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國4》央視首播,台灣鮮魚剔骨,最有文化滋味
2月3日晚間,《舌尖上的中國》第四季的首期內容,在央視綜合頻道和紀錄片頻道播出。目前,首期內容可以在央視網免費觀看。這個免費觀看,確實很有良心。須知,這樣有意思的紀錄片,要是放在四大正版視頻平台,肯定是要付費成爲會員才能看的。有朋友問我怎么看《舌尖上的中國》第四季?
我肯定是用客廳大屏幕看啊。拍攝精致的美食紀錄片,都應該用客廳大屏幕看,尤其是喫飯的時候看,才叫一個爽。《舌尖上的中國》第四季,換導演了,和當年的陳曉卿團隊不一樣了。陳曉卿團隊也連續做了很多美食紀錄片,也非常好。但是,無論誰做的美食紀錄片,都有一個相同的好,那就是美食之外,有文化屬性。
我記得,陳曉卿老師拍攝過《我的美食向導》這樣的美食紀錄片,裏邊有一期,在山西大同喫美食。其實,喫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喫的時候,聊了什么相關的內容。其中有一位學者說,山西人,爲什么扣扣索索呢?因爲當年走西口賺錢,都是小錢啊,不扣扣索索,能發家致富嗎?
這其實就是典型的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山西人的性格當中,確實有這一種。山西朋友們,也千萬不要覺得這種性格就不好了。勤儉持家,沒啥不好。而這種商業性格的來源,讓一檔美食紀錄片當中的學者們三言兩語說清楚了,這就是美食之外的價值了。美食,最終還是爲文化服務的。
類似的東西,在《舌尖上的中國》第四季的首期當中,也有不少。我最喜歡的一處是,首期當中,介紹了很多手上的巧勁兒實現的美食。咱們中國,天南地北的,介紹了不少。這個時候,在中間,也介紹了台灣省的一個鮮魚剔骨。在美食之外,就有更大的文化價值了。爲什么呢?這意味着,台灣省的美食,也是中國美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是美食文化上的同根同源。
這就好比我們做影視劇綜藝評論工作的人,不僅僅評論國產劇、港劇等等,也評論台劇和台灣電影等等。我們爲什么要這么做呢?因爲只有我們堅持這么做,才能構建一個兩岸的文化同宗同源出來,才不至於讓兩岸的文化出現割裂。一部剛在台灣省播出的電視劇,大陸這邊,就有劇評人給分析了,進行了劇評剖析,一下子,兩岸就沒有隔閡了,是一脈相承的了。
《舌尖上的中國》當中,介紹中華美食當中的巧勁兒,手上的功夫的時候,台灣省的美食巧勁兒,也在其列,這就是有文化良心的表現。文化上,同根同源的事情,要多做。兩岸的文化創作者們,都應該堅持這個原則。
當然,首期當中介紹西湖醋魚的部分,也是把老編我樂壞了。這西湖醋魚,我是真喫過啊。全國各地,估計都有杭幫菜的菜館兒吧。這道西湖醋魚,是杭幫菜的招牌菜,去了杭幫菜的飯店,就得嘗嘗啊。我當時喫的時候,上菜的小姐姐說,你得趁熱快喫。我不以爲然。等我喫過了之後,才覺得,小姐姐是真有良心啊。
《舌尖上的中國4》當中說,這位大廚,改良西湖醋魚到了第73次升級上。這真是令人好奇的一件事情。話說,《舌尖》應該把這位廚師的飯店地址公布一下。那些曾經喫過西湖醋魚的朋友們,都組團去喫一次改良第73次之後的西湖醋魚吧,保不齊,能喫了呢?說這話,忒傷人。但是,杭州本地的朋友們,估計也是我這樣的看法吧。
看完了《舌尖4》,我別的不想,就想把這個廚師的飯店地址找出來。西湖醋魚是不是酸的,得自己嘗一口才知道。(文/馬慶雲)
標題:《舌尖上的中國4》央視首播,台灣鮮魚剔骨,最有文化滋味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190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