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一、技術與監管雙擊,傳媒或仍處於中期行情之中

1. 傳媒產業周期,是技術與監管雙變量的函數。其中,技術變革打开行業增長空間,而在粗放式發展後,監管政策體系爲了適應新技術環境、也將進行精細化調整,從而約束規範傳媒產業的成長性。例如13-15年3G、4G技術周期催生的移動互聯網紅利,和16年起傳媒監管趨嚴導致的行業業績降速等。

2. 當前,傳媒行業正迎來AI技術與監管紅利的雙擊。一方面,22年底以來平台監管等多方面政策出現積極的邊際變化,有利於傳媒企業創新發展;另一方面,AI賦能也將助力傳媒細分領域降本增效。具體來看:

1)遊戲領域,AI賦能與版號常態化發行雙擊,23年板塊業績有望扭虧爲盈、預期增速達16473%;

2)影視領域,AI賦能與线下消費復蘇雙擊,23年板塊虧損幅度或大幅收斂,23E/24E業績增速分別爲77%/405%。

二、短期,傳媒行業的調整或臨近尾聲

1. 端午假期前开始,受到假期效應、海外終端利率上修等因素的擾動,包括傳媒在內的AI概念板塊持續調整,市場擔憂相關行業進一步下行風險。

2. 復盤來看,如果基本面沒有被證僞,成長賽道階段性調整(下跌與震蕩)的幅度通常在15-20%左右,個股層面最多可能在30%左右。

3. 自6月20日高點起、至6月30日,AI概念相關一級行業中,通信、計算機、傳媒區間內最大回撤分別爲-10.1%、-14.5%、-16.7%,其中傳媒相關的細分方向中,遊戲、影視區間內最大回撤分別爲-16.8%、-13.0%。

4. 考慮到AI、傳媒產業鏈景氣度向上的邏輯仍然成立,傳媒可能還處於中期級別的上行趨勢中,短期回調的幅度已經比較深,理論上進一步下探的空間有限、上限約在5%左右,建議重點關注。


傳媒產業周期,是技術與監管雙變量的函數。其中,技術變革打开行業增長空間,而在粗放式發展後,監管政策體系爲了適應新技術環境、也將進行精細化調整,從而約束規範傳媒產業的成長性。具體來看:

1)科技周期通常引領新一輪傳媒產業行情。以10年iPhone 4發布爲節點,3G產業周期由基礎設施鋪設轉向硬件滲透,智能手機邊際滲透率在13年前後突破80%,隨後下遊應用端傳媒產業迎來13-15年的移動互聯網紅利行情,移動遊戲、线上視頻、網絡營銷等細分方向迎來第一次β行情。19-20年,在18年5G基站鋪設潮之後,5G手機滲透率逐步提升,疊加疫情強化居家場景,傳媒產業中短視頻、遊戲等迎來第二次β行情。

2)政策通常在傳媒產業快速發展後進行精細化調整,約束規範產業空間。16年以前,受益於文化政策扶持與3G、4G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傳媒行業規模與業績快速發展。16年以後,由於行業快速發展中部分從業者或作品出現偷稅漏稅、質量良莠不齊、影響青少年身心健康等亂象,決策層逐級加碼行業監管,如17年《網絡遊戲管理暫行辦法》強化網遊內容管理、《關於支持電視劇繁榮發展若幹政策的通知》明確影視劇未經廣電部門許可不得上網播放等。21年,監管政策由遊戲、影視領域擴散至平台經濟,反壟斷、《個保法》的出台等對部分傳媒企業展業增加約束。

當前,傳媒行業正迎來AI技術與監管紅利的雙擊。一方面,23年6月蘋果推出Vision Pro、或將加速MR設備滲透,疊加人工智能技術快速迭代,傳媒行業的內容創作模式與生產效率正在進行深刻變革;另一方面,23年初平台整改完成、監管邊際轉向,有利於新技術周期下傳媒企業的創新發展。傳媒行業或已處於近年來第三輪中期上行趨勢中。

2.1. 遊戲:AI賦能與版號常態化發行雙擊

22年中國遊戲市場發展受阻,監管從嚴可能是影響因素之一。根據《2022年中國遊戲產業報告》,2022年,遊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2659億元、同比負增-10.3%,遊戲用戶規模664百萬人、同比負增-0.3%,均爲近年來首次負增長。影響因素之一是遊戲供給不足,21-22年國產網絡遊戲版號的發行頻繁暫停,在遊戲用戶規模變化不大的情況下,一定程度抑制了遊戲市場收入。在此背景下,22年遊戲板塊業績負增、並出現淨虧損。

目前,遊戲行業監管政策已迎來積極的邊際變化。22年11月,中國音數協遊戲工委、中國遊戲產業研究院等共同發布《2022中國遊戲產業未成年人保護進展報告》,指出未成年人遊戲沉迷問題已得到基本解決。隨後,遊戲版號發行速度逐步恢復至20-21年的常態化水平,新的監管環境給行業收入帶來積極的外部性貢獻。

同時,AI賦能有望實現遊戲行業降本增效,提高業績彈性。AIGC在遊戲制作領域的應用,將提升遊戲开發效率,並降低研發成本。育碧、Epic、騰訊、微軟等遊戲大廠已在遊戲領域嘗試AIGC技術,以NFT遊戲《Bearverse》爲例,开發應用AI技術後,工時從6個月壓縮至1個月,時間節省超80%。

在政策反轉與AI技術賦能的加持下,遊戲板塊全年高景氣的預期正逐漸形成。根據Wind一致預期,網絡遊戲板塊23年預期業績有望由22年的-1.1億扭虧爲盈升至184.3億,全年業績增速有望達到16473%。

2.2. 影視:AI賦能與线下消費場景復蘇雙擊

22年影視行業業績一定程度受到疫情的影響。疫情反復影響了影視作品的制作進度,同時上座率等政策約束也影響了電影產業的消費場景。根據燈塔專業版,22年全國電影總票房299.48億元、同比-36.3%,全年上座率5.8%、亦低於21年7.9%的上座率水平。

隨着今年疫情的擾動出清,影視行業迎來修復。根據燈塔專業版,23年上半年全國電影總票房粗報262.58億元,同比2022上半年票房增長52.8%,同時創下中國影史1月票房歷史第一、春節檔與端午檔歷史第二、五一檔歷史第三等多個紀錄。

此外,AI賦能有望提高劇本寫作、電影攝制、特效生成等方面的效率。根據Wind一致預期,影視板塊23年淨虧損幅度有望大幅收窄、全年實現77%的業績增速,且24年預期業績增速有望達到405%。


短期,傳媒行業的調整或臨近尾聲


端午假期前开始,受到假期效應、海外終端利率上修等因素的擾動,包括傳媒在內的AI概念板塊持續調整,市場擔憂相關行業進一步下行風險。復盤近10年A股比較典型的硬科技賽道的情況,在產業趨勢向上的過程中,如果基本面沒有被證僞,階段性調整(下跌與震蕩)的幅度通常在15-20%左右,個股層面最多可能在30%左右。

自6月20日高點起、至6月30日,AI概念相關一級行業中,通信、計算機、傳媒區間內最大回撤分別爲-10.1%、-14.5%、-16.7%,其中傳媒相關的細分方向中,遊戲、影視區間內最大回撤分別爲-16.8%、-13.0%。

考慮到AI、傳媒產業鏈景氣度向上的邏輯仍然成立,傳媒可能還處於中期級別的上行趨勢中,短期回調的幅度已經比較深,理論上進一步下探的空間有限、上限約在5%左右,建議重點關注。

風險提示宏觀經濟風險,國內外不可預測事件風險,基金產品收益不達預期風險等

注:文中報告節選自天風證券研究所2023年07月03日已公开發布研究報告《尋找基本面的β:傳媒板塊技術與監管的雙擊》,報告分析師

劉晨明    SAC 執業證書編號:S1110516090006

李如娟    SAC 執業證書編號:S1110518030001

許向真    SAC 執業證書編號:S1110518070006

趙   陽    SAC 執業證書編號:S1110519090002

吳黎豔    SAC 執業證書編號:S1110520090003

逸   昕    SAC 執業證書編號:S1110522080002

本資料爲格隆匯經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授權發布,未經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事先書面許可,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方法修改、翻版、分發、轉載、復制、發表、許可或仿制本資料內容。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資料內容和意見僅供參考,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專家、嘉賓或其他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外的人士的演講、交流或會議紀要等僅代表其本人或其所在機構之觀點),亦不構成任何保證,接收人不應單純依靠本資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獨立判斷,應自主做出投資決策並自行承擔風險。根據《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若您並非專業投資者,爲保證服務質量、控制投資風險,請勿訂閱本資料中的信息,本資料難以設置訪問權限,若給您造成不便,還請見諒。在任何情況下,作者及作者所在團隊、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資料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本資料授權發布旨在溝通研究信息,交流研究經驗,本平台不是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報告的發布平台,所發布觀點不代表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觀點。任何完整的研究觀點應以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發布的報告爲准。本資料內容僅反映作者於發出完整報告當日或發布本資料內容當日的判斷,可隨時更改且不予通告。本資料內容不構成對具體證券在具體價位、具體時點、具體市場表現的判斷或投資建議,不能夠等同於指導具體投資的操作性意見。



標題:大跌之後如何看待傳媒板塊?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10236.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