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還沒亮透,窗外的寒氣直往玻璃上撲。我輕手輕腳摸進廚房,竈台上的砂鍋已經咕嘟咕嘟冒着熱氣,金燦燦的小米粥飄着紅棗和山藥的香味。突然,臥室門"吱呀"一響,小女兒揉着眼睛探出頭:"媽媽,今天早餐有雞蛋羹嗎?"我笑着掀开蒸鍋蓋子,兩碗嫩得晃動的蝦仁蛋羹正冒着熱氣。這樣的清晨,在我家已經成了習慣——早起半小時,就能讓全家人喫上熱乎乎的早餐,連最怕冷的大兒子都愿意鑽出被窩了。

說到早餐,總有人覺得麻煩。其實看看我家這七天的早餐就知道,只要提前備好食材,早上根本不用手忙腳亂。比如周一那道豆沙包配小米粥,前一天晚上把包子凍進冰箱,山藥切丁分裝保鮮盒。第二天五點半起牀,先开砂鍋煮粥,包子直接上蒸鍋,順手焯個西蘭花胡蘿卜,最後煎雞蛋時還能哼着歌看朝霞。二十分鐘後,餐桌上紅的番茄、綠的蔬菜、黃的蛋羹整整齊齊碼着,連挑食的老公都忍不住拍照發朋友圈。

要說最受孩子們歡迎的,還得數周三的牛奶套餐。那天我特意試了個新花樣:把西藍花焯水後墊底,碼上煮雞蛋切片和巴旦木仁,撒點現磨黑胡椒。沒想到平時看見綠色就躲的小女兒,居然主動夾了兩筷子,邊喫邊嘟囔:"這個像小樹林裏藏的寶藏!"冷凍室裏常備的白菜豬肉包子也立了大功,解凍後蒸十分鐘就蓬松暄軟,咬开還冒着熱氣。最妙的是剩的紅薯小米粥,加熱後稠稠的裹着勺子,喝完整個人從胃暖到指尖。

展开全文

要說省時省力的法寶,周五的鹹奶茶絕對排得上號。磚茶在开水裏咕嘟五分鐘,濾掉茶渣倒進鮮奶,撒點鹽攪一攪就搞定。第一次做時我還擔心孩子們喝不慣,結果大兒子捧着馬克杯直咂嘴:"比學校小賣部的奶茶夠味兒!"配着空氣炸鍋十分鐘就好的羊肩排,外皮焦香內裏多汁,連帶着白灼菜心都變得搶手。最驚喜的是南瓜豆沙面包,用蒸熟的南瓜泥和面,烤出來金燦燦的像捧着個小太陽,豆沙餡只薄薄抹一層,甜得恰到好處。

周末的早餐最需要點新意。周六試了迷你三明治,把最後一片面包切四塊,夾芝士片和肉松,烤得邊角焦脆。多爸的土豆絲卷餅更是神來之筆——頭天晚上切好的土豆絲泡在水裏,早上熱油一炒,裹進全麥餅裏,咬下去"咔嚓"一聲,脆生的胡蘿卜絲混着青椒香,比外賣的卷餅還帶勁。周日的八寶粥是電飯煲的功勞,睡前把雜糧預約上,起牀就能聞到混合着桂圓香的甜糯氣息。蛋煎饅頭片裹着金黃的蛋液,小女兒非要抹番茄醬再鋪肉松,說是"給饅頭穿花裙子"。

這七天的早餐試下來,發現三個訣竅特別管用:一是冷凍室常備包子、餃子這些半成品;二是善用預約功能,電飯煲煮粥、豆漿機打米糊都能省大事;三是涼拌菜提前焯水放保鮮盒,早上淋個醬汁就能上桌。現在連鄰居都好奇,怎么我家廚房每天早上叮叮當當像變魔術,其實哪有什么魔法,不過是愿意花半小時,把愛意都燉進一粥一飯裏。

記得有次降溫,我給孩子們做了酒釀紅薯圓子。蒸熟的紅薯泥搓成小丸子,在紅糖水裏滾得圓溜溜,撒把枸杞像紅寶石落在琥珀裏。那天校車來得早,大兒子捧着保溫杯出門,晚上回來杯子底還粘着兩顆丸子,他不好意思地說:"舍不得喝完,課間抿一口都是暖的。"你看,早餐哪裏只是填飽肚子,分明是揣着媽媽牌暖寶寶出門呀。

現在每天早上五點半,鬧鐘一響我就條件反射往廚房鑽。聽着砂鍋冒泡聲、聞着面包香氣、看着晨光爬滿料理台,突然就懂了那句話:叫醒人的不是鬧鐘,而是熱氣騰騰的生活。



標題:七款家常早餐大揭祕!早起半小時變魔法,暖心早餐讓全家元氣滿滿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209183.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