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遇與挑战並存 古藺茅溪酒業園區敢問路在何方?
初 旭
四川古藺茅溪酒業園區,坐落在風光旖旎的赤水河左岸茅溪鎮境內,與享有盛譽的茅台酒鎮隔河相望,《中國醬酒文明史》作者初旭暫且將其定位爲 “雙茅” 醬酒產區。茅台鎮產區位於貴州省仁懷市,地處赤水河谷地帶,是中國醬酒的核心產區。擁有悠久的釀酒歷史,其釀造工藝傳承千年,歷經歲月的沉澱與磨礪,愈發精湛。茅台酒作爲茅台鎮的傑出代表,以其醬香突出、幽雅細膩、酒體醇厚、回味悠長的特點,多次在國際舞台上大放異彩,成爲中國白酒的一張名片。茅溪鎮產區同樣位於赤水河畔,雖不如茅台鎮那般聲名遠揚,但在醬酒的發展歷程中也有着舉足輕重的歷史地位。
這裏擁有與茅台鎮相似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同樣具備釀造優質醬酒的先天優勢,也是赤水河流經的重要區域,孕育了以郎酒等爲代表的優質醬酒企業。“雙茅”產區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自然環境以及精湛的釀造工藝,共同書寫着醬酒的傳奇篇章,成爲世界醬酒資源地的璀璨明珠。
川黔兩大醬酒產區以其得天獨厚的釀酒自然條件,成爲衆多酒企爭相入駐的寶地。近年來,在政策支持、資本湧入和市場需求的三重推動下,園區發展迅速,已然成爲醬酒產業的重要增長極。展望未來,古藺茅溪酒業園區有望在產業規模、品牌建設、創新發展等方面實現更大突破,爲中國醬酒產業貢獻重要力量。
發展現狀
(一)產業規模
目前,古藺茅溪酒業園區建成投產以來,已先後吸引衆多知名酒企入駐,如郎酒、國醴、蜀台醬酒業等。多個醬酒項目已投入生產,已投產產能規模合計達1.5萬噸。已籤約項目金額達397億元,規劃產能超10萬噸。其中,郎酒天富生態釀酒區一期項目於2023年10月建成投產,新增優質醬酒1萬噸,全面建成後可實現年產優質醬酒3萬噸、制曲6萬噸。此外,國醴九壩項目一期2000余窖池已完成建設,建成後將形成3萬噸/年的醬香型原酒釀造能力和6萬噸/年的制曲能力,以及5萬噸的陶壇庫儲存能力。
(二)產業配套
園區在規劃建設中,注重產業配套設施的完善。已構建“五級三類”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形成以战略研究爲指導,國土空間規劃爲基礎,城市設計爲指引,各專項規劃爲支撐的“1+4+9”規劃核心體系。配套規劃了茅溪醬酒文化創智城和廟林天空酒旅小鎮,包含高端酒店、特色街區、會議會展、旅遊服務、文化展示、白酒生產品鑑、數字消費等功能,致力於打造康養、休闲、度假,酒旅、商旅、文旅融合的園區產業布局。
(三)政策支持
古藺縣政府高度重視茅溪酒業園區的發展,成立專班爲每個項目落地提供保障,爲企業提供一對一服務,創造便捷高效的營商環境。四川省將“濃醬雙優”納入川酒“十四五”規劃,瀘州規劃“赤水河谷醬香型白酒產業帶”,這些政策利好爲園區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未來發展機遇
(一)市場需求增長
隨着消費者對高品質白酒需求的提升,醬酒市場持續擴容。相關數據顯示,過去幾年醬酒市場銷售額保持較高增長率,預計未來仍將保持穩定增長態勢。茅溪酒業園區憑借優質的醬酒產品,有望在市場中佔據更大份額。
(二)產區優勢凸顯
茅溪與茅台鎮相鄰,擁有相似的自然環境和微生物群落,是釀造優質醬酒的黃金地帶。產區優勢使得茅溪醬酒在品質上具備競爭力。特別是園區規劃設計及環境保護方面,更具優勢,有利於打造產區品牌,提升市場知名度和美譽度。
(三)產業升級與創新
當前,白酒產業正朝着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發展。茅溪酒業園區積極引入先進技術,以數字化賦能傳統釀造,打造智慧園區,實現生產環節精准把控和高效管理。通過科技手段實現清潔生產,廢水還田,還林,打造低碳分布式的智慧能源系統,順應產業升級趨勢,提升園區可持續發展能力。
未來發展挑战
(一)市場競爭加劇
醬酒市場的火熱吸引衆多企業入局,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不僅有傳統醬酒產區的競爭,新興產區也在不斷崛起,茅溪酒業園區需在衆多競爭對手中,找准自己的定位,突出重圍,面臨較大壓力。如利用周邊石寶、丹桂等鄉鎮的山水田園資源,配套相關產業,形成古藺東部酒業園區,這樣既減輕了茅溪的就業和用地壓力,也帶動了周邊鄉鎮的發展。
(二)品質把控與品牌建設
隨着市場對醬酒品質要求的提高,如何保證產品品質的穩定性和一致性是園區酒企面臨的重要挑战。同時,品牌建設是長期而艱巨的任務,茅溪醬酒品牌在全國範圍內的知名度與傳統名酒品牌相比仍有差距,需要加大品牌培育和推廣力度。該園區,除了郎酒有一定知名度和美譽度之外,我們的國醴、蜀台醬還有待努力。最好能在當地扶持5到10個地方品牌,做到綠葉襯紅花,共同助推赤水河左岸自己的醬酒領袖,使得茅溪酒業園區的醬酒地位無人撼動。
(三)人才短缺
白酒產業的發展需要大量專業人才,包括釀酒技術人才、市場營銷人才、管理人才等。目前,茅溪酒業園區在人才吸引和培養方面面臨一定困難,人才短缺可能制約園區的發展速度和質量。面對人工智能時代,白酒品牌傳播更需要結合現代科技手段和消費者習慣,制定精准、有效的傳播策略。只有這樣,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贏得消費者的認可和喜愛。
未來發展策略
(一)強化產業集群建設
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吸引更多優質酒企和相關配套企業入駐園區,完善產業鏈條。從目前的情況來分析,整個園區的產業鏈條也較爲單一,還需要在物流運輸、電子商務、瓶裝制造、品牌設計、品牌推廣、法律咨詢及白酒檢測等方面加大招商引資力度。
同時,我們還要鼓勵企業之間开展合作,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提高產業集群的整體競爭力。加強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優化園區交通、水電、通信等配套設施,爲企業發展提供良好的硬件條件。
(二)提升品質與品牌
建立嚴格的質量標准體系,加強對原材料採購、生產工藝、產品檢測等環節的監管,確保產品品質。推動企業加強技術創新,提升釀造工藝水平,打造具有茅溪特色的優質醬酒產品。整合產區品牌資源,統一規劃品牌宣傳推廣,提升茅溪醬酒產區品牌知名度。鼓勵企業加強自身品牌建設,挖掘地方文化和赤水河文化,利用各類媒體資源,通過舉辦各類文化活動、參加酒展等方式,提高品牌曝光度和美譽度。讓“表揚與自我表揚”這一宣傳推廣模式扎根政府、企業,深入人心。
(三)人才培養與引進
加強與高校、科研機構的合作,建立人才培養基地,定向培養白酒產業所需的專業人才。开展企業內部培訓,提升員工的業務技能和綜合素質。制定優惠政策,吸引國內外優秀人才到園區創業就業,爲人才提供良好的發展空間和待遇保障。同時加大對本地人才的培養力度和重視度,使其能更適應本地企業的發展需求。 人才包括釀造人才、勾調人才、營銷人才和宣傳人才,讓人才留得下來,扎得下根來,發揮出效益來。
(四)推動創新發展
鼓勵企業加大科技投入,开展數字化、智能化釀造技術研究與應用,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探索區塊鏈技術在白酒溯源、白酒防僞等方面的應用,保障消費者權益。
在Al時代,白酒品牌的傳播不再僅僅依賴於傳統的廣告和宣傳手段。隨着科技的進步和消費者習慣的改變,白酒品牌更需要採用先進、有效的傳播策略。首先,利用Al技術進行大數據分析,對消費者喜好和消費習慣進行精准分析。其次,運用短視頻平台進行品牌傳播。其三,利用Al算法進行智能推薦,讓白酒品牌更好地觸達目標消費者,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多與意見領袖和網紅合作,進行品牌傳播。借助他們的粉絲基礎和口碑效應,迅速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在加強酒旅融合發展中,要充分利用茅溪醬酒園區的自然景觀和酒文化資源,开發酒文化旅遊线路和產品。圍繞醬酒文化、紅色文化,建設醬酒文化博物館、長徵文化博物館、北鬥科技體驗館、釀酒大師鄭義興陳列館、種子博物館、移民文化博物館等,开展釀酒體驗活動等,拓展產業發展空間。
結束語
古藺茅溪酒業園區未來發展機遇與挑战並存。憑借獨特的產區優勢、政策支持和市場需求增長的機遇,通過強化產業集群建設、提升品質與品牌、加強人才培養與引進以及推動創新發展等策略,有望實現產業規模的持續擴大、品牌影響力的提升和產業的轉型升級,成爲中國醬酒產業的重要核心產區,爲地方經濟發展和中國醬酒產業的繁榮做出更大貢獻。展望未來,古藺茅溪酒業園區將抓住機遇,迎接挑战,不斷創新,不斷突破,向着更高更遠的目標邁進。(部分圖片來自於網絡)
作者介紹:初旭,四川瀘州人,系民建會員、四川省作家協會會員、四川省品牌促進會智庫專家和新華社籤約攝影師。主要著作有白酒專著《中國醬酒文明史》、辭賦專著《瀘州百業賦》、城市品牌專著《最瀘州》、散文集《山地風流》、報告文學集《遍地英雄》,系十三集大型紀錄片《航拍赤水河》總撰稿和導演。
來源:川南經濟網
標題:機遇與挑战並存 古藺茅溪酒業園區敢問路在何方?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195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