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爸爸》浙江衛視首播,示好女性觀衆,對男性的一次再教育
2月7日晚間,全新的綜藝節目《我們的爸爸》在浙江衛視先導片播出。基於先導片的內容,我們可以輕松窺見這檔綜藝的大概了。它應該是典型的綜藝觀察類的節目,一群明星藝人,坐在綜藝觀察間當中,針對另一個空間當中的素人活動,進行點評,而素人這邊,則是爸爸帶孩子,讓大家看。
爸爸帶孩子這件事情,應該是奔着當下的女性觀衆市場去的。這個節目創意,如果放在二十年前,可能是一個非常新穎的內容。但是,放在當下,我感覺,可能是一個相對平常的話題了。因爲在我認識的人當中,我們都是爸爸帶孩子的,而且,沒啥壓力可言。帶孩子,陪媳婦逛街,主動下廚房做飯,早就是我們這代男性的共同特點了。
這東西,好像跟受教育程度有關系。越是受教育程度低的男性,越覺得,自己應該在家裏作威作福,不下廚房,不做飯,不洗衣服,不帶孩子等等,甚至於連陪着媳婦逛街,都當作負擔。反倒是很多受過高等教育的男性,則會認爲,自己做這些事情,是理所應當的。而且,很多高素質的男性會認爲,自己做這些事情,是自身價值的體現。
我比較有疑問的事情是,當下,還有男性覺得自己沒有義務帶孩子嗎?這可能是一個已經達成了社會共識的問題了,男性不僅應該帶孩子,而且應該在帶孩子這件事情上,承擔更多的任務,並且要具備主動性——除了喂奶(母乳喂養,喫奶粉除外)這件事情沒能力做之外,其它帶孩子相關的事情,都是可以做的啊。
基於這個綜藝敘事,我認爲,浙江衛視的《我們的爸爸》可能是示好廣大女性的。但是,放在當下,還有沒有廣大的女性覺得這事兒有意思呢?我舉個例子啊。二十年前,春晚小品上,經常拿怕老婆當笑點。二十年前,有些男人,大男子主義,甚至於打媳婦。那個時候,把這個怕老婆當笑點,是因爲怕老婆這件事情,放在當年,是荒誕的。但是,放在當下呢?誰不怕老婆呢?這事兒,就不荒誕了,也就沒有辦法讓大家發笑了。
同樣的道理,放在二十年前,男性在家裏帶孩子這件事情,好像還是相對較少。當然,像老編我這種“受過高等素質教育的人”(請允許我吹一次牛皮吧),當年就覺得帶孩子是理所應當的。放在當年,《我們的爸爸》這樣的綜藝節目,爸爸帶孩子的,肯定因爲真正帶孩子的爸爸少,而讓很多女性着迷。
當下,越來越多的男性,學會了帶孩子,並且已經明白,做家務,是自己的義務之一。如果誰還沒有學會的話,那浙江衛視的這檔綜藝,就對他有教育意義了。所以,我說《我們的爸爸》這檔綜藝,是對某些低素質男性的一次綜藝再教育。什么叫低素質的男性呢?不認可男性應該帶孩子、做家務是義務的那批男性。而這類男性,大多還是沒上過啥學的那種。
當然,從另一面講,我也認爲,女性從事家務和帶孩子,也是自身的義務。這是一個夫妻都需要承擔的義務。如果兩人都積極的盡義務的話,可能這個義務,就是夫妻之間的一個樂趣了。比如說,都承擔做飯的義務,那夫妻倆一起下廚房,豈不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嘛。同理,都帶孩子,也是夫妻之間的幸福。
當下而言,對於部分女性而言,其實也需要一些綜藝再教育。我希望,這批不覺得帶孩子、做家務是義務的女性,看完了《我們的爸爸》這檔綜藝之後,不要走火入魔,不要覺得,女性就沒有這個義務了。
我可能想的不對,認識的不對——我發現,越是沒受過啥教育的男性,越是低素質,不知道帶孩子、做家務是自身的義務,而越是受過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女性,反倒是越不知道,做家務、帶孩子是自己的義務。這是蠻奇怪的事情。有些事兒,需要夫妻一幹,或者分工合作嘛。沒素質的男性,應該學習這一點。有素質的女性,也應該學習這一點。(文/馬慶雲)
標題:《我們的爸爸》浙江衛視首播,示好女性觀衆,對男性的一次再教育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191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