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开車帶着家人去了一趟福建旅遊,欣賞了福建土樓的美景,又去了鼓浪嶼逛了一下,還去泉州博物館看了一下古代絲綢之路的起源。

逛完泉州的博物館之後,一家人肚子都有些餓了,於是在街邊找了一家當地的特色美食面线糊品嘗了一番。

我還是第一次喫像頭發絲一般細膩的面线,讓人大喫一驚,以細如發絲的面线和濃稠的湯底爲主要原料,再加上各種海鮮、肉類、蔬菜等配料,煮成一碗香氣撲鼻、口感豐富的美食。

但是我卻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雖然泉州的面线糊很美味,但是它卻一直沒有走出泉州,就連隔壁的廈門漳州都很少看到面线糊。

這到底是爲什么呢?我在泉州喫了一碗面线糊後,才終於明白,爲何面线糊走不出泉州?主要是因爲以下5個原因。

一、價格太貴

我在泉州的街邊小店喫了一碗面线糊,配菜點的很少,就是瘦肉,小腸豬肝之類的,沒有點海鮮,這樣一碗非常簡單的面线糊價格要35元。

展开全文

泉州的本地朋友表示,如果加海鮮的話,喫一碗面线糊上百元也不奇怪,這讓我感到非常驚訝,因爲在其他地方,一碗普通的面條的價格通常也就15塊錢以下。

店家表示,面线糊的價格之所以這么貴,主要是因爲它的制作成本比較高,面线糊的湯底需要用豬骨、雞骨等熬制數小時,才能達到濃鬱的口感。

而且,面线糊的配料也比較豐富,通常包括蝦仁、魷魚、瘦肉、豬肝、香菇、豆腐等,這些配料的價格也不便宜,因此,面线糊的價格相對較高,這也是它走不出泉州的第一個原因。

二、口味過於清淡

面线糊的口味比較清淡,這對於習慣了喫清淡口味的泉州人而言,面线糊簡直就是最美味的小喫之一。

但是對於外地人而言,對於一些喜歡重口味的外地人來說,這么清淡寡淡的口味可能不太容易接受。

面线糊的湯底味道比較鮮美,沒有放太多的調味料,但是如今消費者的口感都變得越來越重口味,太清淡的話大家反而不太愿意去喫。

三、做法太復雜

面线糊的做法比較復雜,需要經過多道工序才能完成。首先,要將豬骨、雞骨等熬制數小時,制成濃鬱的湯底。

然後,將面线一般都是店家現場制作而成的,光是制作面线就需要耗費大量的功夫,而且只有本地的老師傅才會做,年輕一輩人根本就不會做。

面线煮好之後,接着,將各種配菜,放入鍋中煮熟,撈出後放入碗中,最後,將湯底倒入碗中,加入適量的調味料,方可食用。

四、必須現做現喫

面线糊跟其他的網紅美食不一樣,必須現做現喫,才能保證口感和味道。因爲面线糊的湯底比較濃稠,如果放置時間過長,就會變得濃稠不堪,影響口感。

而且,面线糊的配料基本上都是海鮮爲主,這些配菜如果放置時間過長,就會失去原有的鮮味和口感,只能現做現喫,讓面线糊難以走出泉州。

五、缺乏宣傳

面线糊雖然在泉州深受歡迎,但它在全國的知名度卻不高。這主要是因爲面线糊缺乏宣傳,沒有得到足夠的推廣和傳播。

相比於其他知名的小喫,如重慶小面、蘭州拉面、桂林米粉柳州螺螄粉等,面线糊的宣傳力度遠遠不夠。

對此,你是怎么看待的呢?

贈人玫瑰,手有余香,點贊點推轉發走好運,愿你有始料不及的運氣和突如其來的歡喜。

有更精彩的觀點討論,歡迎大家私信我,圖片來源於網絡配圖,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標題:我在泉州喫了一碗面线糊,才終於明白,爲何面线糊走不出泉州?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160526.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