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期髖關節發育不良及早救治 女童接力賽跑第一棒
(中央社記者姜宜菁嘉義市25日電)朱姓女童在嬰兒期被診斷出髖關節發育不良,經嘉義基督教醫院診治,目前就讀國小一年級的她行動良好,甚至擔任大隊接力第一棒,其母今天向醫療團隊獻花表達感謝。
嘉義基督教醫院今天舉行「『髖』心守護每一步,小兒髖關節醫療照護記者會」,朱姓女童母親獻花給醫療團隊表達感謝外,也當場朗讀女兒卡片。
朱姓女童在卡片中寫道,感謝醫師這麼多年來對她的照顧,讓今年上國小一年級的她,可以在運動會接力賽跑中擔任第一棒。
朱姓女童嬰兒期被父母發現她的左腿活動受限,且兩腿長度不一,隨即帶她至嘉基就診,經由小兒骨科主任陳俊和詳細檢查及超音波影像診斷,確認為髖關節發育不良及脫臼。
嘉基小兒骨科醫療團隊針對女嬰情況制定治療計畫,起初,醫師嘗試以石膏復位固定,幫助髖關節恢復正常對位,經1年觀察,雖復位效果良好,但髖關節包覆性仍不足,隨即進一步進行截骨矯正手術;術後配合石膏固定與物理治療,女嬰髖關節功能逐步恢復正常,經數年追蹤觀察,現在已能自由行走與活動,生活品質大幅提升。

骨科醫師姚樹鑫指出,根據統計,每千名新生兒就有1名罹患小兒髖關節發育不良,女寶寶罹患率比男寶寶高,若家族成員有「髖關節發育不良」病史,寶寶就可能屬於罹患「髖關節發育不良」高危險群;出生6個月內是治療黃金期,若未儘早發現與處理,可能導致日後運動功能障礙。
陳俊和強調,髖關節發育不良的早期診斷與治療至關重要,建議家長應注意新生兒與嬰幼兒身體發展,若發現腿部皺摺不對稱、長短腳、行動受限等情況,應及早就醫。(編輯:陳仁華)1140225
標題:嬰兒期髖關節發育不良及早救治 女童接力賽跑第一棒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196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