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證券:8月降息落地後LPR報價大概率伴隨下行
核心觀點
央行對今年國內經濟修復勢頭偏樂觀,但對下一階段貨幣政策的表述也較爲積極,刪除“總量適度,節奏平穩”表述的同時要求“更好發揮貨幣政策工具的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同時對人民幣匯率穩定的關注度擡升。總體而言,2023Q2貨政報告確立了下一階段貨幣政策穩中偏松的取向,關注後續總量和結構工具協同發力的空間。
國內經濟有望持續好轉,海外經濟前景仍不確定。本次報告對國內經濟前景較爲積極,刪去了“國內經濟內生動力還不強、需求仍然不足”的表述,並且指出下半年我國存在經濟循環暢通、新動能成長以及政策效應顯現三大支撐。同時本次報告提出國內經濟運行面臨的“新的困難挑战”,對應海外經濟、貨幣政策前景不明下的外需走弱,國內居民收入預期不穩下消費需求不足,企業經營困難和投資信心不足,以及地方政府債務壓力等制約。海外方面需關注地緣政治危機、逆全球化風險等因素對我國的外溢影響。
“綜合施策、穩定預期”的要求下,“堅決防範匯率超調風險”。今年來隨着中美貨幣政策周期和經濟走勢預期的分化,美元持續走強而人民幣匯率面臨較大壓力。本次報告新增了“綜合施策、穩定預期”的要求,同時明確“堅決防範匯率超調風險”,體現了央行對於控制人民幣匯率貶值壓力的決心。中美貨幣政策逆周期的環境下人民幣面臨一定貶值壓力在所難免,但在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等穩匯率工具箱的支持下,預計後續人民幣匯率波動進一步放大的可能性不高。
物價有望回升,但仍不具備長期通縮或通脹基礎。本次報告刪去了“關注物價走勢邊際變化,引導穩定社會預期”的表述,同時提到“物價有望觸底回升”。今年來在豬肉、國際原油等商品周期性降價、疫後供需修復結構分化等因素的影響下通脹持續回踩,但當下豬肉、油價均已回升,基數效應下年內剩余時段通脹或以擡升爲主。報告延續“不存在長期通縮或通脹的基礎”表述,但仍需關注年末低基數影響下通脹擡升斜率對貨幣政策潛在的影響。
加大宏觀政策力度,發揮貨幣政策總量結構功能。本次報告刪去了“總量適度,節奏平穩,搞好跨周期調節”的表述,新增“更好發揮貨幣政策工具的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以及“加大宏觀政策調控力度”的表述,央行不再強調貨幣政策節奏制約,寬貨幣工具箱打开;6、8兩月接連降息,基本面承壓環境下總量寬貨幣力度明顯擡升。“穩固支持實體經濟恢復發展”的訴求已較爲緊迫,預計後續貨幣政策的寬松取向將更爲明確。
支持信貸增長,多措並舉降成本。本次報告刪去 “引導金融機構把握好信貸投放節奏和力度”的內容,新增“着力提升貨幣信貸支持實體經濟恢復發展的質量和效率”的要求,體現央行對於寬信用的支持態度更加明確。降成本方面不再強調利率水平合理適度,更多關注居民信貸成本降低;信貸偏弱環境下合理利率水位的限制已不再是央行首要考慮的要素,關注後續居民信貸修復情況與降成本工具進一步加碼的可能性。
刪去“引導市場利率圍繞政策利率波動”,關注資金市場的平穩運行。二季度報告刪去了“引導市場利率圍繞政策利率波動”的表述,轉而強調“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和貨幣市場利率平穩運行”。央行不再要求市場利率圍繞政策利率運行,體現了對寬松流動性市場的支持態度,強調銀行間流動性市場的平穩運行,則是體現了對資金套利、脫實向虛等問題的關注。預計後續央行仍將維持“削峰填谷”的操作模式維持流動性市場合理偏松,但資金利率或難以大幅走低。
新增“必要時還可再創設新工具”表述,關注增量結構性工具空間。本次報告刪去了“運用好實施期內的階段性工具”的表述,轉而提到“對結構矛盾仍然突出的領域,可延續實施期限,必要時還可再創設新工具”,表明結構性工具可能存在適時推出增量的可能性。今年央行先後兩次增加了支農支小再貸款額度,新設了房企紓困再貸款和租賃住房貸款支持計劃兩項工具。總量和結構政策工具箱打开的環境下,圍繞支農支小、穩就業、普惠養老等方向仍可期待相關增量工具的落地。
新增“統籌協調金融支持地方債務風險化解工作”,地方化債的重要性前置。二季度報告提到了“統籌協調金融支持地方債務風險化解工作”。截至8月17日,綜合地方政府債和城投債的潛在地方債務存量已高達51.57萬億元,地方政府付息壓力較大的同時,財政政策操作空間也受到了較大的掣肘。7月政治局會議提到要“實施一攬子化債方案”,而二季度貨政報告也表明了央行對於地方化債的重視,關注後續具體化債工具落地的可能性。
刪去“房住不炒”,對地產需求端支持態度更爲明確。本次報告首次刪去了“房住不炒”的相關表述,並且也不再強調對地產供給側的支持;新增了“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滿足居民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的表述,表明了對地產需求側的支持力度的擡升。受收入和就業預期影響,今年居民端加槓杆購房意愿明顯偏弱;在對需求端支持力度加碼取向下,關注相關結構性工具的落地空間。
總結:寬貨幣取向得到了進一步的確認。二季度貨政報告對於國內經濟的表述並不悲觀,但貨幣政策延續了加大力度、發揮總量和結構功能的寬松取向。總結來看,本次報告體現央行對流動性市場平穩運行的關注,後續對信貸投放的支持力度或將擡升;結構性工具或根據實際情況適時安排增量,存貸款利率或被進一步引導下行;對於地方化債以及地產需求側的支持力度擡升;針對穩匯率目標,央行既有決心也有政策空間。往後看,政策層面LPR報價下調與存量房貸利率調降或較快落地;流動性缺口擴大環境下,不排除降准接續落地的可能性。
風險因素:貨幣政策超預期;流動性波動超預期;穩增長工具部署超預期等。
正文
2023年8月18日央行發布2023年第二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對國內國際經濟發展環境做了詳細分析,也對下一階段貨幣政策主要操作思路做出部署。縱觀本篇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人民銀行對今年國內經濟修復勢頭並不悲觀,但對貨幣政策表述較爲積極,發揮存貨幣政策總量和結構的雙重功效,同時對穩匯率目標的關注度擡升。總體而言,2023年第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確立了下一階段貨幣政策相對寬松的取向,延續金融對實體的支持力度。
國內經濟有望持續好轉,海外經濟前景仍不確定
我國經濟已恢復常態化運行,但“也面臨新的困難挑战”。相較於一季度的貨政報告,本次報告對於國內經濟的描述刪去了“國內經濟內生動力還不強、需求仍然不足”的表述,並且指出下半年我國存在經濟循環暢通、新動能成長以及政策效應顯現三大支撐,提到“全年預期經濟增長目標有望實現”和“對經濟持續穩定增長要有耐心、有信心”,整體更爲樂觀。同時,Q2報告也指出國內經濟運行面臨的“新的困難挑战”,其中國際層面主要是地緣危機和逆全球化風險,以及美國等發達經濟體加息周期的累積效應,對應出口同比的持續負增長。國內層面,其一在於居民收入預期不穩與消費需求有待修復,對應社零消費的修復斜率不足;其二是民間投資信心不足和企業經營困難、生產线外遷等,對應投資需求不足;其三是“地方財政收支平衡壓力加大”,表現爲地方政府債存量持續擡升,形成了較高的付息壓力,進而限制了財政政策的發力空間。總體而言,盡管內外需不足與地方財政壓力仍將對我國經濟修復斜率形成制約,但隨着7月政治局會議後穩增長工具較多落地,基本面長期向好的格局仍未改變。
海外通脹恢復至疫情前水准仍待時日,經濟與貨幣政策前景並不明朗。對比Q1報告,本次報告指出“美歐通脹在高基數下繼續回落,勞動力市場邊際降溫但總體依然強勁”,並表示“發達經濟體本輪加息周期或已接近尾聲”,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海外高通脹、經濟過熱以及貨幣政策緊縮周期等壓力的邊際緩解。同時報告明確“通脹回落至疫情前水平仍需時日”,以及“經濟前景和貨幣政策不確定性上升”,表明對海外經濟、政策緩解並未過度樂觀。總體而言,“國際金融市場總體走好”的環境下,預計我國央行仍將重點關注海外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操作、經濟景氣度變化、流動性市場情況,以及地緣政治衝突、逆全球化、貿易保護主義等風險的發酵情況,在“以我爲主”的原則下盡量避免這類問題對我國金融市場的外溢影響。
“綜合施策、穩定預期”的要求下,“堅決防範匯率超調風險”。今年來隨着中美貨幣政策周期和經濟走勢預期的分化,美元持續走強而人民幣匯率面臨較大壓力,美元兌人民幣中間價屢次衝擊7.2的關口。本次報告刪去了發揮匯率國際收支自動穩定器的表述,在政策層面新增了“綜合施策、穩定預期”的要求,同時明確“堅決防範匯率超調風險”,體現了央行對於控制人民幣匯率貶值壓力的決心。爲對衝匯率波動,去年10月央行上調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至1.25,而今年7月又將其上調至1.5,兩次操作均有效緩解了人民幣匯率貶值壓力。在中美貨幣政策逆周期的環境下人民幣面臨一定貶值壓力在所難免,但央行對穩匯率目標重視程度擡升,預計後續人民幣匯率波動進一步放大的可能性不高。
專欄4《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分析了人民幣匯率近期波動原因,明確了央行有穩匯率的決心和能力。專欄指出,今年前4個月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總體保持穩定,進入5月內外因素交織加大人民幣匯率貶值壓力。近期的匯率貶值壓力主要來源於:(1)美聯儲加息預期反復;(2)美國債務上限、地緣政治風險等風險推升避險情緒;(3)國內季節性購匯需求擴大外匯供求缺口。人民幣匯率受內外多種因素影響,短期不確定性大,但長期的定價取決於經濟基本面。當前外匯市場運行總體有序,外部而言美聯儲加息接近尾聲,內部而言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預期延續。下一階段預計央行、外匯局將繼續“綜合施策、穩定預期”,綜合利用類似於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等穩匯率工具來防範匯率超調的風險。
物價有望回升,但仍不具備長期通縮或通脹基礎
刪去“關注物價走勢邊際變化”,並明確“物價有望觸底回升”。物價層面,本次報告相較於一季度刪去了“關注物價走勢邊際變化,引導穩定社會預期”的表述,同時提到“物價有望觸底回升”。今年來在豬肉、國際原油等商品周期性降價、疫後供需修復結構分化等因素的影響下通脹持續回踩,而7月CPI與PPI同比均已回落至負值。然而當下我國豬肉價格已出現回升趨勢,而國際油價也在OPEC+主要成員國減產的壓力下擡升至年內相對高位,疊加去年下半年的低基數影響,預計8月起通脹將會逐步回升。總體而言,本次報告延續“不存在長期通縮或通脹的基礎”表述的同時指出了年內通脹回升的方向,關注基數效應下年底通脹擡升斜率對寬貨幣取向影響的可能性。
加大宏觀政策力度,發揮貨幣政策總量結構功能
“加大宏觀政策調控力度”,支持實體經濟修復。相較於一季度報告,本次報告不再提及“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的三穩目標,新增“加大宏觀政策調控力度”的表述,同時強調貨幣政策對於發揮貨幣信貸效能、推動經濟好轉、增強內生動力、改善社會預期以及化解風險隱患等方面的作用。相較於2022Q4與今年Q1提及的“三穩目標”,Q2報告中對於貨幣政策的發力方向更爲細化和明確,在延續支持擴大內需的基礎上,預計下一階段央行將更多關注貨幣政策對擴大信貸增長規模和穩定市場預期的支持,寬松力度或有所加大。
刪去“總量適度,節奏平穩”,貨幣政策總量與結構工具箱已打开。本次報告對於貨幣政策基調的表述相較於上季度更爲簡潔,延續“精准有力”的基礎上刪去了“總量適度,節奏平穩,搞好跨周期調節”的表述,新增“更好發揮貨幣政策工具的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並將“提升支持實體經濟的可持續性”的要求修正爲“穩固支持實體經濟恢復發展”。回顧近期的貨幣政策操作,6月MLF降息10bps,而8月MLF又降息15bps,如此緊湊的降息部署僅在疫情期間出現過,體現了當下央行對總量貨幣政策工具箱的使用更爲積極。而本次報告不再強調貨幣政策的力度和節奏的控制,並明確要求發揮寬貨幣工具箱的功能,可見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訴求已較爲緊迫,預計後續貨幣政策的寬松取向將更爲明確,政策力度的加碼也可期待。
專欄2《金融支持宏觀經濟回升向好》介紹了精准有力、穩健的貨幣政策對經濟修復的支持作用。專欄指出今年金融對實體經濟支持的可持續性明顯提升。具體來看,總量方面央行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信貸、融資增長,包括一次0.25pct的降准。價格方面,央行通過深化LPR改革與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改革,有效降低了居民信貸成本。結構方面,央行加大了對“小微民營、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等重點領域的支持力度。隨着疫情衝擊的消退,我國經濟恢復步入了正常軌道,上半年GDP同比增長 5.5%。而長遠來看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趨勢沒有改變,穩健的政策仍有較多空間。預計下階段人民銀行將繼續發揮穩健的貨幣政策對實體經濟的支持。
支持信貸增長方向明確,多措並舉降成本
不再強調控制信貸增長節奏力度,寬信用支持態度更爲明確。對於信貸增長的表述,本次報告刪去了一季度“引導金融機構把握好信貸投放節奏和力度”的內容,同時新增了“着力提升貨幣信貸支持實體經濟恢復發展的質量和效率”的要求。7月信貸增長節奏明顯放緩,尤其是居民端短貸和中長貸相較於去年同期均明顯少增,在居民對未來收入、就業預期不穩的環境下,其加槓杆意愿受到了較大的限制。本次報告不再強調信貸投放的節奏和力度控制,體現了央行對於加大信貸投放力度目標重視程度的加深,寬信用支持方向更爲明確;新增貨幣信貸支持實體經濟的表述,則意味着央行將更多關注信貸體系作爲金融支持實體傳導路徑的效率。
降成本方面不再強調利率水平合理適度,更多關注居民信貸成本降低。相較於Q1報告,本次報告刪去了“保持利率水平合理適度”的表述,並且將“個人消費信貸成本穩中有降”轉變爲“居民信貸成本穩中有降”。在央行調降MLF利率、年內商業銀行多次主動下調存貸利率的環境下,2023年6月新發放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已下行至4.19%的相對低位,而個人住房貸款利率也回落至了4.11%的歷史新低。本次報告刪去利率水平合理適度,意味着當下合理利率水平的限制已不再是央行的首要考量因素,對應6月和8月MLF兩次較爲接近的降息,其中8月幅度高達15bps;而強調居民信貸成本降低則是由於7月居民端信貸增長的明顯走弱,降成本目標也不再是僅僅局限在消費信貸層面。8月MLF降息後LPR大概率伴隨調降,在降成本目標更爲明確的環境下,若年內後續時段信貸修復仍不及預期,則不排除降成本工具進一步加碼的可能性。
專欄1《合理看待我國商業銀行利潤水平》闡述了我國商業銀行利潤保持增長,但淨息差持續收窄的困境,後續存款利率或仍有下行空間。專欄指出我國商業銀行資產規模和利潤總量逐步擴大,但淨息差和資產利潤率處下降趨勢。隨着利率市場化改革深入推進,信貸市場競爭加劇,貸款利率下降較多,尤其疫情以來,銀行盈利能力有所下降。同時,單位資產盈利能力降低,利潤增長主要依靠資產規模擴大來“以量補價”。我國商業銀行淨利潤主要用於補充核心一級資本以及向股東分紅,維持一定的利潤增長是內源補充資本的重要方式,有助於增強銀行支持實體經濟和防範風險的能力,維護境內外投資者對我國宏觀經濟的信心。當前我國經濟運行面臨諸多困難挑战,在此過程中需進一步發揮銀行服務實體經濟重要作用,暢通經濟金融良性循環;因而針對銀行淨息差收窄的問題,不排除後續銀行進一步下調存款利率的可能性。
流動性平穩運行的關注度擡升
刪去“引導市場利率圍繞政策利率波動”,關注資金市場的平穩運行。對於流動性市場的表述,二季度報告刪去了“引導市場利率圍繞政策利率波動”的表述,轉而強調“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和貨幣市場利率平穩運行”。二季度來隨着央行貨幣政策操作寬松取向更爲明確,而信貸需求增長緩慢,資金面持續處於平穩偏松的狀態,DR007和DR001中樞基本維持在政策利率以下。經濟弱修復環境下流動性市場維持相對寬松環境的必要性較高,但也不能過度寬松,否則會引起資金空轉與債市槓杆高增。央行不再要求市場利率圍繞政策利率運行,體現了對寬松流動性市場的支持態度,強調銀行間流動性市場的平穩運行,則是體現了對資金套利、脫實向虛等問題的關注。預計後續央行仍將維持“削峰填谷”的操作模式維持流動性市場合理偏松,但資金利率或難以大幅走低。
關注結構性工具的增量空間
新增“必要時還可再創設新工具”表述,關注增量結構性工具空間。本次報告刪去了“運用好實施期內的階段性工具”的表述,轉而提到“對結構矛盾仍然突出的領域,可延續實施期限,必要時還可再創設新工具”,表明結構性工具可能存在適時推出增量的可能性。相較於2022年,今年結構性貨幣工具的增量相對較少,但央行先後兩次增加了支農支小再貸款額度,體現了對於“結構矛盾仍然突出”領域的支持態度;同時在一季度新設了房企紓困再貸款和租賃住房貸款支持計劃兩項工具,表明對於重點支持領域仍會適時推出新工具的態度。往後看,總量和結構政策工具箱打开的環境下,圍繞支農支小、穩就業、普惠養老等方向仍可期待相關增量工具的落地。
專欄3《結構性貨幣政策持續支持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闡述了近年來結構性工具的“進退”模式。專欄指出,央行在決定結構性工具時,主要考慮兩方面因素:一是較爲突出的結構性矛盾,二是金融機構對特定領域服務的意愿和能力。同時要把握好“進”、“退”兩方面的平衡。“進”指服務好高質量發展,主要體現在對小微等普惠金融、綠色低碳的科創領域以及房地產市場的支持。“退”則穩妥有序,央行將對臨期的結構性工具進行評估,判斷其是否將按期退出或通過存量資金展期“緩退坡”,對結構矛盾仍突出的領域,可延續實施期限,必要時還可再創設新工具。總體而言,結構性工具相較於總量工具的靈活性和精准性在一“進”一“退”中充分體現,而後續結構工具或仍將配合總量工具協同發力,支持實體經濟修復。
化解地方債務風險的重要性前置
新增“統籌協調金融支持地方債務風險化解工作”,地方化債的重要性前置。相較於Q1報告,,二季度報告不再強調境外金融風險的輸入,轉而提到了“統籌協調金融支持地方債務風險化解工作”。由於地方政府對於到期債券通常會採取再融資的滾動發行模式,截至8月17日,綜合地方政府債和城投債的潛在地方債務存量已高達51.57萬億元,地方政府付息壓力較大的同時,財政政策操作空間也受到了較大的掣肘。7月政治局會議提到要“實施一攬子化債方案”,而二季度貨政報告也表明了央行對於地方化債的重視。雖然報告並未提到具體的化債措施,但可能的舉措包括通過降低政策利率來降低付息成本等。
對地產需求端的政策支持力度擡升
刪去“房住不炒”,對地產需求端支持態度更爲明確。本次報告首次刪去了“房住不炒”的相關表述,並且也不再強調對地產供給側的支持;與之相對,本次報告新增了“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滿足居民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的表述,通過“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滿足”等表述表明了對地產需求側的支持力度的擡升。本次報告還提到了金融16條的落實,以及對“住房租賃、城中村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設等金融支持力度”,並具體提到了兩項結構性工具部署,分別是保交樓貸款支持計劃的延期,以及租賃住房貸款支持計劃的落地安排。往後看,受收入和就業預期影響,今年居民端加槓杆購房意愿明顯偏弱;在對需求端支持力度加碼取向下,關注相關結構性工具的落地空間。
總結
相較於一季度報告,二季度貨政報告對於國內經濟的表述並不悲觀,但貨幣政策取向延續了6月以來加大宏觀調控力度、發揮總量和結構功能的寬松表述。總結來看,本次報告體現央行對流動性市場平穩運行的關注,後續對信貸投放的支持力度或將擡升;結構性工具根據實際情況適時安排增量,存貸款利率或被進一步引導下行;對於地方化債以及地產需求側的支持力度擡升。值得關注的是,本次報告着重表現了央行對於匯率波動的關注,而對於穩匯率目標,央行既有決心也有政策空間。往後看,8月降息落地後LPR報價大概率伴隨下行,而前期提及的存量房貸利率調降也可能較快落地。再者,在總量、結構工具箱打开的環境下,專項債集中發行引起的流動性缺口仍有可能觸發降准落地。
風險因素
貨幣政策超預期;流動性波動超預期;穩增長工具部署超預期等。
資金面市場回顧
2023年8月17日,銀存間質押式回購加權利率全面上行,隔夜、7天、14天、21天和1個月分別變動了1.45bps、4.31bps、2.77bps、1.68bps和3.36bps至1.8625%、1.8964%、1.8784%、1.9557%和1.9472%。國債到期收益率大體上行,1年、3年、5年、10年分別變動0.22bps、-0.27bps、0.53bps和0.29bps至1.8397%、2.2081%、2.3703%和2.5678%。上證綜指上漲0.43%至3163.74 ,深證成指上漲0.61%至10644.52,創業板指數上漲0.66%至2147.06。
央行公告稱,爲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2023年8月17日人民銀行以利率招標方式开展了1680億元逆回購操作。今日央行公开市場开展1680億元7天逆回購操作,當日有50億元逆回購到期,實現流動性淨投放1630億元。
【流動性動態監測】中信證券對市場流動性情況進行跟蹤,觀測2017年开年來至今流動性的“投與收”。增量方面,中信證券根據逆回購、SLF、MLF等央行公开市場操作、國庫現金定存等規模計算總投放量;減量方面,中信證券根據2020年12月對比2016年12月M0累計增加16010.66億元,外匯佔款累計下降8117.16億元、財政存款累計增加9868.66億元,粗略估計通過居民取現、外佔下降和稅收流失的流動性,並考慮公开市場操作到期情況,計算每日流動性減少總量。同時,中信證券對公开市場操作到期情況進行監控。
可轉債市場回顧及觀點
可轉債市場回顧
主要寬基指數:上證指數(0.43%),深證成指(0.61%),創業板指(0.66%),中證轉債(0.32%)。轉債市場個券漲多跌少。中信一級行業中,國防軍工(3.62%)、機械(2.16%)、汽車(1.65%)漲幅較大,銀行(-0.79%)、綜合金融(-0.37%)、非銀行金融(-0.35%)跌幅較大。A股成交額約7406.32億元,轉債成交額約401.12億元。
聚隆轉債(57.30% 上市首日,轉債余額2.19億元)、神通轉債(8.22%,轉債余額5.77億元)、萬順轉債(7.61%,轉債余額1.22億元)、紐泰轉債(6.27%,轉債余額3.50億元)、开能轉債(5.00%,轉債余額2.50億元)漲幅居前;立中轉債(-7.19%,轉債余額9.00億元)、興瑞轉債(-3.63%,轉債余額4.62億元)、大葉轉債(-2.60%,轉債余額4.76億元)、盛路轉債(-1.35%,轉債余額0.53元)、微芯轉債(-1.19%,轉債余額5.00億元)跌幅居前。
可轉債市場周觀點
上周轉債市場跟隨正股市場下跌,轉債市場成交額有所回落。
政策密集出台到政策密集落地不及預期、宏觀數據觸底、長期累計的結構性問題陸續暴露,種種因素導致A股上周情緒較爲悲觀。一方面,經濟環比最弱的時候正在過去,政策落地節奏雖慢但未來整體力度不會弱於預期;另一方面,長期累計的結構性問題或仍需要時間消化,政策即使落地信心修復的斜率仍待觀察。市場未來一段時間或仍處於高波動的狀態。短期可以關注幾條行業主线:一是受益於政策優化逐步落地的地產產業鏈,重點關注家居家電、消費建材等行業;二是高端制造相關方向,圍繞政策推動和業績兌現預期,建議關注汽車零部件、機器人等;三是穩健爲上的水利水電方向;四是底部配置大消費等。
中證轉債指數在創下新高後情緒迅速轉弱,從原因來看主要是權益市場特別是權重轉債對應的正股拖累導致。中信證券更加關注的是近期轉債市場賺錢難度明顯提升,在度過了二季度末一段相對舒適的時光後轉債投資重新迎來困難模式。當前市場環境有一些類似今年二月至三月時間段,在累積了一定浮盈後正股下跌導致市場表現不佳。但需要注意的是二季度初轉債市場走出泥潭表現不俗,換而言之衝擊之後的轉債市場迎來更好的性價比。當前轉債市場的期權價值正在持續回落,轉債股性估值水平也較上個月高點回落不少,中信證券認爲市場的賠率正在改善,投資者應該更加積極去關注低吸的機會。當前市場的難點在於風格或者行業方向的判斷,下半年市場機會的廣泛程度可能不如上半年,選對方向可能會相當程度上決定收益水平的高低,因此當前重點在於自上而下選擇重點關注的板塊。中信證券重申下半年可以重點關注周期、汽車零部件、半導體、消費、機械工程以及公用事業板塊轉債。
高彈性組合建議重點關注:伯特轉債、金誠轉債、瑞鵠轉債、龍淨轉債、中鋼轉債、惠城轉債、精測轉債、科思轉債、合力轉債、博實轉債。
穩健彈性組合建議關注:浙22轉債、長久轉債、無錫轉債、巨星轉債、海瀾轉債、宙邦轉債、金埔轉債、永安轉債、川投轉債、金宏轉債。
風險因素
市場流動性大幅波動;宏觀經濟增速不如預期;無風險利率大幅波動;正股股價超預期波動。
注:本文節選自中信證券研究部已於2023年8月18日發布的《債市啓明系列20230818—2023年二季度貨政報告點評》報告,證券分析師: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明明 執業證書編號: S1010517100001
首席資管與利率債分析師:章立聰 執業證書編號: S1010514110002;周成華 執業證書編號: S1010519100001;彭陽 執業證書編號: S1010521070001
首席信用債分析師:李晗 執業證書編號: S1010517030002;徐燁烽 執業證書編號: S1010521050002;丘遠航 執業證書編號: S1010521090001
大類資產首席分析師:余經緯 執業證書編號: S1010517070005;趙雲鵬 執業證書編號: S1010521120002;秦楚媛 執業證書編號: S1010523020001
標題:中信證券:8月降息落地後LPR報價大概率伴隨下行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24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