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林巧璉高雄10日電)高雄推動食農教育有成,都會、偏鄉學校各自發展出富有在地特色的食農課程。新上國小去年將9年歷程出版成書「一步蔬果‧小農雜學力:第一本校園食農全紀錄」。

新上國小食農教育的起點,是一批農業局10年前送來的種子,成了啟發學校推動食農教育的種苗,教室前的窗台花圃變成農田,而今新上國小已發展出系統化食農校訂課程,學生甚至在校內成立產銷公司。

新上國小校長王彥嵓告訴中央社記者,自己2018年從彌陀國小調任至新上國小,在得知這個都會型學校有食農課程,他結合自己過去在彌陀國小推動食農、餐桌美感教育經驗,將食農教育制定為校訂課程,將食農教育系統化,從播種、採收、銷售處處皆課程。

王彥嵓笑著說,剛開始老師多採用種子,但種子發芽率不高,做起來就沒成就感,「我待過鄉下知道,農夫都是買菜苗」,將種子改為菜苗後,師生種得更有成就感,每一季都規劃不同的植物種類,有些班級種葉菜類,也有班級種水果、香草植物。

高雄市新上國小將食農教育系統化為校訂課程,學生甚至在校內成立產銷公司,師生定期在採收時舉辦成果分享,透過販售更了解農業運作發展。(新上國小提供)中央社記者林巧璉傳真 113年2月10日
高雄市新上國小將食農教育系統化為校訂課程,學生甚至在校內成立產銷公司,師生定期在採收時舉辦成果分享,透過販售更了解農業運作發展。(新上國小提供)中央社記者林巧璉傳真 113年2月10日

「食農教育能延伸的課程遠比想像多」,王彥嵓說,從產地到餐桌,老師也和學生討論碳排放、味覺、烹飪和銷售,一連串的課程串起實作與理論,連在作物上覓食的菜蟲、鳥類都是生態體驗的一環,「孩子再也不用靠養蠶寶寶體驗生命教育」,還有學生替小鳥做鳥屋。

食農教育讓學生不再只是從書中了解食材,而是真的看到、摸到這些作物,自主多元的栽種讓學生從播種開始變有責任感,更順勢延伸出產業鏈,像是花草植物可製成茶包,「每次採收販售都秒殺,學校也跟學生契作,作為伴手禮送給貴賓。」

王彥嵓說,從課程中學生多了責任感、觀察力,「你不認真照顧作物會被其他小朋友唸,做得好的還會被別組挖角」,小型的社會體驗在食農教育中實踐。

新上國小將食農教育的場域擴及至社區,找來餐廳帕莎蒂娜主廚分享料理色香味,更與有機農園合作,讓學生深入了解有機耕作對環境的益處。

王彥嵓說,最近師生開始種香蕉,一來香蕉是台灣重要作物,可討論台灣的經濟作物發展;另外台灣越來越多新住民,在東南亞香蕉會入菜料理,在採收時也將融入東南亞文化課程。(編輯:孫承武)1130210

高雄市新上國小112年將9年歷程出版成書「一步蔬果‧小農雜學力:第一本校園食農全紀錄」,成為食農教育典範,透過多年經驗新上國小已發展出系統化食農校訂課程,學生在教室前耕種已成自然而然的日常景象。(新上國小提供)中央社記者林巧璉傳真 113年2月10日
高雄市新上國小112年將9年歷程出版成書「一步蔬果‧小農雜學力:第一本校園食農全紀錄」,成為食農教育典範,透過多年經驗新上國小已發展出系統化食農校訂課程,學生在教室前耕種已成自然而然的日常景象。(新上國小提供)中央社記者林巧璉傳真 113年2月10日
延伸閱讀


標題:高雄新上國小食農教育10年 窗台變菜圃、學生成立校內產銷公司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79988.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