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入學的“新質”成色
又是一年开學季,9月,新一屆莘莘學子通過高考大關邁進大學的門檻,高等教育的前景也在發生一輪深刻的變化。尤其是隨着二十屆三中全會“促進各類先進生產要素向發展新質生產力集聚”的提出,高等教育也迎來了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如果說人才是中國式現代化、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基礎,那么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則是基礎中的基礎。
從新學年的變化看,高等教育無論是在學校的設置、專業的調整、以及高考錄取分數线上較以往都出現了結構性的變化。我們認爲了解這種變化,有利於捕捉未來經濟和社會轉型的重要线索。
轉型是當前和未來一段時間中國繞不开的話題,而“新質”無疑會是最大的底色,“新質生產力”將成爲資源傾斜和集中的領域,經濟和技術突破的重要方向,在之後的系列報告中我們將持續跟蹤,從不同角度挖掘新質轉型的現實线索,爲摸清經濟脈絡和增量投資機會提供參考。
一是作爲高等教育重要載體的院校,出現了明顯的“新質”轉型。從新增院校來看,相較於2023年,2024年全國新增了99所院校、同時也裁撤了52所院校,根據不同院校的類別來看,幾乎有一半的淨新增院校均與理工類掛鉤,主要涵蓋了交通、制造、電子、數字等板塊。與之形成對比的是,財經和師範類院校則出現了“淨收縮”。
從新增本科專業來看,同樣有一半的新增專業屬於工學,如電子信息材料、大功率半導體科學與工程等等。可見在一些“卡脖子”的關鍵技術,學校和專業也都相應地开始“上新”了,以加速培養人才的方式爲“新質生產力”發展助力。除此之外,馬術、冰雪舞蹈等新興文體以及健康類專業的陸續出現,也契合了“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精神。
二是從今年高考的專業招生來看,高校和學子都在主動求變,應對轉型的大環境。隨着我國高等教育水平不斷提高,高考人數與本科批次錄取人數也逐年上漲,爲了剔除整體人數增長的幹擾,我們選取招生人數相對穩定的985類高校進行研究——這些學校專業設置與招生人數的變化可能更能反映結構轉型的特徵。
我們選取了幾個各地區的綜合性985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四川大學、武漢大學和中山大學),從招生人數來看,工科增多、社科人文減少是普遍現象;從分數线來看,除各學校傳統優勢學科外,還注重人工智能、電子信息等战略新興領域的發展,以便未來向社會輸送“新質”對口人才。
從國際經驗上看,當前中國高等教育的變化確實“有跡可循”。以美國爲例,從教育統計國家中心(NCES)的學位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到當前中國教育轉型的一些“鏡像”以及未來變化的一些方向:
更加注重“健康”,社科、教育類大幅萎縮。對比1971年和2022年的美國,無論是本科、碩士還是博士,最顯著的變化就是健康護理相關的專業佔比大幅上升,2022年甚至在博士學位中佔比超過40%(除了重視健康護理,可能也和相關專業門檻相對更低有關)。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社科和教育類,其中一度在碩士學位中佔盡風頭的教育類專業,2022年的佔比“腰斬”至17%左右。
新興專業上漲快,但是整體佔比並不高,且高端人才稀缺。以本科學位爲例,計算機信息科學、生物及生物醫藥以及心理學佔比持續上漲,其中以計算機信息科學最爲突出,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幾乎是從零开始,逐步成爲第七大本科專業和第四大碩士專業。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新興專業雖然增長快,但是整體佔比不高。若以上述的三個專業進行加總,2022年它們在本科和碩士學位中佔比共計爲18.3%和12%,在博士中佔比則更少(8.8%),這可能和這些專業難度較大、門檻較高有關,尖端人才比較稀缺。
商科專業雖然有所下降,但依舊是第一大專業。美國商科佔比在2008年金融危機前達到頂峰之後有所下降,但是依舊本科和碩士階段的第一大專業。高精尖無疑是國之重器,但是從支持經濟和就業而言,金融管理和貿易等行業仍是美國經濟不可或缺的部分。而且客觀而言,從全社會看,適合科研的人才畢竟是少數。
風險提示:海外經驗可能不適合中國國情;未來政策不及預期;國內經濟形勢變化超預期;出口變動超預期。
注:本文來自民生證券發布的《高校入學的“新質”成色》,報告分析師:陶川、邵翔、李瀟宇、鐘渝梅
標題:高校入學的“新質”成色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143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