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3年末,根據金管總局的數據,銀行業淨息差已經下滑至1.69%,24Q1各類型上市銀行淨息差整體下滑也超過12bps,整體面臨較大壓力,且過去數輪存款利率下調受限於存款定期化趨勢效果並不顯著,付息率反而有所上行,因此整頓手工補息並未按照以往的慣例進行新老劃斷,而是對存量部分也進行了堅決取締。後續爲了保持淨息差處於1.8%以上的合理水平,有必要繼續下調存款利率,屆時將推動廣譜利率繼續下行。

銀行淨息差爲何快速下行?

銀行資產端貸款利率定價主要採取LPR+加點的方式。隨着經濟周期變化,我國實體經濟內生動能階段性有所走弱,信貸需求整體有所縮減。在監管推動下,LPR經歷了數輪下調,旨在爲實體經濟注入更多活水。同時在需求有限的情況下,銀行間信貸競爭不斷加強,銀行議價能力減弱,加點部分也大幅收斂,推動了銀行淨息差不斷走弱。截至2023年末,銀行業淨息差已經下滑至1.69%。

相較於海外,我國大陸銀行淨息差偏低。

我們根據能夠獲得公开數據的歐美銀行樣本,按照資產規模分成四類,分別對標我國的國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和農商行。發現歐美銀行淨息差均顯著高於我國,且部分分類是我國銀行的2倍左右,雖然我國和歐美銀行業經營模式大有不同,存貸款業務均有顯著差別,淨息差不能簡單對比,但數字差距如此之大也說明我國銀行業淨息差已經處於相對較低的水平。

由於資產端收益下滑速度更快疊加存款定期化趨勢加劇,存款利率數輪下調並未顯著改善淨息差。

一方面,銀行間信貸競爭加劇,資產端收益率下降幅度和速度遠超負債端;另一方面,雖然監管推動了存款掛牌利率的不斷下調,但存款定期化趨勢不斷加深,銀行業整體的存款付息率反而有所擡升,疊加部分銀行攬儲壓力較大,下調速度較緩,進一步壓縮了淨息差。

預計2024年銀行淨息差還將繼續承壓。

銀行資產端的信貸以一年以上期限爲主,因此貸款利率下調的影響可能需要3年左右時間緩慢釋放。2023年對存量信貸利率(如房貸利率)下調的影響,可能在2024年逐步顯現。且目前經濟基本面弱復蘇趨勢尚未明顯改善,後續可能還需下調LPR以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因此我們判斷2024年銀行淨息差仍將面臨持續壓力。從2024Q1數據來看,這一趨勢也得到了驗證,根據上市銀行一季報我們測算,24Q1各類型上市銀行淨息差較23Q4均整體下滑了至少12bps。

1.8%以上點位可能才是銀行淨息差的合理水平。

爲支援實體經濟發展,商業銀行信貸增速必須長期與GDP、M2增速相匹配。而商業銀行向實體經濟發放貸款需要不斷消耗資本,面臨資本約束。我國銀行PB長期處於1X以下,增速擴股有國有資產流失的風險,發債只能補充其他一級資本和二級資本,因此銀行業必須保持合理的淨息差水平,維持利潤增長,不斷補充核心一級資本。據我們測算,銀行淨息差長期處於1.8%以上是比較安全的水平。

存款利率下調勢在必行,屆時或將推動債市廣譜利率下行。

爲維持經濟高質量增長,銀行資產端無法提高信貸利率,大概率會通過下調存款利率的方式保持銀行淨息差長期處於較爲合理的水平,因此監管對手工補息等行爲並沒有像以往的慣例一樣進行新老劃斷,而是對存量部分進行了堅決取締。後續來看,仍需數輪下調存款利率,一方面將打开銀行資產端對債市收益要求的下限,另一方面,保險、理財、貨基等產品性價比優勢將更加顯著,“存款搬家”現象或將繼續升溫,資產荒的壓力之下將推動債市廣譜利率下行。

風險因素:

銀行經營情況超預期,債市波動超預期,存款利率調整時間不及預期。

注:本文節選自中信證券研究部已於2024年5月21日發布的《債市聚焦系列—銀行淨息差如何影響債市?》報告,證券分析師:明明  章立聰  史雨潔  楊宏宇



標題:銀行淨息差如何影響債市?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109675.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