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兒科醫師的單親爸爸,打小孩遭通報家暴。(示意圖/顏麟宇攝)

有兒科醫師在臉書發文說「我打了我的小孩」,提及自己涉家暴遭通報,親子教養議題引發討論。專家建議,管教孩子重點在於態度一致,應清楚溝通與約法三章,讓孩子知道允許範圍。

衛生福利部嘉南療養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李俊宏今天在臉書發文指出,「當你在面對孩子的時候,首先你必須要有一個認知,而且是你要隨時提醒自己的:這個孩子不是另外一個自己。」

李俊宏下午接受媒體聯訪表示,大腦有自我保護機制,當外在壓力大到一定程度,會把感官跟思考之間的連結斷開,有時當父母體罰,會看到小孩「呆僵」,其實並不是心甘情願受罰,而是不知道該怎麼辦,只能站在現場挨罰,這時反而無法達到管教的效果。

考慮到每個年齡的孩子有其發展需求,李俊宏說,多數生活常規養成是在幼兒園到小學低年級時期,建議家長可獎勵多於處罰,從最簡單的稱讚,到提供獎勵點數、獎品、零用錢等方式,至於青春期的孩子,則可塑造友善孩子同儕的良好家庭環境,透過同儕互動來影響孩子。

「重點是前後一致,不能突然白臉變黑臉。」李俊宏強調,否則孩子會覺得「爸媽怎麼突然變了一個人?」「為何以前可以、現在不行?」要清楚溝通並約法三章,讓孩子知道允許範圍,現代家庭忙碌,教養需要耐心和時間。



標題:兒科醫師爸PO文自曝「打耳光」管教小孩!專家示警:後續衍生的健康代價很大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9680.html

轉載僅爲傳播優質文章,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