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台北20日電)星期一猴子穿新衣、星期二猴子肚子餓,民間童謠琅琅上口,貓草影像團隊今年運用這首童謠,創造2個月破25萬觀看次數的動畫短片「星期六去鬥六」,而雲林更是他們成軍的起點。

「星期六去鬥六」是雲林縣政府1月上傳於YouTube頻道的宣傳動畫短片,故事中的女孩以歌唱融入雲林在地特色,如花生名產、布袋戲館等,邊唱還邊搭配舞蹈,歌曲旋律與舞蹈被網友盛讚「迷因洗腦魔曲」、「這就是稅金應該要變成的樣子啊」等。

操刀短片的貓草影像團隊也是因雲林而相識。貓草影像創辦人吳翔政向中央社記者表示,最初他們是一群來自雲林科技大學的好友與同學,因為共同接案而結識,在過程中漸漸萌生了「想要做更多事情」的念頭,並融入年輕人的創意與想法。

幾名在雲林相識的年輕人就這樣相聚,並在2017年成立貓草影像,至今曾參與製作台北捷運一百億、國慶光雕投影、宜蘭映像節、南瀛藝術節、超犀利趴等知名影像作品。

在不同合作案中,他們漸漸摸索出自身方向,吳翔政認為,他們的專長在於透過影像媒介進行形象塑造與故事包裝,「我們深信唯有動人的故事,才能真正吸引觀眾的目光。」

以「星期六去鬥六」為例,吳翔政說,因為團隊透過在雲林求學的契機,便希望能為雲林盡一份心力,才誕生了這次以動畫合作推廣雲林的構想。

音樂MV導演Xible分享,靈感就來自於「星期六猴子去鬥六」這句順口溜的深刻印象,「覺得如果翻玩這個主題應該會很有趣。」

技巧上,「星期六去鬥六」的歌詞刻意減少了資訊量,讓觀眾容易記憶,主題訂為「出遊」,音樂也特意做得歡樂、熱鬧。Xible表示,視覺初步構想希望有舞蹈,因此才有後續歌舞搭配的呈現,「歌曲指導與配唱者演繹出歌曲的情緒真的有趣!非常感謝製作團隊所有人的協助。」

透過 Google News

Xible說,這次團隊也嘗試將雲林的景點與特產巧妙融入動畫中,希望觀眾在觀賞時能從畫面中發現自己熟悉的雲林風貌。看見有觀眾留言在觀賞影片後真的親自前往雲林旅遊,讓他們感到無比開心,「這也是我們製作這支影片的目的。」

吳翔政說,高品質的影像與動畫是他們始終堅持的創作目標。除了動畫領域,也不斷嘗試與不同領域的合作,無論是實拍、活動形象包裝,甚至今年挑戰音樂MV製作等,期待未來能開拓多元創作方向,讓影像成為傳遞故事、情感的橋樑。(編輯:龍柏安)1140320

雲林縣政府1月上傳YouTube頻道宣傳動畫短片「星期六去鬥六」,音樂MV導演Xible(圖)分享,靈感來自於「星期六猴子去鬥六」這句順口溜的深刻印象。他表示,初步構想就奠定了以音樂搭配舞蹈的呈現方式。(貓草影像提供)中央社記者王寶兒傳真  114年3月20日
雲林縣政府1月上傳YouTube頻道宣傳動畫短片「星期六去鬥六」,音樂MV導演Xible(圖)分享,靈感來自於「星期六猴子去鬥六」這句順口溜的深刻印象。他表示,初步構想就奠定了以音樂搭配舞蹈的呈現方式。(貓草影像提供)中央社記者王寶兒傳真 114年3月20日
  • MV星期六去鬥六推手 雲林學子共組影像團隊
    2025/03/20 13:24
  • 2025/03/12 20:48
  • 2025/03/05 22:20


標題:幕後英雄1 / MV星期六去鬥六推手 雲林學子共組影像團隊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203899.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