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醃雞蛋的季節,教你30年醃雞蛋的老方法,個個起沙又流油!
四月的風裹着溼漉漉的泥土味兒,老槐樹抽出的嫩芽被太陽曬得油亮亮的。這時候老輩人總說:"清明雨水稠,醃蛋正當時。"可不是嘛,早晚溫差十來度,不冷不熱剛剛好,鹹菜缸裏的雞蛋就跟施了魔法似的,一個月准保個個冒油花。今兒就把我家傳了三十年的老法子抖落出來,您可記准嘍!
一、醃雞蛋的黃金時節
您瞧這四月天,白天氣溫二十來度,夜裏掉到十度出頭,活脫脫就是個天然發酵箱。去年隔壁王嬸不信邪,非趕在三伏天醃雞蛋,結果沒兩天就飄白毛。您瞅瞅,這溫度就像煮粥的火候,得溫吞着來。再趕上梅雨季前這點幹爽勁,雞蛋皮兒也利索,不像夏天潮乎乎容易長黴斑。並且,這個時候的雞蛋價格特別便宜,一般只要3塊多一斤,不多买些回家醃雞蛋,實在太虧了!
二、老方子裏的講究
先備齊這些家什:青皮土雞蛋20個(得對着日頭照,有黑影的不要)、粗鹽半斤、高度白酒二兩、花椒一小把、桂皮兩節、八角三個。可別用洋雞蛋,那蛋黃跟摻了水似的,醃不出油星兒。
第一步得給雞蛋"搓澡"。拿塊新絲瓜瓤蘸着白酒擦,連縫裏的雞糞渣都得蹭幹淨。完事兒攤在竹篩子上,擱陰涼地晾足半日,等蛋殼上的水汽跑得幹幹淨淨。
這時候燒鍋开水,扔進去花椒八角桂皮,咕嘟十分鐘關火。別急着放鹽,等晾到溫乎再撒鹽,攪到鍋底剩點化不开的鹽粒正好。這鹽水得比海水鹹兩分,拿筷子蘸點嘗,鹹得發苦就對嘍!
三、起沙流油的祕招
找個醃菜壇子,开水燙過曬得透幹。把晾好的雞蛋碼進去,倒上晾涼的料水,再淋上那二兩白酒。關鍵就在這酒上,既能殺菌又能讓蛋黃起沙。最後壓塊鵝卵石,讓雞蛋全泡在鹽水裏。
壇子口蒙三層保鮮膜,用橡皮筋勒緊實了,擱在廚房北牆根兒。頭十天可別手癢开蓋,等滿二十天拿筷子蘸點鹽水嘗嘗,鹹淡合適就能撈了。想喫流油的再等五天,保管蛋黃紅得冒油,蛋白嫩得像豆腐。
四、老祖宗的智慧
您要是心急,三天兩頭开蓋瞅,那准得壞一缸蛋。老話說"鹹蛋不問期",說的就是這耐性。記得每次撈蛋用幹淨筷子,別把生水帶進去。醃好的雞蛋煮完泡涼水,剝殼時蛋白不粘手,拿刀一切,金紅的油"滋"地就冒出來了,配白粥能喫三大碗!
這法子我打從嫁過來就跟婆婆學,醃壞的雞蛋殼能裝一麻袋,如今閉着眼都能弄。趁着四月天正好,您也照着方子試試,保准街坊四鄰聞着香味來敲門!要是頭回沒醃透也別泄氣,老輩人哪個不是摸着石頭過河?這喫食裏的講究,可都在時光裏釀着呢!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本文由“秀廚娘”原創,文章和圖片均有版權,未經允許,請勿抄襲、刪改、盜用,侵權必究!】
標題:又到了醃雞蛋的季節,教你30年醃雞蛋的老方法,個個起沙又流油!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211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