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娛樂專稿(莊自修/文)

最近,“黑紅也是紅”在娛樂圈似乎不怎么管用了。

李行亮因涉嫌在綜藝節目中作秀賺取流量,线下商演遭到抵制;周密則因分手後發歌diss前女友,被音樂節主辦方嫌棄,宣布以後不會跟他合作。

兩起事件雖不同,但透露出的信號是一樣的:在網絡審判盛行的當下,藝人如果想通過炒作私生活賺取流量,就需要做好被流量反噬的准備,黑紅之路並不好走。

網友在憤怒什么?

在《再見愛人》節目初期,李行亮是一個“受害者”形象。

因爲節目裏呈現的麥琳實在太糟糕了。

她非常矛盾,多次聲稱不在乎物質,卻在與其他嘉賓的互動中流露出攀比心理,比如她曾說,“有個包包會讓我有面子”。

跟朋友相處的時候缺乏邊界感:曾執意要搶葛夕的座椅,稱“這寶座是我的”;在熱氣球活動中不顧及他人意愿,要求葛夕和黃聖依一起坐。還出現很多雙標行爲,比如在葛夕掌管財務的那天,不顧葛夕的反對,執意要买各種自己想喫的東西,以至於花掉了大部分剩余預算,事後還嘲笑葛夕不會管账。

在跟老公李行亮的相處中,麥琳很多行爲也引發熱議。比如在李行亮哭的時候,表現出不屑的表情,還說“你至於嗎”,甚至露出笑話的表情;日常生活中希望李行亮圍着自己轉,當李行亮沒有達到她的期待時,她就會擺臉色或者冷言冷語。

在這樣的麥琳面前,李行亮顯得理性、無辜,又無助,獲得不少觀衆的同情。

但當觀衆深陷他們的婚姻糾葛中不可自拔時,前一期節目中還在吵架的兩人,最新一期節目中已經美美和好,這種斷崖式的情緒轉變讓觀衆猝不及防。加之節目傳出來的“補錄”傳聞,讓很多網友不得不懷疑“有劇本”,質疑李行亮和麥琳是在作秀。

節目裏已經亂成了一鍋粥,節目外,李行亮本人卻憑借着該綜藝節目人氣水漲船高,接連官宣了兩場商演。

展开全文

這引起了不少觀衆的憤怒,他們認爲李行亮作爲公衆人物缺乏社會責任感,炒作私生活導致妻子遭受網暴,而炒作後的流量卻讓他獲得了更多的工作機會,這可能會造成大衆價值觀的扭曲,並引發他人效仿,造成惡劣影響。

所以不少人在網上發起了對李行亮商演的抵制。

無獨有偶的是,曾憑借上戀綜《90婚介所2022》而斬獲不少CP粉的周密,最近也遇到了同樣的口碑危機。

起因是周密突然發文談與周芯竹的戀情,暗示兩人分手原因是因爲女方跟自己一個朋友談過戀愛,並曝光了女方的收入。緊接着,他又發歌diss前女友,歌詞中充滿了對女性的不尊重,此舉引發全網熱議。

誰料周芯竹曝光了兩人的聊天記錄,聊天記錄顯示,周密在聊天中頻繁談及性話題,這不符合她的價值觀。這個回應讓周芯竹得到了大量粉絲的支持。

而周密因爲不端行爲,遭受到同行、網友的不滿,更有音樂主辦方宣布明年將全面停止與周密的合作。

最新進展,周密迫於輿論壓力已經迅速“滑跪”,向周芯竹公开道歉,但網友似乎並不买账。

對於周密的行爲,不少曾經磕過周密周芯竹兩人CP的網友直呼自己“瞎了眼”,感覺自己的真心實意被“耍”了。所以當周密試圖通過輿論顛倒黑白時,網友對他的討伐也更猛烈一些。甚至如今“周密式聊天”已經成爲“喜歡在聊天時腦袋空空只談性”這類人的代稱。

應該警示什么?

如果沒有網友的抵制和演出主辦方的“嫌棄”,李行亮和周密也許會美美地喫上流量這碗飯。

按照以往的套路,嘉賓參加綜藝節目之後,只要有熱度,之後商演報酬至少會上漲20%。

以李行亮爲例。據某音樂節從業人員小豐透露,在上綜藝節目之前,李行亮參加音樂節,7—8首歌一個表演,報價8—9萬,而如今已經漲價到5首歌25萬的價格,漲了差不多5倍!這還不包括他其它方面的商務收入,如品牌、廣告主的合作,商演、節目通告費等。

這不,節目還沒結束,李行亮已經有了兩個商務,一個是拼盤演唱會,另一個是某商場开業活動。

只是如今一切落了空。

因爲抵制的緣故,兩個活動中,有關李行亮的宣傳照已經被刪除。即使活動不被取消,後續其它商務活動想要邀請李行亮,估計也得考慮一下輿情問題。

值得深究的是,以前也有不少明星因爲綜藝節目黑紅,即使大家對此有很多爭議,但很少會上升到“抵制”的程度,如今難道“黑紅不是紅”不管用了?

對此小豐直言,對於很多公司來說,他們依舊信奉黑紅也是紅,只要這個“黑”不是違法亂紀就行。

“最怕沒人討論。”小豐說。“所以我覺得主要看團隊運作和節目組會不會給李行亮夫婦一個逆轉的劇本吧。”

這一點從這次的抵制事件中也能看出些許端倪。

在李行亮被抵制的商場开業活動中,該商場負責人就說,“目前抵制聲音最大的是網上,本地顧客反感並不大,甚至是帶着‘喫瓜’‘看八卦’的心態,還期待李行亮的演出呢”。

據悉,一般邀請藝人演出時,主辦方都會提前付給藝人定金,這次如果商場因爲網絡上的抵制聲而單方面“退掉”李行亮,就會損失定金,最終到底如何做決定,他們可能還得權衡一下。

而且從綜藝節目《再見愛人》中不難發現,觀衆的情緒其實是流動的,從一开始討厭麥琳,討伐麥琳,到如今“警惕圍獵麥琳”。李行亮也遭遇了同樣的口碑過山車,從一开始的“受害者形象”,到如今成爲了把麥琳逼成“瘋女人”的“空心人”。而這一切變化的背後,都取決於綜藝內容會如何呈現。

所以不到最後,誰也不知道他們的故事和口碑會走向何方。說不定到了最後,大家又會再一次發現,這不過就是一場流量遊戲。甚至,所謂的“抵制”,也不過是他們流量play的一環。

但值得深思的是,李行亮麥琳事件和周密事件顯示,人們看娛樂新聞已非單純娛樂,而是會投射很多自我情緒,使娛樂新聞社會化。

“就像羊毛月、吳柳芳的爭議,基於很多社會情緒和意識,公衆慢慢會把一些很小的事情,發酵到它原來不該有的熱度。”小豐說。

在這種情況下,黑紅易得,風險也大,一旦與公衆情緒相悖,翻車更快。



標題:李行亮被抵制,周密被“嫌棄”,“黑紅也是紅”不管用了?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173408.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