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中午,上映9天的《哪吒之魔童鬧海》票房超過《長津湖》,以最快速度問鼎中國電影票房榜總冠軍。而票務平台預測的總票房已經高達94億,絕對的斷層領先,這樣的成績相信在未來幾年都很難被超越。

在春節檔开始前,很多人預測到《哪吒之魔童鬧海》票房會好,但都沒想到會“瘋”到這種程度,甚至排片接近52%,把其他幾部真人電影打的“滿地找牙”。思考一下,《哪吒2》的成功,至少給電影行業帶來5點教訓。

1、作爲創作核心,所有導演都應該像餃子那樣心無旁騖。

有朋友翻出11年前在社交平台和導演餃子的互動,當時他剛制作完《打,打個大西瓜》,仍默默無聞,粉絲剛過百,還沒有加V。在那之後,他用11年的時間成爲票房百億導演,靠的就是專心創作、心無旁騖,除了創作之外似乎一切都和他無關。

回顧過去的11年,除了路演和觀衆見面外,導演餃子很少在公衆面前亮相,他的名字偶然出現在報道裏,連活動都鮮有參加。而且,似乎餃子也沒在商業上花太多功夫,第一部票房50多億,第二部仍然選擇和光线影業合作,沒有換合作方,也沒見他有什么特別的商業布局。

展开全文

相比而言,國內導演在商業上的鑽營實在太厲害了,當導演、當制片、當監制,各種應酬、活動,哪賺錢往哪去,留給創作的精力實在不夠。拍電影就和考試一樣,花多少功夫出多少成績。

2、電影是不完美的藝術,但態度要追求完美。

觀衆的審美越來越高,就要求電影的品質越來越高,當下人人都用社交平台、买電影票都是網購,一部電影口碑好不好,上映第二天就會迅速反饋,想糊弄觀衆騙錢已經很難了。

以今年春節檔爲例,《射雕英雄傳:俠之大者》就是最典型的反面教材,故事講的稀碎、打戲仿佛互相用魔法、大場面不夠多,電影方方面面都有遺憾和不足,整體質感像網大,所以預售靠粉絲支持,但上映後迅速掉隊,目前排片縮水到3.4%了。

反觀《哪吒2》,故事緊湊、精彩、反轉不斷,以此爲基礎,畫面上每一幀都盡善盡美,縱觀全片,幾乎挑不出什么瑕疵,這樣一部全力追求完美的電影,高口碑換來高票房,甚至檔期內都找不到競爭對手。

3、要讓觀衆买單,就要學會討好觀衆。

《哪吒2》教育電影創作者,你們的創作邏輯應該變一下了。

一直以來,導演是一部電影的核心,他們總是會把個人風格和創作喜好融入到作品裏,讓觀衆被動接受,自然就會流失一部分觀衆。還是以這個春節檔爲例,《唐探1900》繼續是陳思誠的風格和他玩的那一套,被調侃爲“金牌裁縫”的陳思誠又一次陷入抄襲爭議。《蛟龍行動》大制作、大場面,延續的是林超賢一如既往的硬核;《射雕英雄傳》還是徐克浪漫主義那一套;而《封神第二部》,導演烏爾善似乎沒問過觀衆想看什么,第二部的整體品質和第一部差太遠。

但《哪吒2》導演餃子是知道觀衆想看什么的,精良的制作有了、各種喜劇橋段有了、不斷的反轉有了,他知道觀衆想看惡人被教訓的快感,就連彩蛋都能讓人出氣,同時還處處藏着對“醜國”的諷刺和調侃,整部電影都是觀衆愛看的。只有討好觀衆,才能讓觀衆爲你买單,再簡單不過的道理。

4、拍續集,一定要升級、拿出新東西。

今年春節檔,除了《射雕英雄傳》之外,都是續集。市場不景氣,電影公司都希望用相對穩妥的續作立於不敗之地,畢竟有前作爲基礎,票房不會太差。

但市場教育了他們,如今指着《封神第二部》鼻子罵的人,就是《封神第一部》的自來水,《紅海行動》票房那么成功,《蛟龍行動》卻嚴重掉隊,《唐探1900》也無法達到《唐人街探案3》的票房高度。

核心原因,是續作一定要升級、要有新東西、要讓觀衆看到你的誠意,《哪吒之魔童降世》片長110分鐘,續作時長增加半個多小時,達到144分鐘,每一幀都在燒錢,這是導演的誠意。新角色、新形象、新故事,《哪吒2》作爲一部續作,帶給觀衆持續的新驚喜,這是其他幾部續作都沒能做到的。

5、中國電影市場很大,只要作品足夠好,就能把觀衆喚回影院。

這幾年影視寒冬的論調不絕於耳,票房大幅縮減、觀影人次少了2億多,給人一種“老百姓不愛看電影,都去刷短視頻看短劇”的假象。

但截至發稿,《哪吒2》的總觀影人次已經超過1.1億,票房逆市拿到第一,而且最終總票房有望向百億目標衝刺,對整個中國電影來說,這無異於一劑強心針,市場一直都在、蛋糕也一直都在,就看有沒有本事喫到,看的就是作品質量夠不夠硬。有了《哪吒2》打底,2025年的全年票房有望創新高,相信會給行業很大信心,讓我們拭目以待。



標題:《哪吒2》票房超《長津湖》奪冠!給行業5點教訓:成功其實很簡單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190664.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