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飲料不甜,卻比冰激凌更能升血糖!你可能天天喝
無論是三五好友聚餐,還是一個人晚上喫夜宵。
“撲哧”——隨着易拉罐打开,金黃色液體沿着杯壁流下,綿密的泡沫逐漸上升。
(動圖來自soogif)
暢飲一口,不禁讓人覺得沁人心脾,清爽無比。
啤酒,是不少成年人晚酌的必備。
很多人知道酒不是一種健康的飲品,酒喝多了不僅會“上頭”,還會傷肝。
不過很少有人會把喝着苦苦的啤酒和升血糖聯系到一起。
(動圖來自soogif)
甚至還有傳言稱,喝酒可以幫助降血糖......
那么,真相到底是怎么樣的呢?
啤酒
升糖不手軟
啤酒喝着不甜,酒精含量在各種酒中也算低,夜宵攤上很多人甚至把它當水喝。
但你知道嗎, 啤酒的升血糖能力竟然比很多甜飲料、甜品還強!
(動圖來自soogif)
我們先來看看啤酒的血糖生成指數 (GI)。
*食物升高餐後血糖的程度,通常用來GI衡量,食物的GI越低,其升高餐後血糖的程度越小,更有利於維持血糖的穩定。
在中國食物成分表 (標准版)中, 啤酒 (澳大利亞產)的GI爲66,而冰淇淋的GI爲61[1]。
而不同的啤酒種類,GI值也有所不同。
全球常喝的啤酒中, 皮爾森啤酒 (酒精濃度4.4%)GI值高達89,而拉格啤酒 (酒精濃度4.5%)的GI值更是直衝119[2]! 這可比白米飯、白饅頭、甚至綿白糖的升糖能力還強......
我們可以直觀感受下,啤酒與一些大衆比較熟悉的“升糖能手”的GI值,比如含糖飲料,精致米面等[1-2]。
可以看出, 啤酒無愧於“液體面包”的稱號,它的升血糖能力比常見的含糖飲料強,堪比很多精制的主食,有些啤酒甚至還超過了“糖”。
啤酒不甜
爲什么影響血糖
很多人可能疑惑,啤酒明明一點都不甜,爲什么比很多甜食對血糖的影響還大呢?
其實,道理很簡單。
(圖片來自pexels)
啤酒是用麥芽發酵而成,啤酒裏面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麥芽糖。
而麥芽糖的升血糖能力可是和葡萄糖一個等級,很多啤酒瓶身標籤上會標“11°、10°、9°、8°”,這並非酒精度數,而是麥芽汁的濃度。
盡管一瓶啤酒本身所含的碳水化合物並不高,每100毫升只有4克左右。
但是啤酒和糖水一樣,作爲一種液體,消化吸收率很高,熱量還不低,有的人還一喝就是一扎,對血糖的衝擊自然就很大!
所以,啤酒妥妥地可以歸爲中高血糖指數食物!
(圖片來自pexels)
那么,有人可能會問,那就不喝啤酒,喝別的酒, 聽說白酒還能降血糖呢,這是真的嗎?
直接上答案,靠酒來降血糖,是絕對不可取的!
白酒屬於蒸餾酒,裏面幾乎沒有糖分,但酒精含量很高。
酒精確實不會升高你的血糖,甚至喝多了還會“降”血糖。可別誤會了,這裏的“降血糖”指的是會引起低血糖,而低血糖可是有致命的風險,尤其是對糖尿病患者而言。
這是因爲, 酒精會刺激胰腺分泌胰島素,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增加胰島素敏感性,從而增加低血糖風險[3]。
更何況,世界衛生組織判定 酒精是一類致癌物(明確致癌),會增加多種癌症的發病風險,包括口腔癌、食道癌、結直腸癌、肝癌、乳腺癌等等[4]......
所以,指望喝酒降血糖,實在是有些“撿了芝麻,丟了西瓜”了。
喝酒不僅升血糖
還胖肚子
暢飲一扎啤酒,不僅血糖會坐上“過山車”。
對於普通人來說,血糖波動大,還容易產生飢餓感,進而“喫得多”。此外, 血糖濃度高時,身體會將多余的糖分轉化爲脂肪儲存起來,而每克乙醇 (酒精)含7千卡的能量,比每克的碳水化合物或每克蛋白質含的4千卡熱量還要高,不知不覺就長胖了。
更重要的是, 喝酒長的肉,更容易讓人胖肚子!
研究發現,酒精與腹部肥胖的關系比一般的肥胖更大[5]。也就是說, 喝酒的人,脂肪更容易優先囤積在腹部,形成腹型肥胖,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胖肚子(肚子大,但四肢粗細正常或偏細)。
可不要小瞧胖肚子!
腹型肥胖意味着內髒脂肪增加,而內髒脂肪對健康的負面影響更大(與下半身脂肪或者皮下脂肪相比),它會增加各種疾病的發病風險,比如心髒病、2型糖尿病、脂肪肝等等[6]。
(動圖來自soogif)
勸你這樣喝酒
無論什么酒,都會從方方面面地影響你的健康。
能不喝,最好不喝,但是這確實很難。
酒文化深入人心,在很多場合,“喝一杯”是在所難免的。不過,我們可以放在心上的是,酒本就應該是偶爾飲用的飲品,偶爾喝一杯,喝的時候別過量,問題不大。
(圖片來自pexels)
女性一天飲酒的酒精量不超過15克,男性一天不超過25克(15克酒精相當於350毫升啤酒、150毫升葡萄酒或45毫升白酒) [7]。
此外,在喝酒前不要空腹,喫點飯菜可以延緩酒精的吸收,可以喫些高蛋白的食物,比如雞鴨魚肉,可以延緩胃排空。
喝酒的時候記得喝點水或者蔬菜汁,有助於促進酒精代謝,喝水也可以減輕酒精脫水帶來的不適。
最後,可能很多人不愛聽,但是還是要說——
喝酒沒有安全劑量,能不喝就不喝,尤其不要酗酒。
參考文獻
1.楊月欣.中國食物成分表(標准版)[M].第6版.
2.International tables of glycemic index and glycemic load values 2021: a systematic review
3.吳秋霞,蔣蘭蘭,沈贇,等. 胰島素治療的2型糖尿病患者適量飲酒後的血糖波動及其影響因素[J]. 中華內分泌代 謝雜志, 2014, 30(07):569-572.
4.Rumgay, Harriet, et al. "Global burden of cancer in 2020 attributable to alcohol consumption: a population-based study." The Lancet Oncology 22.8 (2021): 1071-1080.
5.Yuzbashian E, Asghari G, Aghayan M, et al. Dietary glycemic index and dietary glycemic load is associated with apelin gene expression in visceral and subcutaneous adipose tissues of adults. Nutr Metab (Lond). 2019
6.Ibrahim MM.Subcutaneous and visceral adipose tissue: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differences. Obes Rev. 2010;11(1):11-18.
7.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
*健康科普之健康飲食*
來源:騰訊醫典
標題:這種飲料不甜,卻比冰激凌更能升血糖!你可能天天喝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205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