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大勢研判:穩住陣腳,但勿掉以輕心。2月26日我們更新了對中國股市的看法“反彈後股指橫盤震蕩,周期性資產將出現修復”,並在上周3月31日我們提示“股指從橫盤震蕩進入震蕩整固;眼下重要的是守正”。關於中國市場,我們首先要有信心,經過三年的出清、決策層對於扭轉形勢的決心以及無風險利率下降帶動增量入市,2025年中國股市“轉型牛”確立。我們也多次分析2025年股市N型節奏,市場擇時取決於投資人對不確定性的理解與認識,2月26日以來市場的波折與震蕩也是來源自此,我們對後市的看法:1)穩住陣腳。由於海外市場的大幅波動與周末關於關稅風險的廣泛討論,我們預計下周初A/H股對負面因素將會有快速計價,負面預期的快速定價後或存在短期修復性的機會與超跌反彈;2)但勿掉以輕心。“對等關稅”背後,在邏輯層面令中美競爭、關稅風險的終局情形與全球增長充滿疑雲,投資者下調增長預期與承擔風險的意愿難以避免,這一時期股市以震蕩整固的態勢爲主,守正仍是必要的。

對等關稅下的近憂與遠慮:不要低估關稅攻防的長期性與復雜性。美國在全球範圍內掀起“對等關稅”,考慮累計關稅的影響,我們估計:1)基准情形下美國對華關稅上升至66%,若本此34%的關稅加徵覆蓋2018-2019年12%關稅,則總體關稅水平大概爲54%。2)本次關稅加徵後,轉口貿易受到較大約束,可能對中國出口拖累6.7%左右,我們估計2025年全A非金融盈利預期下修至-4.2%左右,對全A盈利預期下修至-2.8%左右,A股盈利增長的挑战客觀存在。3)關稅風險的路徑和終局情形目前並不清晰,仍要警惕美國進一步推高中美關稅的可能性。從整體性的角度,美國仍有可能暫停最惠國待遇PNTR;其次,要高度關注,在“對等關稅”規則後,美國是否借用232調查在行業層面針對其所認定的“战略商品”徵收高額從價稅。中美長期競爭難以避免,堅定信心,同時應考慮風險情形。

行業比較:震蕩將進一步推進,眼下重要的是守正。全球金融風波、增長預期下調以及關稅战疑雲重重,投資人承擔風險的意愿將出現降低,不確定性的定價環境中確定性的供給將成爲關鍵:1)低PB資產與穩定現金流。全球經貿局勢趨於復雜,穩定現金流板塊防御價值凸顯,推薦:銀行/公用事業/運營商/高速公路等。2)兩重兩新及政策高確定性板塊。政策擴容發力,地方推進積極性高,推薦:電力設備/軌交;以及受益關稅反制措施的稀土/種業。3)科技成長投資重視訂單兌現度。中美的競爭已經不單單是經貿領域的競爭,更是科技領域和生產力的競爭,推薦半導體/軍工/算力/港股互聯網。

主題推薦:1、內需消費:內需有望成爲拉動經濟增長的主動力和穩定錨,看好個護美妝/古法首飾/功能飲料/IP潮玩/寵物消費等成長性新賽道。2、兩重兩新:財政發力引領全方位擴內需,看好基礎科學/農田水利/城市管網投資和能源裝備/汽車/家電/智能終端換新。3、自主可控: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加快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看好國產光刻/刻蝕/量檢測和先進材料供應鏈。4、並購重組:科技企業並購政策放寬,看好汽車央企/軍工等領域重組整合。

風險提示:海外經濟衰退超預期,全球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


01

大勢研判:穩住陣腳,但勿掉以輕心


2月26日我們更新了對中國股市的看法“反彈後股指橫盤震蕩,周期性資產將出現修復”,並在上周3月31日我們提示“股指從橫盤震蕩進入震蕩整固;眼下重要的是守正”。關於中國市場,我們首先要有信心,經過三年的出清、決策層對於扭轉形勢的決心以及無風險利率下降帶動增量入市,2025年中國股市“轉型牛”確立。我們也多次分析2025年股市N型節奏,市場擇時取決於投資人對不確定性的理解與認識,2月26日以來市場的波折與震蕩也是來源自此,我們對後市的看法:1)穩住陣腳。由於海外市場的大幅波動與周末關於關稅風險的廣泛討論,我們預計下周初A/H股對負面因素將會有快速計價,負面預期的快速定價後或存在短期修復性的機會與超跌反彈;2)但勿掉以輕心。“對等關稅”背後,在邏輯層面令中美競爭、關稅風險的終局情形與全球增長充滿疑雲,投資者下調增長預期與承擔風險的意愿難以避免,這一時期股市以震蕩整固的態勢爲主,守正仍是必要的。


02

對等關稅下的近憂與遠慮:不要低估關稅攻防的長期性與復雜性


對等關稅下的近憂與遠慮:不要低估關稅攻防的長期性與復雜性。美國在全球範圍內掀起“對等關稅”,考慮累計關稅的影響,我們估計:1)基准情形下美國對華關稅上升至66%,若本此34%的關稅加徵覆蓋2018-201912%關稅,則總體關稅水平大概爲54%2)本次關稅加徵後,轉口貿易受到較大約束,可能對中國出口拖累6.7%左右,我們估計2025年全A非金融盈利預期下修至-4.2%左右,對全A盈利預期下修至-2.8%左右,A股盈利增長的挑战客觀存在。3)關稅風險的路徑和終局情形目前並不清晰,仍要警惕美國進一步推高中美關稅的可能性。從整體性的角度,美國仍有可能暫停最惠國待遇PNTR;其次,要高度關注,在“對等關稅”規則後,美國是否借用232調查在行業層面針對其所認定的“战略商品”徵收高額從價稅。中美長期競爭難以避免,堅定信心,同時應考慮風險情形。


03

行業比較:震蕩將進一步推進,眼下重要的是守正


行業比較:震蕩將進一步推進,眼下重要的是守正。全球金融風波、增長預期下調以及關稅战疑雲重重,投資人承擔風險的意愿將出現降低,不確定性的定價環境中確定性的供給將成爲關鍵:1)低PB資產與穩定現金流。全球經貿局勢趨於復雜,穩定現金流板塊防御價值凸顯,推薦:銀行/公用事業/運營商/高速公路等。2)兩重兩新及政策高確定性板塊。政策擴容發力,地方推進積極性高,推薦:電力設備/軌交;以及受益關稅反制措施的稀土/種業。3)科技成長投資重視訂單兌現度。中美的競爭已經不單單是經貿領域的競爭,更是科技領域和生產力的競爭,推薦半導體/軍工/算力/港股互聯網。

中美“關稅战”升級,短期建議規避關稅風險敞口高行業,關注內需主導與政策對衝受益方向。美國特朗普政府“對等關稅”政策已初步落地,具體包括:1)自45日起,對全球所有國家統一徵收10%的“最低基准關稅”;2)自49日起,對與美貿易逆差最大的國家額外施加更高的對等關稅等。對中國而言,輸美商品稅率在原有兩輪10%加徵基礎上,新增34%的“對等關稅”,累計稅率在2025年已提升至54%65.6%,明顯超出市場預期。作爲反制措施之一,中國宣布對原產於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在現行適用關稅稅率基礎上加徵34%關稅。中美貿易不確定性顯著上升,關稅衝擊將從收入端與成本端雙向壓制出口導向型與進口依賴型行業,尤其是對美風險敞口較高的領域。同時,從貿易替代彈性角度看,低技術壁壘行業在此次關稅衝擊下或更爲脆弱。從全球價值鏈視角出發,中美貿易摩擦的外溢效應顯著,尤其對東南亞國家,並因其同樣面臨較高的對等關稅壁壘,轉口貿易空間大幅收窄。在外部壓力強化的背景下,國內逆周期調節政策或將適時加碼。“充足的儲備工具和政策空間”有望在關鍵時點形成有效對衝,潛在政策包括“兩新兩重”擴圍擴容、服務消費補貼、商品房收儲等。短期建議規避:1)海外營收佔比高、對美風險敞口大的行業,包括家電/消費電子/紡織服裝/汽車零部件等;2)對美進口依賴度高、替代難度大的行業,包括大豆/機械電子/精密儀器等。同時關注1)內需主導且有望受益於逆周期調節政策的行業,包括食飲/美容護理/電力設備等;2)受益關稅反制措施的方向,包括稀土/種業。

科技主线:科技領域大國博弈預期增強,國產替代領域增長確定性更高,推薦半導體/軍工/國產算力。一方面,AI資本开支持續加碼。從已披露的科技龍頭財報看,2024年下半年AI相關投資將進一步提速,直接利好算力芯片、先進封裝、數據中心等AI基礎設施環節,年報與一季報業績具備較強支撐。另一方面,科技領域外部制裁不斷升級。2月《美國優先投資政策》繼續將半導體、人工智能等“關鍵技術”列爲監管核心,雖然半導體在4月對等關稅中暫被豁免,但特朗普已表示未來將對美國以外生產的半導體加徵關稅;日本也宣布對多項半導體關鍵設備與技術實施出口管制,涵蓋COMS集成電路、GAAFET、量子計算等前沿領域。外部壓力正加速國內科技體系的自主可控建設。近期國內發布全球最大規模二維半導體微處理器,進一步提振市場對國產化進程的信心。同時,2024年晶圓廠擴產的訂單持續兌現,也在推動行業景氣度的上行。軍工方面,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裝備採購和交付進入關鍵階段,2024年三季度在手訂單已小幅回升,2025年軍工訂單有望加速釋放並進入兌現周期。

全球經貿局勢趨於復雜,穩定現金流板塊的防御價值階段性凸顯。隨着特朗普政府“對等關稅”政策落地,關稅力度遠超市場預期,引發全球範圍的關稅反制浪潮。加拿大、中國等主要經濟體相繼出台反制措施,歐盟也在酝釀對策。世界貿易組織(WTO)警告稱,美國自今年初以來推行的關稅政策可能導致2025年全球商品貿易量萎縮約1%,較此前預測下調近4個百分點。與此同時,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秉持鷹派立場,強調要等到形勢明朗再考慮降息,進一步加劇市場對政策不確定性的擔憂。多類資產遭遇重估,局部出現恐慌性拋售。地緣衝突與貿易摩擦疊加,資產波動加劇,短期壓制市場風險偏好,資金加速流向防御類資產。在當前外部不確定性上升背景下,穩定現金流板塊兼顧收益和防御性,配置價值階段性凸顯,推薦:銀行/公用事業/運營商/高速公路等。


04

主題推薦:內需新消費/兩重兩新/自主可控/並購重組


1、內需新消費:新供給滿足和引領新需求,开闢高成長性消費新賽道

投資建議:內需有望成爲拉動經濟增長的主動力和穩定錨。“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已成爲2025年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的首要政府工作任務。在國內需求整體穩健復蘇的過程中,成長性新消費顯現高彈性,泡泡瑪特2024年營收突破百億,旗下4IP營收破10億元,且海外收入佔比大幅提升至38.9%。老鋪黃金2024年在國內黃金首飾消費量同比下降背景下實現逆勢增長。

方向一:受益新消費人群和悅己型消費新需求興起的國產個護美妝、古法金首飾、IP潮玩和寵物消費;

方向二:受益產品創新迭代和商業模式變革的功能飲料、調改商超等。

2、兩重兩新:財政發力引領全方位擴內需,投資與補貼共振拉動增長新動能

投資建議:2025年我國將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1.3萬億元,其中8000億元用於更大力度支持“兩重”項目,5000億元用於加力擴圍實施“兩新”政策。“兩重”建設要更好統籌“硬投資”與“軟建設”,“兩新”政策重在深入推進設備更新、消費品以舊換新、回收循環利用、標准提升四大行動。

方向一:受益科技創新、城鄉融合、區域協調發展、糧食和能源資源安全保障建設的基礎科學研究、農田水利、城市地下管網管廊等領域投資。

方向二:受益兩新補貼加力擴圍的電力能源裝備、汽車、家電和智能終端產品。

3、自主可控:充分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加快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看好先進半導體等關鍵產業鏈國產化

投資建議:《求是》雜志刊發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朝着建成科技強國的宏偉目標奮勇前進》,指出錨定2035年建成科技強國的战略目標,加強頂層設計和統籌謀劃,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在科技產業發展的資金支持方面,半導體大基金三期和成立在即的國家級萬億創投基金,有望引領我國战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布局,看好先進半導體設備和材料國產化。

方向一:受益先進半導體制造投資加碼的國產光刻、刻蝕產業鏈;

方向二:受益國產化水平提升的量檢測、半導體先進材料供應鏈。

4、並購重組:科技企業並購貸款政策優化,聚焦技術鏈、產業鏈、供應鏈的市場化重構,看好科技鏈主企業和受益行業格局優化的傳統行業龍頭。

投資建議:全國兩會經濟主題記者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鄭柵潔指出,完善並購重組、份額轉讓等政策,鼓勵發展並購基金等,暢通創業投資退出渠道,

更大力度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創業投資,實現技術鏈、產業鏈、供應鏈的市場化重構。金融監管總局提出开展適度放寬科技企業並購貸款政策的試點。

方向一:战略新興產業的優質國有資產重組。看好增強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科技自立自強背景下,半導體和信息技術、航天軍工、高端裝備、醫藥生物等战

略新興產業的優質資產重組。

方向二:能源資源和公共服務等領域的專業化整合。增強國家資源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提升重點行業和關鍵領域國資國企的核心競爭力。看好汽車、新老能源、礦產、主幹管網和物流港口等領域國有資產整合。

主題一:內需新消費---新供給滿足和引領新需求,开闢高成長性消費新賽道

事件:

12025316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並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爲大力提振消費,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以增收減負提升消費能力,以高質量供給創造有效需求,以優化消費環境增強消費意愿,針對性解決制約消費的突出矛盾問題。

方案提出,支持新型消費加快發展。深入實施數字消費提升行動,大力培育品質電商。开展“人工智能+”行動,促進“人工智能+消費”,加速推動自動駕駛、智能穿戴、超高清視頻、腦機接口、機器人、增材制造等新技術新產品开發與應用推廣,开闢高成長性消費新賽道。开展健康消費專項行動。加快完善低空經濟監管體系,有序發展低空旅遊、航空運動、消費級無人機等低空消費。不斷豐富郵輪航线和旅遊產品,推進遊艇登記注冊和報備便利化。(新華網)

22025326日,泡泡瑪特國際集團發布2024全年財報。

財報顯示,2024年泡泡瑪特實現營收130.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06.9%,這是集團首次突破百億收入;經調整淨利潤34.0億元,同比增長185.9%。其中中國內地營收79.7億元,同比增長52.3%;海外及港澳台業務營收50.7億元,同比增長375.2%,收入佔比達38.9%。(泡泡瑪特)

32025331日,老鋪黃金發布2024年全年業績。

銷售業績約98億元。報告期內,老鋪黃金實現營收約85.1億元,同比增長約167.5%;淨利潤約14.7億元,同比增長約254%;公司毛利率基本穩定在約41.2%。(老鋪黃金)

泡泡瑪特和老鋪黃金成爲我國結構性消費機遇的典型代表。IP孵化與運營始終是推動泡泡瑪特不斷發展的核心驅動力。2024年,泡泡瑪特旗下4IP營收破10億元,13IP營收破億元。THE MONSTERS收入首次突破30億元,CRYBABY成爲最快進入10億俱樂部的IP2024年,泡泡瑪特品類創新再度實現突破,毛絨成爲年度爆品,收入實現1289%的爆發式增長,手辦收入佔比降至53.2%,積木產品首次上市便迅速售罄,以IP爲核心的商業生態系統逐漸成熟。在2024年中國黃金首飾消費量同比下降24.69%背景下,老鋪黃金逆勢增長。在財報中,公司將增長歸因於品牌影響力持續擴大,產品的持續優化、推新及迭代,以及門店的新增、優化及擴容。

二次元產業從IP內容拉動轉向內容+周邊產品雙向拉動。據艾瑞咨詢和前瞻產業研究數據,2024年我國二次元產業規模將突破2700億元,2029年有望突破5900億元;2016-2023年,周邊產品市場規模復合增速達53%,顯著高於內容市場,佔二次元產業規模的比例從28%提升至46%IP內容+周邊產品雙向拉動我國二次元產業高增長,寵物經濟市場規模超3千億元。據艾瑞咨詢和前瞻產業研究數據,2024年我國二次元產業規模將突破2700億元,2029年有望突破5900億元;2024年我國城鎮(犬貓)消費市場規模達3002億元,同比增長7.5%00後消費群體佔比大幅提升。

主題二:兩重兩新---財政發力引領全方位擴內需,投資與補貼共振拉動增長新動能

事件:

1、2025年3月16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方案指出,加大消費品以舊換新支持力度。用好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支持地方加力擴圍實施消費品以舊換新,推動汽車、家電、家裝等大宗耐用消費品綠色化、智能化升級,支持換購合格安全的電動自行車,實施手機、平板、智能手表(手環)3類數碼產品購新補貼。推動二手商品流通試點建設,培育多元化二手商品流通主體,創新二手商品流通方式。(新華網)

2、2025年3月13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受權發布《關於202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報告指出:

加力推進“兩重”建設。進一步完善自上而下的工作機制,加強“兩重”建設項目儲備,更好統籌“硬投資”與“軟建設”。安排超長期特別國債8000億元支持“兩重”建設,進一步優化具體投向並提高項目支持比例。

加力擴圍實施“兩新”政策。安排超長期特別國債5000億元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統籌投資、財政、金融等綜合性政策,深入推進設備更新、消費品以舊換新、回收循環利用、標准提升四大行動。(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2024年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支持“兩重”建設取得積極進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落地見效。“硬投資”方面,嚴格做好項目篩選,2024年安排7000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支持1465個重大項目建設,項目基本全部开工、全年完成投資超過1.2萬億元。“軟建設”方面,堅持項目建設和配套改革相結合,扎實推進規劃編制、政策制定和體制機制改革創新,不斷完善投入機制、提高投入效率。2024年,“兩新”政策帶動全國設備工器具購置投資增長15.7%,高於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增速12.5個百分點;限額以上單位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家具類商品零售額分別增長12.3%、3.6%,帶動大宗耐用消費品銷售額超過1.3萬億元;消費品以舊換新活動中,新能源汽車銷量佔比超過60%,一級能效家電銷售額佔比超過90%。

主題三:自主可控---充分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加快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看好先進半導體等關鍵產業鏈國產化

事件:

1、2025年4月1日出版的2025年第7期《求是》雜志刊發了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朝着建成科技強國的宏偉目標奮勇前進》。文章深刻總結了新時代我國科技事業發展的歷史性成就和重要經驗,精闢論述了科技創新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偉大進程中的重要作用,系統闡明了新形勢下加快建設科技強國的基本內涵和主要任務,從五個方面對建設科技強國的重點任務作出系統部署,爲做好新時代科技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新華網)

2、2025年3月26日,SEMICON China 2025(上海國際半導體展覽會)在上海开幕,國產半導體設備公司新凱來首次參會。

新凱來通過照片和模型的方式展示了其多款即將發布的產品,包括薄膜產品PVD(普陀山)、CVD(長白山)、ALD(阿裏山);擴散裝備RTP(三清山)、EPI(峨眉山);刻蝕產品ETCH(武夷山);光學檢測產品岳麓山BFI、丹霞山DFI、蓬萊山PC、莫幹山MBI;光學量測產品天門山IBO、天門山DBO;PX量測產品沂蒙山AFM、赤壁山-XP XPS、赤壁山-XD XRD、赤壁山-XF XRF;功率檢測產品RATE-CP、RATE-KGD、RATE-FT。

據天眼查,新凱來工業機器成立於2022年,注冊資本超過10億元人民幣。而新凱來技術成立於2021年,企業注冊資本達15億元人民幣,其大股東是深圳市深芯恆科技投資有限公司(控股100%),而深芯恆科技的大股東是深圳市重大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控股100%),重大產業投資集團的大股東則是深圳國資委。(芯榜、新凱來)

3、2025年3月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鄭柵潔在全國兩會經濟主題記者會上透露,我們將設立國家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目的就是做優做強做大創新型企業。國家創業投資引導基金主要引導金融資本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將帶動地方資金、社會資本近1萬億元,基金存續期達20年,將聚焦人工智能、量子科技、氫能儲能等前沿領域,通過市場化方式投資種子期、初創期企業,適當兼顧早中期中小微企業,支撐原創性、顛覆性技術創新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培育發展战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央視新聞)

半導體產業具有典型的全球化分工特徵,但在全球科技摩擦持續升溫的背景下亟需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我國半導體產業起步較晚,但在多數領域已經構建起較爲完善的產業體系,如在芯片設計和封裝測試環節已經形成較大的市場規模。但在半導體關鍵設備和基礎材料領域,整體自主化水平仍低。從全球晶圓制造的地區分布看,我國大陸地區晶圓廠整體佔據16%的市場份額,但主要產能在10nm以上制程,先進制程的產能規模顯著不足。

AI需求催化下全球半導體市場迎來結構性復蘇。據世界集成電路協會(WICA)報告,2024年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達6351億美元,同比增長19.8%,2025年預計增至7189億美元,同比增長13.2%。生成式AI推動算力需求激增,AI服務器、AIPC、AI手機等終端產品加速滲透,帶動高性能芯片需求;物聯網、智能汽車、高性能計算(HPC)等技術革新拓寬了半導體應用邊界;各國政府加大對半導體產業的補貼和研發投入,如中國“大基金三期”向設備領域注入1640億元資金,加速“卡脖子”環節突破。美國、歐洲及亞太地區受益於技術領先和需求回暖,而中國大陸市場因前期囤貨和出口管制影響,2025年晶圓制造設備銷售額預計同比下滑6%至380億美元,但仍保持全球最大市場地位。 

主題四:並購重組---科技企業並購貸款政策優化,聚焦技術鏈、產業鏈、供應鏈的市場化重構,看好科技鏈主企業和受益行業格局優化的傳統行業龍頭

事件:

1、2025年3月29日,國務院國資委相關負責人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表示,下一步將對整車央企進行战略性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國務院國資委表示,战略性重組的目標是集中央企的研發制造和市場等優勢資源,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擁有自主核心技術,引領智能網聯變革的世界一流汽車集團。此外,還將鼓勵央企加大其他合作。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苟坪表示,鼓勵支持汽車央企與其他企業深化各種形式的合作,加快提升核心競爭力、市場佔有率。統籌推動汽車央企融入全球創新網絡,准確把握海外市場需求,有序开展海外布局。同時,國務院國資委還啓動實施了央企產業煥新,新能源汽車布局發展行動方案,以整車產品爲突破口和核心載體,發力布局動力電池、汽車芯片、智能駕駛體系等。(央視新聞)

2、2025年3月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鄭柵潔在全國兩會經濟主題記者會上指出,完善並購重組、份額轉讓等政策,鼓勵發展並購基金。

持續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力度。剛才也講到,我們將組建國家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帶動地方資金、社會資本近1萬億元,就是要聚焦硬科技、堅持長周期、提高容錯率,通過市場化方式投向科技型企業;同時,完善並購重組、份額轉讓等政策,鼓勵發展並購基金等,暢通創業投資退出渠道,更大力度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創業投資,實現技術鏈、產業鏈、供應鏈的市場化重構。(新華網)

3、2025年3月5日,金融監管總局就做好科技企業並購貸款試點工作答記者問。提出开展適度放寬科技企業並購貸款政策的試點。對於“控股型”並購,試點將貸款佔企業並購交易額“不應高於60%”放寬至“不應高於80%”,貸款期限“一般不超過七年”放寬至“一般不超過十年”。(證券時報)

並購重組有望催化主業經營困難公司發展第二主業。IPO審核趨嚴背景下並購重組有望成爲資本市場優化資源配置的主要方式,一系列政策舉措催化下10月以來公告實施重大重組的公司家數顯著提升;部分主業經營困難的公司通過並購發展符合產業導向的第二主業有望降低退市風險。 “並購六條”明確支持圍繞產業轉型升級、尋求第二增長曲线等需求开展符合商業邏輯的跨行業並購;支持收購有助於補鏈強鏈、提升關鍵技術水平的優質未盈利資產。跨界並購、收購未盈利資產的監管寬容度提升,並購重組有望推動資本市場行業結構升級和估值中樞擡升。


05

風險提示


海外經濟衰退超預期。美國就業與經濟數據出現波動信號,美國經濟“硬着陸”預期擡升或對全球風險資產帶來擾動。

全球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大國博弈目前進入到深水區,部分地區地緣衝突演化方向與烈度難以准確判斷,突發事件或對市場造成衝擊。

注:本文來自國泰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發布的《穩住陣腳,但勿掉以輕心|國泰海通策略周報20250406》,報告分析師:方奕、郭胤含、郭佼佼、蘇徽



標題:國泰海通:不要低估關稅攻防的長期性與復雜性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209338.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