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1日電)為助醫師辨識病患所中毒物以便治療,長庚、馬偕醫院、清大、台大結合分析化學與奈米科技,開發「拉曼光譜檢測平台」,僅需30分鐘就能測出50種藥物毒物,研究登上國際期刊。

相關研究成果已在今年7月發表於國際期刊「小」(Small),9月也將發表於期刊「感測器和致動器B:化學」(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長庚醫院今天召開記者會說明這項最新技術。

清華大學醫工所教授萬德輝說明,拉曼光譜技術可透過分子的光學特性進行檢測,但過往使用小型拉曼檢測儀器檢測高度仰賴樣本品質與濃度,或需靠晶片放大訊號;研究團隊以便宜材料濾紙,利用半導體鍍膜製程製成晶片,可增強檢測訊號強度達兆倍,彷彿「可以輕易聽見分子的聲音」。

萬德輝說明,新技術僅需2到5微升的少量液體檢體,在30分鐘內即可得到檢測結果,且與醫院端的臨牀判讀結果比對完全吻合。目前已可驗超過50種小分子藥物、毒化物,未來將進一步挑戰蛋白質、抗體、抗原等大分子物質,並持續於臨牀驗證、建立資料庫,盼能在3到5年內推上市場。

林口長庚醫院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表示,國內常見中毒物質包含農藥、重金屬、毒品、安眠藥、清潔用品等。但病患被送進急診時,醫師經常得面對未知毒化物,僅能透過病患自述,或仰賴實驗室約需耗時4小時以上的檢測,才能確定病患所服毒物,制定治療方針;面對部分新興毒品,則更缺檢驗方法。

顏宗海說,長庚醫院臨牀最常見導致中毒的農藥是陶斯松,其中毒症狀有胸悶、肺水腫、噁心嘔吐、大小便失禁等,若嚴重可能短時間內就會造成呼吸衰竭,整體死亡率達15%;若能盡快診斷,就能盡快使用解毒劑對症下藥,救回一條命。

研究團隊指出,可攜式拉曼檢測平台可辨識的範圍相當廣泛,包含農藥巴拉刈、陶斯松、福美雙、大滅松、達馬松、加保利等,食品添加物桃紅精、紅色6號、紅色40號、黃色4號和黃色5號等。

此外,臨牀藥物抗生素、抗癲癇藥、新興毒品安非他命、甲基安非他命、喵喵、浴鹽等,甚至先前造成幼兒園疑餵藥風波的巴比妥等藥物,都可進行檢驗。研究團隊表示,不僅有助醫療,也可望對食安、司法科技產生重大的進展。(編輯:管中維)1120901

林口長庚臨牀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左起)、清華大學醫工所教授萬德輝、台大材料系特聘教授陳學禮合作開發「拉曼光譜檢測平台」,僅需30分鐘就能測出50種藥物毒物,研究登上國際期刊。中央社記者曾以寧攝 112年9月1日
林口長庚臨牀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左起)、清華大學醫工所教授萬德輝、台大材料系特聘教授陳學禮合作開發「拉曼光譜檢測平台」,僅需30分鐘就能測出50種藥物毒物,研究登上國際期刊。中央社記者曾以寧攝 112年9月1日
顏宗海


標題:醫界學界開發檢測平台30分鐘驗出毒物 能測陶斯松巴比妥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28513.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