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喫了30年酥肉,這喫法頭回見,不炒也不煮,年夜飯比餃子受歡迎

美食作家這個職業,讓我有幸品嘗了各地的佳餚,但有些食物,無論走到哪裏,總能勾起我深藏於心的味蕾記憶。比如酥肉,這道菜在我家的餐桌上,已經傳承了三十個年頭,每一口都是對過往歲月的溫柔回味。然而,今年春節前夕,我在一位老友家嘗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酥肉做法,既不炒也不煮,卻意外地成爲了年夜飯上的明星,風頭甚至蓋過了傳統的餃子。

那是一個普通的冬日午後,我踏着積雪前往老朋友李明的家中。一進門,就被廚房裏飄出的陣陣香氣吸引。李明笑着迎上來,神祕兮兮地說:“今天讓你見識一下我們家傳的祕制酥肉,保證你喫了還想喫。”我滿心好奇,跟隨着他的腳步走進了廚房。

展开全文

只見桌上擺放着一盤盤切得均勻的五花肉,旁邊是調好的面糊和一些特制的調料。李明开始演示起來:“首先,將五花肉切成條狀,注意不要切得太厚,這樣既能保證口感,又能充分吸收調料的味道。”接着,他將切好的肉條放入一個大碗中,倒入了一些醬油、料酒、姜片和少許糖,攪拌均勻後醃制了約半小時。

醃制的過程中,李明开始准備面糊。他說:“這是關鍵步驟之一,面糊的好壞直接影響到酥肉的口感。”他選用了優質的面粉,加入少量鹽、胡椒粉和雞蛋,再慢慢加入適量的水,邊加邊攪拌,直到面糊變得順滑且有一定的稠度。

當一切准備就緒時,李明把醃制好的肉條一一放入面糊中,確保每一塊都均勻裹上面糊。然後,他並沒有像往常那樣直接下鍋炒或煮,而是選擇了一種獨特的烹飪方式——用蒸籠蒸。他在蒸籠底部鋪上了一層新鮮的蔬菜葉,將裹好面糊的肉條放在上面,蓋上蓋子,大火蒸了大約20分鐘。

等待的時間總是漫長的,但隨着時間的推移,廚房裏的香氣越來越濃鬱,我的肚子也不由自主地开始咕咕叫。終於,李明宣布酥肉出鍋了。揭开蒸籠的那一刻,熱氣騰騰,金黃色的酥肉散發着誘人的光澤,讓人垂涎欲滴。

我們圍坐在餐桌旁,迫不及待地夾起一塊放入口中。外皮酥脆,內裏鮮嫩多汁,與以往的任何一次酥肉體驗都截然不同。李明笑着說:“這是我們家的獨門祕籍,叫做‘蒸酥肉’。通過蒸的方式,既能保留肉質的原汁原味,又能讓面糊更加蓬松可口。”

那一刻,我徹底被這種新穎的喫法徵服了。回到自己家中,我也嘗試着做了幾次,每次都能得到家人的一致好評。今年春節,我決定將這道特別的蒸酥肉帶到年夜飯的餐桌上,果不其然,它成了最受歡迎的一道菜,連一向受歡迎的餃子都相形見絀。

在這個追求創新的時代,傳統美食同樣需要不斷地探索與革新。這道不炒也不煮的酥肉,不僅是味蕾的新體驗,更是對傳統的一種致敬與傳承。我想,這正是作爲一名美食作家最樂於見到的事情吧——讓美味跨越時空,連接每一個熱愛生活的人。



標題:喫了30年酥肉,這喫法頭回見,不炒也不煮,年夜飯比餃子受歡迎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180091.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