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城市武漢,下一個一线?
武漢,一直以來都被不少人認爲是“中部第一”。
早在2021年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城市評級中,武漢995萬的城區人口,離1000萬的超大城市門檻,就只差臨門一腳。
最近公布的數據中,武漢城區人口已經踏過1000萬人口的門檻,成爲全國第八個超大城市。
在發布的GDP數據中,武漢GDP也達到了9503.33億元,同比增長5.0%,位居全國第九。
作爲中部六個省的省會城市中唯一的副省級城市,以及九大國家中心城市之一,套在武漢頭上的虛名太多太多。
但同時,武漢也經常遭到一些人質疑,認爲並沒有擔當起這個位置應有的責任和功能。
那么這次,武漢能夠擔起重任嗎?
01
一直以來人們都說,大上海、大武漢。
很多人對於“大上海”這一稱呼沒有異議,但是對於“大武漢”可是意見大了。
還有人認爲,所謂大武漢,其實就只是一個“大縣城”。
事實上,武漢的版圖面積並不小,8494平方公裏的版圖面積僅次於北京、天津,超過上海。
但是,論建成區面積,武漢比不過重慶;論人口規模,武漢比不過成都;論GDP,武漢也比不過蘇州。
導致很多人覺得,武漢的“大”,名不副實。
在不少人眼裏,“髒、亂、差”成爲了武漢的代名詞,武漢人也素質堪憂。對於武漢,愛的人很愛,但也有相當多人對武漢抱着相當負面的印象。
在知乎的一千多個答案中,褒貶幾乎各佔一半。
然而在歷史上,武漢並不是這樣。
大上海和大武漢的大,都來源於孫中山。
一百多年以前,孫中山想把上海建設成東方大港、大都市,還提出了《大上海計劃》,因此上海就有了“大上海”的說法。
同樣也是在《建國方略》中,孫中山立下雄心壯志,要把武漢建成東方的芝加哥,把武漢建設得跟紐約、倫敦一樣大。
辛亥首義成功之後,孫中山對武漢做出了“武漢一呼,四方響應”的評價,甚至還多次想要定都武漢,認爲這裏是真正意義上的“國之中”、“天下之中”。
“大武漢”也由此而來。
除了孫中山,提到武漢繞不开的一個人就是張之洞。
作爲湖廣總督,在長達十八年的任期裏,張之洞將自己現代化的思想帶到了武漢——开辦學堂,興建漢陽鐵廠,修煉盧漢鐵路(後來的京漢鐵路),還有兵工廠、織造廠等等。
當時的湖北工藝學堂後來融入了武漢理工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科技大學,甚至還融入了不少外地的大學。
漢陽鐵廠則是中國第一家由國家控制的鋼企,生產門類齊全,包括生鐵廠、鋼軌廠、熟鐵廠、鑄鐵廠,後來大名鼎鼎的“漢陽造”就是來源於此。
再加上第二次鴉片战爭之後,清朝朝廷在西方列強威逼之下籤訂了《天津條約》,开放包括漢口在內的通商口岸,漢口被迫成爲全球貿易港口。
這時“駕乎津門,直逼滬上”的武漢被稱爲“東方芝加哥”,可以說是恰如其分。
1945年之後,武漢三鎮曾短暫分立,以漢口爲直轄市,而武昌和漢陽組成新的武昌市。
1949年,武漢三鎮重新合並爲武漢市,並且是全國爲數不多的直轄市之一。直到1954年才劃歸湖北省,並被明確爲省會城市。
1959年武漢市城市建設規劃定下的武漢城市性質是“鋼鐵、機械、化學等工業的基地,又是科學技術、文化教育的基地和交通樞紐,對於湖北省和華中協作區工農業的發展,擔負着技術支援和經濟協作的重大任務”。
1959年武漢城市規劃
到1982年,武漢城市性質又被爲:湖北省政治、經濟、科學、文化中心,是中國重要水陸交通樞紐之一,是以冶金、機械工業爲主,輕、化、紡、電子工業都具有一定規模的綜合性大城市。
這時的武漢確實做到了。
教育上,兩個985級別的高校,九到十個211級別高校,盡管經歷了合並改編等操作,武大、華科等學校,時至今日仍舊名揚四海。
工業上,武漢鋼鐵公司、武漢重型機牀廠、武漢鍋爐廠、武昌造船廠、武漢肉類聯合加工廠,彼時被國內企業界稱爲武漢工業的“五朵金花”。
武鋼生產的鋼材產量一度佔到全國年總產量的10%,成爲中國鋼鐵工業生產的支柱之一。
在這些條件的加持下,當時的武漢一直毫無疑問地處於國內城市的第一梯隊。
上世紀80年代,武漢對於中央財政的貢獻實際上僅次於上海,位居全國第二,是全國計劃單列城市之首。
然而在輝煌的此時,武漢的財政留成率僅爲17%,上解中央的比例達到了83%。同時期,其他省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的財政留成比基本都爲30%-50%,甚至更多。
盡管這個時候武漢賺得多,但是上交得也多,根本沒有剩余的錢可以用來支撐城市發展。
就好比在外辛苦打工賺錢,但是一大半都得上交房貸,那么自然也沒有闲錢來給自己多买幾件衣服了。
也就是80年代末开始,沒有太多資金來進行城市建設的武漢,漸漸落伍,慢慢變成了很多人口中的“大縣城”、“髒亂差”。
02
自古以來就有“湖廣熟而天下足”的說法,人們現在也還是會說,“惟楚有才”。
但是過往的輝煌已經不可追,躺在功勞簿上的武漢,也不可能一直躺下去。
2012年,新華社曾經對武漢做過專題調研分析報告《大武漢到底什么大?》。
在這篇報告裏,大武漢的大有了新的意義——大都市圈、大文化、大科教、大光谷、大設計、大交通、大商貿、大江湖、大鋼鐵、大汽車。
現在武漢的發展也沒有脫开這十大。
許多省會城市經常被嘲諷,窮盡全省之力、“吸了整個省的血”來發展,盡管武漢的這種相關爭議也不在少數,但是武漢都市圈的發展並沒有完全成爲擺設。
湖北省發展的战略實際上是“一主兩副”,武漢爲主,襄陽、宜昌爲副,這兩個城市目前的體量也快接近河南洛陽。
2007年,武漢獲准建立了“1+8城市圈”,包括武漢和周邊約100公裏半徑範圍內的黃石、鄂州、孝感、黃岡等九個城市。
去年年底城市圈“縮圈”,變成了以“武鄂黃黃” ——武漢、鄂州、黃岡、黃石4座城市爲核心的都市圈,並且計劃到2035年成爲人口規模超3000萬、GDP超6萬億元的世界城市和都市圈。
這樣的都市圈建設,給了武漢繼續發展的動力。
武漢還有一個最大的優勢,那就是全國最多的大學生。
去年,武漢市的在校大學生數量刷新高度,達到了168.29萬人,位列全國第一。
按照城市評級,這些大學生給武漢帶來了幾乎一個大城市的人口。
但是過往,武漢經常被批評,留不住人才,大學生往往都是來讀過大學就前往其他一线城市或者回到家鄉工作,留在武漢的少之又少。
武漢仿佛是這些學生的擺渡船。
但是武漢在做出改變。
2017年武漢推出“百萬大學生留漢”政策,確定了5年留下100萬大學生的目標。最後這一目標提前兩年完成,使得當年武漢的“人口年輕化指數”增幅居大城市第一位。
2021年,武漢常住人口新增超過120.12萬人,新增人數位居全國第一,武漢再次成爲中部人口第一的城市。
盡管部分可能是因爲2020年流出的人口回流,但是人口的大幅增長,對於城市來說必然是好事。
越來越多的人,才能給城市帶來越來越多的活力。
事實上,自從浦東新區獲得成功之後,許多城市都在效仿進行新區的建設。
然而武漢卻並沒有如此,而是將修新區的錢投入了公共交通和工業增倍計劃中,從一個極度依賴鋼鐵重工業的城市轉型爲國家战略新興產業基地。
在2019年,國家發改委發布的第一批66個國家級战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名單中,武漢就佔了4個,甚至超過深圳。
而位於洪山區的東湖高新區,也就是俗稱的光谷,2009年成爲繼北京中關村後第二個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後,如今已經匯集了近10萬家創業公司。
目前,東湖高新區已經成長爲全球最大的光纖光纜研制基地,光纖光纜國內市場佔有率達66%,國際市場佔有率達25%,銷量世界第一。整個高新區GDP已經接近三千億,成爲武漢市GDP最高的區域。
這幾年,在政府大力招攬下,武漢還集結了許多科技公司的“第二總部”,如小米武漢總部、TCL華中區域總部、騰訊(武漢)數字產業總部等衆多企業。去年,萬億級央企中國三峽集團也把總部遷往武漢。
近十年來,武漢千億產值的企業從零开始,到現在已有6家,百億以上企業也達到53家。321家世界500強企業落戶武漢,並投資建設了3585個億元以上工業項目。
這些大型企業的入駐,必然會給城市帶來新的動力,也能吸引更多人才入駐。
盡管目前,武漢還缺乏本土成長的能夠帶來產業鏈提升的大型企業,但是畢竟這一切都還只是开始。
03
結語
關於武漢和一线城市的討論從來沒有停息過,而關於武漢是否會成爲一线城市的討論,也從沒有結論,大家都各執一詞。
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國內的一线城市除了北京之外,基本都是世界級的海港,甚至北京也距離渤海灣只有一百多公裏。
而武漢作爲中部城市,屬於絕對的內陸城市。
不少人甚至說,想要武漢成爲一线城市,最大的可能性就是海平面上漲,直到武漢成爲沿海城市。
但是,放眼過去,曾經的武漢何嘗不算一线城市?
事實上,目前獲得國家發改委批復《規劃》都市圈有7個,除了南京、福州兩個都市圈位於東部沿海外,剩下5個全都集中在中西部。
這和目前國家延續西部大开發、中部崛起的國家战略吻合,同時也可以推動區域經濟均衡發展。
與此同時,過往幾百年間,海權爭霸世界,畢竟通過軍艦,可以到達全球任何一個國家,美國就是典型的海權國家。
但是現在,全球陸權崛起,陸地上的競爭开始加強,而中國就是典型的陸權國家。
相比過去絕對的海權稱霸,現在陸權正在逐漸壯大。
加上內循環的構建,時代的新趨勢,必然將目光逐漸放眼到國內,內陸城市也將迎來新的機會。
其中武漢作爲“九省通衢”,絕對的中部城市,必然也將迎來新的機遇。
十年河東,十年河西。
已經在武漢流淌了不知道多少年的長江,能否再次見證歷史的轉向呢?
標題:超大城市武漢,下一個一线?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18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