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2025年財政預算以及前2月執行情況?
3月11日,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批准《關於2024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25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下稱預算報告)。2025年財政一、二本账收入增速目標較低,反映國內外環境變化帶來的壓力,支出則保持較高強度,財政逆周期調節加碼。我們測算今年的廣義財政赤字約爲11.4萬億,對應約8.0%的廣義赤字率,分別爲歷史上最高以及第二高水平。今年1-2月財政支出進度快於收入,財政前置發力特徵明顯,財政對民生保障以及科技創新的支持力度較大,有望推動年初經濟溫和回升。
▍財政一、二本账收支目標。
第一本账:2025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和支出的預算增速分別爲0.1%和4.4%,前者反映“國內外環境變化帶來的影響將持續向財政傳導,2025年財政收支矛盾仍然突出”等壓力,後者則是加強財政逆周期調節作用的體現。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中民生和科技領域佔比提升。根據財政預算報告,2025年民生領域支出佔比爲37.1%,較去年有所提升,此外,科技支出佔比也上升至4.2%的歷史最高水平,體現國家對於民生保障以及科技創新的重視。
第二本账:2025年全國政府性基金收入預算增速爲0.7%,延續過去兩年的低增長預期,支出預算增速則提高至23.1%,體現財政第二本账積極發力。
▍2025年廣義財政赤字約爲11.4萬億,對應約8.0%的廣義赤字率。
根據財政預算報告中4%的赤字率對應5.66萬億赤字規模,我們計算出其隱含的2025年名義GDP爲141.5萬億,名義GDP增速約爲4.9%。我們計算得到2025年的廣義赤字規模約爲11.4萬億(未納入用於補充國有大行資本金的特別國債以及2萬億的隱債置換額度),對應約8.0%的廣義赤字率,其中廣義赤字規模爲歷史最高水平,廣義赤字率也僅次於2020年。
▍今年1-2月財政收支情況:
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下降,主要源於稅收收入同比負增。由於今年春節早於去年,在春節錯位下企業停工較早伴隨着員工年終獎發放較早,一定程度上造成企業所得稅同比負增長以及個人所得稅同比高增。此外,企業所得稅收入下滑或反映企業經營仍面臨一定壓力。
二、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同比增長3.4%,年初政府債加快發行下財政支出進度快於收入進度,財政前置發力特徵明顯。從結構上來看,科技(10.6%)、教育(7.7%)、社會保障與就業(6.7%)等方向开年支出較快,反映出財政支出對民生領域以及科技創新的支持力度較大,考慮到這些方向在2025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中的佔比有所提升,預計年內財政支出或將繼續向民生及科技領域傾斜。
▍結論:
2025年財政一、二本账收入增速目標較低,反映國內外環境變化帶來的壓力,支出則保持較高強度,財政逆周期調節加碼。我們測算今年的廣義財政赤字約爲11.4萬億,對應約8.0%的廣義赤字率,分別爲歷史上最高以及第二高水平。今年1-2月財政支出進度快於收入,財政前置發力特徵明顯,財政對民生保障以及科技創新的支持力度較大,有望推動年初經濟溫和回升。
▍風險因素:
國內政策力度超預期變化;經濟復蘇不及預期;海外主要經濟體衰退風險;地緣政治衝突進一步加劇。
注:本文節選自中信證券研究部已於當日發布的《晨會》;明明 彭陽 章立聰 周成華
標題:如何看待2025年財政預算以及前2月執行情況?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205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