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台北25日電)上海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博士後研究員王燦,被控兩年內惡意抄襲台灣4篇論文,甚至一字不漏發表於中國各大期刊。復旦大學新聞傳播學博士後流動站今天通報情況屬實,指王燦情節嚴重,構成學術不端,已於1月將他退站處理(相當於退學)。

網路訊息顯示,王燦還擔任武漢輕工大學管理學院碩士生導師,曾獲2021年「武漢英才.青年優秀人才」,也是南京大學中華圖像文化研究所兼職研究員。不過武漢輕工大學官網已經下架所有與王燦相關的訊息。

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候選人葉霑23日與另外兩名抄襲受害人張桓溢、王秀如在臉書社團發表聯合聲明表示,2024年12月陸續發現他們與另一位受害者共計4篇碩士論文,遭到王燦的惡意抄襲,且多數發表於中國大陸各大頂級期刊,提醒台灣研究生們恐遭對岸「系統性」抄襲。

聲明指出,王燦4篇論文皆是「一字不漏」、「包含註腳」甚至「連同圖表」的惡意抄襲,一次也不曾提及所抄襲之原著,已構成極為嚴重的學術不端。而在短短兩年內高達4次的惡意抄襲,且以此獲取復旦大學、武漢輕工大學的學術工作機會,不僅是對多位原著者研究成果的重大侵害,更是對人文學術圈的蓄意詐欺。

葉霑還指控王燦在她提出檢舉後,連發3封電郵擾騷,對她進行「情緒勒索」。

葉霑表示,4篇被抄襲的學位論文領域分散,遍及台灣大學台文所、台灣師範大學國文所、彰化師範大學國文所及中央大學藝術所。領域跨及當代台灣非虛構寫作、近現代京劇研究、北宋閱讀史、邊疆藝術研究等。

她指出,由於王燦的研究領域似為新聞學/媒介研究,但抄襲的論文又跨越多個領域,她高度懷疑抄襲者可能是透過「購買」的方式,僱請各領域的熟悉者惡意對「台灣學位論文」進行「代抄服務」。

葉霑指出,4篇被抄襲的學位論文,都將全文公開於國家圖書館建置的「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因此抄襲者可以輕易透過網路取得文本。中國「戲曲研究」等期刊的編輯部也表示,他們的論文抄襲比對系統,尚未納入台灣的學位論文,因此學位論文系統反而成為不肖份子鑽漏洞的工具。

聲明說,經向中國大陸各期刊及抄襲者所屬單位的申訴檢舉,目前已大致得到正面的結果。

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官網25日發布「關於王燦學術不端的處理情況通報」,表示復旦大學校學術規範委員會2024年12月收到舉報,反映王燦涉嫌學術違規問題。學校堅決維護學術規範,對學術違規絕不姑息。

通報說,復旦大學學術規範委員會、新聞傳播學「博士後流動站」按規定和程序進行了嚴肅調查,認為舉報情況「屬實」,被舉報的4篇論文均出現了「復旦大學學術規範實施條例」規定的「學術不端行為」,情節嚴重,構成學術不端。復旦大學新聞傳播學博士後流動站已於2025年1月按規定,對被舉報人(王燦)作出退站處理。(編輯:楊昇儒/邱國強)1140225

延伸閱讀


標題:復旦大學研究員被控抄襲台灣論文 校方通報證實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196816.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