿到了紅杉中國領投的新一輪融資。但這一消息,始終沒有得到各方的確認。

2021年末,塔斯汀相關負責人就曾表示,公司將加速开店,要在未來5年爭取上市。但如若連一塊“生肉”的問題都不能解決,塔斯汀要想上市,怎么能獲得投資者的信任?



標題:狂奔的塔斯汀,困在“生肉”裏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180169.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