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賜的聲音6》首播,與浪姐隔空對战,同唱《大山》,黃英最好
4月18日晚間,《天賜的聲音》第六季的首期節目,在浙江衛視播出。基於首期內容來看,這一季和往季的區別不大,但點評嘉賓們更爲溫和了。首期節目當中,最大的亮點,應該是王睿卓和吉克雋逸聯合演唱《大山》這首歌曲。這次演唱,實現了隔空對战,並且實現了《天賜的聲音》第六季對於浙台原創音樂綜藝《有歌》的無縫對接。
在《有歌2024》的舞台上,王睿卓憑借《大山》這首原創歌曲,贏得了很多歌迷們的認可。這首歌曲也迅速紅遍了互聯網,成爲很多音樂綜藝節目當中被歌手們爭相演唱的歌曲作品之一。比如,在《乘風2025》的舞台上,黃英、李晟和葉童三位小姐姐、大姐姐,便一起合作了《大山》這首歌曲。
而在《天賜的聲音》第六季的首期舞台上,王睿卓和吉克雋逸再次聯合演唱改編之後的《大山》,實現了一次浙台綜藝的有效承接。浙江衛視《有歌2024》因爲原創性,而贏得了很多歌迷的認可。這台綜藝當中,也產生了大量的原創歌曲,成爲流行曲目。這一次,同樣是浙江衛視的舞台上,《大山》再次唱響《天賜的聲音》,無疑是讓很多浙台的忠實觀衆們高興的事情。
當然,既然《乘風2025》上唱過,《天賜的聲音第六季》上也唱過,那就面對着對比的問題。《有歌2024》舞台上,王睿卓帶來這首原創歌曲之後,驚豔了不少聽衆。對於不同歌手的演唱,我個人的聽感是,還是黃英唱得更好一些。我感覺,黃英的嗓音,能夠駕馭很多民族的唱法。她的這種嗓音,有着中國文化當中獨有的“憂鬱感”。很多民族歌曲當中,恰好有這種憂鬱。
除了《大山》這首歌曲之外,《天賜的聲音》第六季的舞台上,還有幾首歌曲,也是較爲好聽的。但是,好聽歸好聽,這檔綜藝節目當中,觀衆點評和評委點評環節,似乎成了雞肋。首期節目當中,這個點評環節,成了全員誇誇團模式。如果都是這個模式的話,那這個環節其實是可以取消掉的。對於節目的觀衆而言,大家好像不太需要誇誇團們的情緒加持。
關於這一點,很類似武俠劇當中經常搞浪漫抒情一樣。港產武俠劇,就比較懂行,他們不抒情,而是把情緒留給觀衆。咱們內地拍攝的很多武俠劇作品,總是覺得,情緒要渲染出來,得演員幫着角色抒情,得台詞上抒情,得音樂上抒情等等。最終造成的結果是,情緒都讓劇作自己抒發了,觀衆們沒啥情緒想要抒發了。
同樣的道理,放在音樂綜藝節目當中,也成立。點贊誇獎的內容,都讓點評團和現場的歌手們自己做了,那觀衆們就沒得可做了。在逆反情緒心理作祟的情況之下,觀衆們反倒是會反感這些誇誇團的模式了。轉而,大家向批評進軍。比如,《天賜的聲音》第六季的首期節目,原本質量不算低,但在豆瓣,卻清一色的差評。這就是觀衆逆反情緒造成的。
《天賜的聲音》最早的節目當中,點評團可是見真章的,敢說話的。甚至於,節目當中出現了歌手被批評之後,接受不了,直接懟回去的橋段。這些內容,形成了節目看點。但同時,也形成了爭議。浙台以前氣度非凡,不怕這類爭議。現在好像有點謹小慎微了,怕爭議了,怕節目當中出現所謂的“不和諧”了。結果便是,大家和和氣氣,恩恩愛愛的樣子,點評環節成了雞肋。
對於點評團的嘉賓而言,他們也學會了聰明。這種聰明,很類似黃曉明在《中餐廳》當中學會了油滑一般。黃曉明在曾經的《中餐廳》當中,“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也是霸氣全开的。但是,隨着爭議的出現,黃曉明猛然發現,他不需要真實坦露自己,他只需要表演一個觀衆喜歡的自己即可。所以,後來的《中餐廳》,黃曉明都是老好人。
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天賜的聲音》當中。點評嘉賓曾經有一說一,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結果,說好的時候,歌手的粉絲們來感謝,來感恩。說不好的時候,一群粉絲圍攻人家點評嘉賓啊。有些粉絲,已經罵了點評嘉賓好幾年了。這種亂象,造成點評嘉賓們學乖了——點贊與表揚,一本萬利,何樂不爲呢。
如是一來,這個環節就更加雞肋了。(文/馬慶雲)
標題:《天賜的聲音6》首播,與浪姐隔空對战,同唱《大山》,黃英最好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213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