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春茶季 茶旅融合唱大戲
眼下,正是春茶上市時節,一種沉浸式“春茶遊”逐漸受到遊客青睞。一方面,春季茶園風光獨特,遊客可感受萬物復蘇的生機;另一方面,採茶、制茶、品茶等環節讓遊客深入了解茶文化的歷史與技藝,可滿足精神文化需求。
自然與人文的雙重體驗讓以茶爲媒的新旅遊形式激發出了農文旅相融合的發展新活力。
“茶文旅”融合潛力可觀
隨着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對個性化、深度體驗旅遊產品的需求愈發強烈,“茶文旅”融合的市場潛力可觀。
攜程平台上,目前,浙江安吉、四川蒙頂山、安徽黃山等地的茶旅產品吸引了大量遊客。該平台相關負責人表示,這類茶旅產品不僅覆蓋傳統茶產區,還通過“茶+非遺”“茶+親子”“茶+戶外”等創新形式延伸消費場景,充分體現了市場對茶文化深度體驗的旺盛需求。
攜程本身也在持續挖掘茶文化內涵,推動“茶文旅”成爲差異化競爭的新賽道。目前該平台上的春茶遊產品主要覆蓋茶園觀光與研學、制茶體驗、茶文化主題活動等體驗形式,例如名茶產區的一日遊;茶道表演、茶宴餐飲、茶山民宿等“茶+”場景;“茶山徒步+攝影”“茶園瑜伽”等項目。
途牛旅遊網也表示,春茶遊作爲春季限定的賞春活動,吸引着越來越多的消費者。目前途牛旅遊網的春茶遊主要在春季踏青线路或自由行套餐裏增加春季採茶或挖筍的體驗。例如途牛推出的“福建武夷山-九曲溪3日遊”跟團遊產品,就是包含“採茶制茶+國風漢服體驗+品茗”的深度體驗,浙江安吉及杭州的酒店連住套餐包含採春茶或挖筍體驗。
聞旅創始人兼CEO周海濤表示,作爲與中國傳統茶文化相結合的主題遊,“茶文旅”具備十分廣闊的發展前景,已經從小衆愛好變爲了大衆休闲旅遊的一項重要體驗。遊客對於茶主題旅遊的需求也從單一觀光轉向深度參與,如採茶、制茶、茶藝學習等互動項目成爲核心賣點。茶主題還能成爲茶產地發展特色旅遊的重要依托,作爲吸引遊客的流量入口,發展完整的觀光體驗與銷售結合的產業鏈,深度融合喫住遊購娛等要素挖掘細分業態等,市場空間巨大。
“春茶遊是時令體驗,是與大自然親密接觸、沉浸式感受自然體驗、放松身心的絕佳機會。特別是對於愛茶的人,春茶遊不僅能夠滿足愉悅身心的旅遊目的,還能在行程中品好茶、买好茶,體驗有關採茶、制茶的非遺技藝等等,都是吸引遊客的地方。特別是隨着茶文化逐步年輕化,有關茶主題的體驗也變得越來越創新、多元,比如茶藝研學、茶主題住宿、茶園中的漢服旅拍、茶山音樂會等等,都讓茶文化體驗變得更加有趣、深度和生動。”周海濤說。
仍有改善和挖掘空間
從用戶畫像來看,有數據顯示,18-30歲的年輕消費群體佔整體消費群體的30%,他們更注重生活品質和個人健康,對新茶飲、茶飲料或包裝時尚的茶葉品牌感興趣;年齡段在31-50歲的人群是茶消費的主流消費群體,佔比爲45%,他們對茶葉的品質和口感有更高要求,傾向於購买高品質的名優茶。51歲以上的中老年群體,他們都是“老茶客”,對茶文化的底蕴更了解,多選擇傳統飲茶方式,更偏愛對身體有益、口感平和的茶類產品。
以茶爲媒的新旅遊產品,雖然潛力巨大,但可以改善和挖掘的地方還有很多。
周海濤建議,茶主題旅遊產品的設計可以更精細化一些,針對不同年齡層的客群,可以設計更符合他們需求的體驗產品,目前而言,雖然茶主題旅遊的體驗項目在走向豐富多元,但地域特色以及創新體驗還是不足,存在一定的同質化。其實有很多可以嘗試的方向,比如可以多與年輕品牌做聯名跨界活動,聯合新茶飲品牌推出聯名茶旅套餐,吸引年輕流量等。
攜程相關負責人也表示,產品設計方面,需強化“分層運營”策略,針對年輕客群可增加露營茶會、茶主題劇本殺等新業態;針對中老年群體开發“茶修課程+非遺傳承”深度线路。同時,要豐富產品內容,嘗試跨業態聯動。與酒店、餐飲、非遺手工藝等合作,除了常規採摘、制茶、品茶,還可引入茶療養生體驗、茶美食制作等項目,打造“茶文化+”生態圈,延長消費鏈條。
此外,該負責人還表示,科技賦能方面也有可以挖掘的內容,比如,通過虛擬體驗增強現實感,在“定制茶園遊”中嵌入AR技術,遊客掃描茶樹即可查看生長周期、制茶工藝等知識;通過APP實現“线上認養茶樹—线下採摘兌換”一體化服務,並利用區塊鏈技術爲茶禮盒提供溯源認證;在茶園徒步线路中接入智能語音導覽,自動講解茶文化典故等。
從採訪中,本報也了解到,目前春茶遊的痛點在於,一是季節性限制,春茶遊熱度集中在3-5月,需通過“四季茶旅”設計(如夏季茶山避暑、秋季茶宴品鑑)延長生命周期;二是區域發展不均衡:非知名茶產區的交通、導覽服務等配套仍需完善。(來源:中國高新網)
標題:又是一年春茶季 茶旅融合唱大戲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211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