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張榮祥台南16日電)台南社區大學近7年持續監測龍崎地質公園,適逢明天是「世界穿山甲日」,台南社大今天實地走訪,單是一處小山丘就發現逾30個穿山甲「覓食洞」,顯示當地穿山甲生態活躍。

台南社大環境小組今天帶領社大志工到龍崎地質公園,尋訪認識穿山甲「覓食洞」,親眼見識穿山甲族群。其中一處果園約30公尺距離就發現6個「覓食洞」,另一處竹林小山丘約50公尺範圍,也出現逾30個「覓食洞」,顯示當地穿山甲密度頗高。

對於「覓食洞」,當地居民過去一直以為是老鼠洞,沒想到竟是穿山甲挖的。台南社大環境小組研究員晁瑞光估算,龍崎地質公園穿山甲「覓食洞」超過100個。

晁瑞光表示,每年2月第3個週六是「世界穿山甲日」,穿山甲已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極度瀕危」動物,台灣穿山甲也曾面臨獵捕危機,如今在淺山地區,穿山甲現身頻率愈來愈高,台灣保育穿山甲堪稱國際典範。

台南社大近7年來持續監測龍崎地質公園,拍攝多樣性生態,記錄鳥類和哺乳類,其中穿山甲涉水過溪(牛埔溪)也曾入鏡。

資料顯示,穿山甲分布在亞洲和非洲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從頭到尾披覆著魚鱗般角質甲片,穴居夜行,以白蟻或螞蟻為主食,體長30公分至100公分,尾長約等於體長甚至超過體長,雄性體型稍大於雌性。(編輯:謝雅竹)1130216

台南社區大學持續監測龍崎地質公園,拍下當地多樣性生態,曾捕捉到少見的保育類穿山甲涉水過溪景象。 (台南社大提供)
台南社區大學持續監測龍崎地質公園,拍下當地多樣性生態,曾捕捉到少見的保育類穿山甲涉水過溪景象。 (台南社大提供)
延伸閱讀


標題:龍崎地質公園穿山甲活躍 小山丘覓食洞逾30個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81322.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