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過後,隨着春節美食的豐富與豐盈,許多人可能會感到腸胃負擔加重,身體略顯沉重。這個時候,飲食的調整尤爲重要。特別是對於那些在節後想要清理腸道、促進新陳代謝的人來說,選擇一些“刮油菜”就成了最佳選擇。這些食物不僅能幫助清除體內積存的多余油脂,還能潤腸通便,促進腸胃蠕動,使得整個身體感覺輕盈舒適。食材的搭配可以讓我們在享受美味的同時,也達到清爽腸胃、去除積食的效果。

一、 涼拌萵筍絲

所需材料:萵筍 1 根、大蒜 2 瓣、紅辣椒 1 個(可選)、醬油 1 湯匙、醋 1 湯匙、糖 1 茶匙、鹽 適量、香油 1 茶匙、辣椒油 適量(可選)、香菜 適量(可選)

做法步驟:

1. 准備萵筍:先將萵筍去皮,切去兩端,再將萵筍縱向切成薄片,接着將薄片切成細絲,長度大約5-6釐米。

2. 焯水:將切好的萵筍絲放入沸水中焯水,大約焯30秒至1分鐘,萵筍絲稍微變軟後撈出。焯水的目的是去除萵筍的生味並保持其爽脆口感。

展开全文

3. 冷卻:將焯水後的萵筍絲用冷水衝洗,迅速降溫,防止繼續加熱。冷卻後將萵筍絲瀝幹水分,准備入味。

4. 切蒜末和辣椒:大蒜剁成蒜末,紅辣椒切成圈備用。如果不喜歡辣味,可以省略辣椒部分。

5. 調味汁:在一個小碗中,加入1湯匙醬油、1湯匙醋、1茶匙糖,攪拌均勻,直到糖完全溶解。

6. 混合調味料:在另一個大碗裏,將萵筍絲、蒜末和紅辣椒圈放入,加入調味汁,拌勻。接着加入香油和適量鹽,攪拌均勻,最後加入適量的辣椒油(如果喜歡辣味的話)。

7. 裝盤與點綴:將拌好的萵筍絲盛入盤中,可以根據個人口味撒上少許香菜裝飾,增添風味。

溫馨提示:

1) 萵筍焯水時間:萵筍焯水的時間不要過長,保持其脆爽口感即可。焯水時間過長會使萵筍變軟失去口感。

2) 調味平衡:醬油、醋、糖的比例可以根據個人口味稍作調整。喜歡酸味較重的可以適量增加醋。

3) 加辣的選擇:辣椒油和紅辣椒的加入可以提升口感的層次,如果不喜歡辣味,可以完全省略。

二、 清炒木耳萵筍片

所需材料:萵筍 1 根、幹木耳 適量(可根據個人口味調整)、大蒜 2 瓣、紅椒 1 個(可選)、生抽 1 湯匙、鹽 適量、白胡椒粉 適量、香油 1 茶匙、食用油 適量

做法步驟:

1. 准備木耳:將幹木耳泡發,清洗幹淨,去掉根部雜質,撕成小塊。泡發的木耳可以根據個人喜好切成適當的大小。

2. 准備萵筍:萵筍去皮,切去兩端,然後切成薄片。可以用刀切,也可以用刮刀切成薄片,以確保口感脆嫩。

3. 蒜切末:大蒜去皮後切成蒜末,紅椒去蒂去籽,切成小圈備用。如果喜歡稍微有點辣味,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調整辣椒的用量。

4. 焯木耳和萵筍:鍋中加入適量的水,燒开後放入木耳,焯水1-2分鐘,撈出瀝幹。再將萵筍片放入沸水中焯水,焯30秒到1分鐘,撈出瀝幹備用。焯水能去腥並保持萵筍的脆感。

5. 熱鍋冷油炒蒜末:鍋加熱後,加入適量食用油,待油熱時,放入蒜末爆香。小火避免蒜末焦糊,聞到香味即可。

6. 炒木耳和萵筍:將焯水後的木耳和萵筍片放入鍋中翻炒,保持中小火,炒勻。可以加入少量的生抽調味,翻炒均勻。

7. 調味與收汁:加入適量鹽和白胡椒粉調味,最後加入切好的紅椒圈,快速翻炒均勻。最後可以滴上一些香油,增加香氣。炒至萵筍片變軟,木耳均勻入味即可。

8. 裝盤:炒好後將菜餚盛出,放在盤中,可以撒上少許香菜或者蔥花作爲點綴。

溫馨提示:

1) 焯水時間控制:萵筍和木耳焯水的時間不宜過長,過長會影響口感,保持食材的脆嫩感更佳。

2) 火候掌握:炒制過程中火候要適中,避免高火導致蒜末糊掉或木耳炒老。中小火能夠使食材更均勻受熱。

3) 調味平衡:生抽的用量可以根據個人口味調整,喜歡鹹一點的可以稍微多加一些,但不要過量,以免影響菜品的清爽口感。

三、 白菜炒香菇

所需材料:白菜 適量(約250克)、幹香菇 5-6朵(或新鮮香菇適量)、大蒜 2 瓣、生抽 1 湯匙、鹽 適量、白胡椒粉 適量、食用油 適量、香油 1 茶匙

做法步驟:

1. 香菇准備:如果使用幹香菇,先將香菇用溫水泡發30分鐘,泡發後切去香菇的根部,然後切成薄片。如果使用新鮮香菇,直接洗淨切片備用。

2. 白菜清洗和切割:將白菜洗淨,去掉外層的老葉,切成適當大小的段或片。白菜要盡量切得均勻,這樣炒制時能更均勻受熱。

3. 蒜切末:大蒜去皮後切成蒜末備用。

4. 焯水白菜:鍋中加水燒开,加入白菜段焯水約1-2分鐘,焯水後撈出,瀝幹水分備用。這樣能去掉白菜的生味,使其炒起來更加鮮嫩。

5. 炒香菇:鍋中加入適量的食用油,油熱後加入香菇片,中小火翻炒,炒至香菇出水,變軟。香菇炒至微微焦黃時,加入少許鹽調味,繼續翻炒。

6. 加入蒜末:將切好的蒜末加入鍋中,和香菇一起炒,翻炒至蒜末散發出香氣。

7. 合並炒制:將焯過水的白菜段加入鍋中,和香菇一起翻炒均勻。此時加入生抽調味,翻炒均勻後,再加少量鹽和白胡椒粉,根據個人口味調整。

8. 最後調味和收汁:炒至白菜變軟,湯汁收幹,加入香油翻炒均勻,增香後即可關火。

9. 裝盤:將炒好的白菜香菇盛出裝盤,稍微冷卻後即可食用。

溫馨提示:

1) 香菇的選擇:香菇要挑選肉質厚實、無破損的新鮮香菇,幹香菇泡發時要徹底泡軟,以保證口感。幹香菇的湯汁可以留着,作爲湯底或炒菜時的底湯使用。

2) 白菜焯水:白菜焯水的時間不宜過長,1-2分鐘即可,避免喪失脆感。焯水後要迅速瀝幹水分,避免水分過多影響炒制。

3) 火候控制:炒香菇時火力不宜過大,以免炒焦。中小火能更好地釋放香菇的鮮味。

四、 芹菜拌黃豆芽

材料:芹菜 200克、黃豆芽 150克、蒜瓣 2瓣、紅辣椒 1個(可選)、醬油 1勺、醋 1勺、白糖 1/2勺、香油 1勺、鹽 適量

步驟:

1. 准備食材:將芹菜洗淨,去掉根部和較老的葉子,切成段。黃豆芽清洗幹淨,瀝幹水分。蒜瓣剁成蒜末,紅辣椒切成圈備用。

2. 焯豆芽:鍋中加水,水开後放入黃豆芽,焯水約2-3分鐘,撈出瀝水。不要煮太長時間,保持豆芽的脆嫩口感。

3. 焯芹菜:鍋中加水,水开後放入芹菜段,焯水約1-2分鐘,保持芹菜的脆爽感。焯水後立刻撈出,用冷水衝涼,這樣可以保持綠色。

4. 蒜辣椒調味:在一個大碗中,加入蒜末、辣椒圈、醬油、醋、白糖,攪拌均勻。

5. 拌菜:將焯好的芹菜和豆芽放入大碗中,加入香油和適量鹽,翻拌均勻。

6. 調整味道:嘗一下味道,可以根據個人口味適量增減醬油、鹽、糖等調味料。

7. 冷藏入味:拌好的菜可以放入冰箱中冷藏半小時,讓味道更好地融合。

溫馨提示:

1) 焯水時間不要過長,以保留食材的脆嫩口感。

2) 辣椒可以根據個人喜好選擇加入,也可以不放。

3) 如果想要更爽口,可以加入一些醋和糖的比例,根據個人口味調整。

五、 糙米紅豆粥

材料:糙米 100克、紅豆 50克、清水 1000毫升、冰糖 適量(根據口味調整)、幹橙皮(可選) 少許

步驟:

1. 准備食材:糙米和紅豆分別放入清水中浸泡。紅豆建議浸泡4-6小時,糙米浸泡1-2小時,幫助加快煮熟的速度。

2. 清洗食材:將浸泡好的紅豆和糙米分別清洗幹淨,去掉雜質。

3. 煮紅豆:鍋中加入1000毫升清水,放入紅豆,开火加熱至水沸騰,撇去浮沫後轉小火繼續煮約30分鐘,直到紅豆稍軟。

4. 加入糙米:在紅豆煮至稍軟時,加入糙米,繼續用中小火煮。根據糙米的品種,煮的時間可能需要40-50分鐘。

5. 攪拌與檢查:煮粥過程中,時不時用勺子攪拌,防止糙米和紅豆粘鍋。根據粥的稠度,可以適量加水調整。

6. 加入冰糖:當紅豆和糙米都煮熟、粥變得粘稠時,加入適量的冰糖,繼續煮至糖完全溶解。根據個人口味,糖的量可以適當增減。

7. 最後調整與完成:如果喜歡,加入一些幹橙皮或者少許桂花提升香氣。煮好後,關火,稍微冷卻後即可食用。

溫馨提示:

1) 浸泡時間:浸泡紅豆和糙米能縮短煮粥時間,同時也能讓粥更好地吸收水分,做出的粥口感更佳。

2) 粥的稠度:糙米和紅豆粥煮的時間較長,可以根據個人喜好調整水量,控制粥的稠度。如果喜歡更濃稠的口感,可以少加水,反之可以多加水。

3) 糖分控制:如果你控制糖分的攝入,可以減少冰糖的量,或者選擇用天然的甜味劑如枸杞或紅棗來增加甜味。

通過在日常飲食中加入一些具有“刮油”作用的食物,不僅能幫助消化系統恢復平衡,還能調節體內的水分和電解質,促進健康的代謝,達到減輕體重和提升精神狀態的效果。這些食物富含纖維素、礦物質和天然的營養成分,能夠幫助清理體內廢物,保持身體的暢快與舒適。無論是輕盈的身體,還是改善膚色、增加能量,都能在這些“刮油菜”中獲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標題:正月過後記得喫這幾道“刮油菜”,營養飽腹,潤腸通便,一身輕松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195447.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