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喝粥或與死亡率有關,粥是最差主食?這2種粥要少喝!
老李最近喫的東西是越來越少,加上牙齒也掉了很多,很多肉都喫不了,加上胃病騷擾,食欲也是越來越低。
這兩天因爲胃痛又开始跑藥店,疼痛雖然止住了,這胃病還是反反復復,整個人蔫蔫的,食欲也不佳。偶然上網看到有文章說喝粥可以養胃,想起之前喝粥確實胃也舒服很多,於是他便开始每天用粥代替主食。
這三個月來,粥是天天喫了,但胃病好像也沒好轉,還有點惡化了,連帶整個人都瘦了一圈,結果一復診,醫生直接讓住院觀察,還直言:粥不能亂喝!
他也困惑“可是粥不是養胃嗎?怎么還越喝越病了?”
一、這些喝粥誤區,正在摧毀老年人的身體!
很多中老年人喜歡早餐喝一碗粥,覺得喝粥對胃好,事實上,臨牀65歲及以上因飲食誤區發病的慢性胃炎患者中,42%有過長期單一喝粥的習慣。長期喝錯粥可能更傷身。
誤區一:白粥萬能論
白粥雖然健康,但也沒有想象的的這么好。要知道白粥就只有水和澱粉兩種主要成分,營養成分單一,長期攝入,雖然消化速度是快了,但營養補充跟不上,加上澱粉屬於高升糖食物,也不利於血糖水平穩定。
誤區二:越喝越養胃
喝粥其實並不一定養胃,尤其是本身就有腸胃疾病的人,比如消化性潰瘍患者和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胃酸容易分泌過多情況下,還長期喝粥,會進一步增加胃酸分泌,加重病情發展。
誤區三:疾病康復多喝粥
疾病康復期的患者雖然建議多喫流食,但這裏不特指喝粥,而且這個階段的病人需要更多的營養助力身體恢復,可以把肉、蛋、水果等食品碾成泥,豐富膳食配比。
二、哈佛研究:喝粥或能降低死亡率?
既然喝粥沒有這么好,爲什么網上又說喝粥可以降低死亡率,喝粥的人更容易長壽?
其實這個說法來源於哈佛大學的一項長期研究,研究員花費14年時間跟蹤調查,對10萬人日常飲食習慣進行統計分析,發現每天喫28克粥可以降低9%的心血管疾病風險,以及5%的總死亡率,但這裏說的粥不是日常常見的白粥,而是雜糧粥。
雜糧粥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B族、礦物質等,而且全谷物的膳食纖維有助於降低膽固醇、調節血糖,維生素和礦物質則對心血管健康有益。
但是白粥主要由精制大米制成,營養成分單一,升糖指數高,長期飲用可能增加血糖波動和營養不良風險。
三、這2種差勁的喝法,不但傷胃還致癌
另外怎么喝粥也有講究,如果你也習慣以下2種喝法,還不如不喝。
1、太燙的粥
很多人習慣粥一煮好就立刻开喫,特別是冬天,覺得喫點這樣的熱食更舒服,但長期這樣喝粥非常傷胃食道,要知道人的口腔喝食道粘膜非常嬌嫩,經常喫溫度太高的食物會引起粘膜反復充血,甚至發炎,增加疾病甚至癌化風險,國際上已經把超過65℃的食物列入致癌物,所以日常最好等粥放涼一點再喫。
2、鹹菜配白粥
有的人習慣白粥配鹹菜,有滋有味,更好入口。實際上白粥本身就沒什么營養,又容易升糖,而鹹菜本身含鹽量就高,加上鹹菜制作過程很容易產生亞硝酸鹽,被人體長期攝入可能會轉化爲亞硝胺等致癌物,增加胃腸癌風險,也不建議經常這樣搭配喫粥。
四、喝大米粥會升血糖,喝小米粥會嗎?
雖然血糖不好的人不建議喝粥,但也不是什么粥都不適合,材料選對,喝粥也可以控糖。
《Frontiers in Nutrition》期刊就曾發表過這樣一篇研究,研究員在對80篇相關研究進行總結發現,小米是很好的控糖食品,可以幫助降低降低胰島素指數和胰島素抵抗,經常喫小米還有利於預防2型糖尿病。
研究者認爲小米屬於抗性澱粉,纖維含量高,對於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患者可以適當喫。
而且每天都喝小米粥,對身體的好處也不少,首先是小米中含有一定的硒,可以提高人體抗氧化力,有利於保護並增加免疫細胞活性,增強人體免疫功能;其次小米中還含有一定的類胡蘿卜素,可以保護眼睛;另外小米中的鉀和鎂等微量元素可以幫助人體控制血壓水平,預防心血管疾病風險。
所以小米粥相比於大米白粥更適合日常攝入,但小米也是主食,日常攝入也要注意適量。
飲食健康對身體的影響也很關鍵,平時攝入也要多上心,像粥類飲食最好多以粗糧配比,同時也要注意飲食多樣性,不可長期單一形式攝入。
參考資料:
[1]《很多病是“補”出來的!這些是“僞養生”,不要再做了!》.健康時報.2024-10-22.
[2]《你以爲很養胃,其實是在傷胃!真正的養胃方法請收好》 .人民日報.2025-01-09.
[3]《每天1碗小米粥,身體會有什么變化?小米粥油真的堪比“參湯”?》.科普中國.2023-10-30.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標題:哈佛大學:喝粥或與死亡率有關,粥是最差主食?這2種粥要少喝!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200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