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藥食同源認知誤區
近年來,治未病理念非常“火”,“食療”“藥膳”等概念鋪天蓋地,被很多人奉爲“金科玉律”,這有科學依據嗎?“藥食同源”如何安全合理地運用在“治未病”中呢?
釐清藥品和食品的概念
“藥食同源”指藥物與食物均來源於自然界,其外部的形、色相似,作用於人體性能,且“氣”、“味”、“升”、“降”、“補”、“瀉”也具有一致性,它們之間無絕對的分界线,由此而成“藥食同源”論。
《黃帝內經素問·藏氣法時論》雲:“五谷爲養,五果爲助,五畜爲益,五蔬爲充。”意思就是谷物(主食)是人們賴以生存的根本,而水果蔬菜和肉類等都是作爲主食的輔助、補益和補充。
《淮南子·修務訓》稱:“神農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當此之時,一日而遇七十毒。”可見神農時代藥與食不分,無毒者可就,有毒者當避。
正如孫思邈所說“用之充飢則謂之食,以其療病則謂之藥”,可見很多食物發揮着可食可藥、藥食兩用的作用。
避免濫用“藥物食品”
“食療”“藥膳”概念廣爲流行,部分地區又有在食品中添加自種的類中藥進補的傳統,部分百姓信奉“藥食同源”,不恰當地服用中藥,盲目追求食療效果,導致健康受損的案例時有發生。
中藥具有四氣五味、升降浮沉、歸經、有毒無毒的特性。“是藥三分毒”,長期把中藥材當食材喫,易導致不良反應及器官衰竭的危險,需按中醫辨證的理論,辨體質辨藥性,掌握配伍,方能起到預期的效果。
“藥食同源”在治未病中
運用的兩大原則
季節實施原則
春主養肝、防風邪,宜理氣溫中;不宜多食大辛大熱之品,不宜過度飲酒,不宜喫寒涼、油膩、黏滯的食物,以免損害脾陽及初升之氣。
夏主調心、防暑邪,宜清熱祛暑;不宜過食生冷,不宜過食熱性食物及厚味肥膩之品。長夏主調脾胃、防溼邪;宜清暑利溼;食忌滋膩,少食辛溫助熱的食物如羊肉、韭菜、生姜、辣椒、胡椒、花椒及火鍋、烹炸、燒烤等。
秋主調肺、防燥邪,宜滋陰潤燥;避免食用辛辣刺激食物與大溫大熱之品,如辣椒、生姜、桂皮、大蒜、羊肉、狗肉等。
冬主收藏,防寒邪,宜溫陽補腎;補益適中,防止濫補或虛不受補。
地區實施原則
我國地域廣闊,人的飲食習慣不盡相同,藥膳應用亦有差異。南方地區多炎熱潮溼,宜多食清熱去溼之品;北方地區多幹燥寒冷天氣,則宜多食滋潤溫補食品。
因此,要注意參考所在地區的人體體質,因人施膳;或根據所在地區季節,因時施膳。
文章來源:《上海中醫藥報》
附:我國批准的3批77種藥食兩用的動、植物品種。
標題:走出藥食同源認知誤區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94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