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網站)漢武帝劉徹16歲即位,在位54年期間東徵北伐,開疆拓土,耗盡民力,後來更迷信巫術,放任酷吏當道,逼死太子劉據,直到晚年才幡然悔悟,成為史上第一個下詔罪己的皇帝。這位好大喜功的君王花錢如水,為了找財源想盡辦法。後世沿用數百年的五銖錢,就是為了充實國庫推動幣制改革的產物。他還發行超大面額貨幣,用御苑源源不絕的白鹿皮做「皮幣」,強制賣給有錢的宗室王侯。

漢武帝是功過兩極的皇帝。他有許多驚人成就,但付出的代價幾乎與創造的功績一樣巨大。班固《漢書》說他雄才大略;被他施以宮刑的司馬遷《史記》以「沒說」說了許多;司馬光《資治通鑑》則批評他「窮奢極欲,繁刑重斂」。他好大喜功,四處徵戰,為了充實國庫,頒布許多與民爭利的經濟政策,讓「文景之治」打下的基礎消耗殆盡。

《大唐興亡三百年》暢銷書作家王覺仁出版《矛、盾漢武》透過史籍記載的歷史事件,從內政、用人、軍事、財政、外交等不同角度,檢視漢武帝的豐功偉業、複雜多變的性格以及執政半世紀的功過得失。中央社取得授權與您分享部分內容。

生財有道:瘋狂運轉的財政機器

漢帝國連年對外用兵,雖然從國防和軍事的意義上講,乃勢在必行之舉;但從財政和民生的角度看,隨著軍費開支的劇增,國庫明顯不堪重負,而百姓承受的兵役、賦稅和徭役的壓力,無疑愈來愈大。屋漏偏逢連夜雨。元狩3年(西元前120年)秋,廣大的中原地區爆發嚴重的洪水災害。一時間餓殍遍野,無數百姓陷入饑荒。武帝劉徹聞報,立刻派遣使臣分道前往各個郡國,嚴令所有政府儲備糧倉全部開倉放糧賑濟災民,一粒糧食都不許剩下。

漢武帝劉徹相。(圖取自維基共享資源,版權屬公有領域)
漢武帝劉徹相。(圖取自維基共享資源,版權屬公有領域)

然而,所有糧食放出去後,依然還有大量饑腸轆轆的災民得不到救援。武帝無奈,只好又想一招,倡議富豪和官吏出錢借貸給災民,將名字上報,由朝廷予以表彰、嘉獎。可是讓富豪和官吏把口袋裡的錢掏出去,換取徒有虛名的「朝廷表彰」,這筆生意著實不劃算。倡議發出後,雖有回應者,但相對於數量龐大的災民,仍是杯水車薪,根本解決不了問題。

武帝劉徹沒轍,只好大手一揮,下令將所有尚待賑濟的災民全部遷移:一部分遷入關中,一部分遷到朔方與河套地區。災民總人口有多少呢?70餘萬。移民的費用由誰承擔?當然只能是國家財政。

此次大規模遷移災民,朝廷不僅承擔災民的衣食、遷移和安置費用,還要在此後數年幫助移民配套解決居住、生活、勞作等一系列問題。所有費用和開支算下來無疑是天文數字,致使原已不堪重負的國家財政雪上加霜。按照司馬遷的說法就是:「其費以億計,不可勝數。於是縣官大空。」(《史記.平准書》)

國庫空虛,財用匱乏,迫使武帝劉徹不得不透過一系列激進的財政改革來提高朝廷對民間社會的榨取能力,從而為他已經實施和即將實施的所有「大有為之政」保駕護航。換言之,只有讓國家的財政機器瘋狂地運轉起來,最大限度地開闢財源,才能讓武帝劉徹擺脫「志大財疏」的窘境。

元狩四年(西元前119年)冬,一開年,朝廷的財政部門就向武帝提出一項重大的貨幣改革建議。他們說:「縣官用度太空,而富商大賈冶鑄、煮鹽,財或累萬金,不佐國家之急。請更錢造幣以贍用,而摧浮淫並兼之徒。」(《資治通鑑.漢紀十一》)

政府經費匱乏,社會上的富商大賈透過冶煉銅鐵礦、私鑄貨幣和生產食鹽,身家累計達黃金萬斤,卻從不幫助解決國家的困難;建議製造新的貨幣以供政府開支;同時打擊那些貪得無厭、投機倒把的奸商。

有關部門這個「更錢造幣」的建議,用現代經濟學術語表達,就叫「量化寬鬆」;用老百姓的話講,就是「印鈔票」。

改製五銖錢 用白鹿皮做超大面額貨幣

古代的貨幣通常都以金屬鑄造:最上等是黃金,次一等是白銀,第三等是銅,當時社會上一般通用貨幣即為銅錢。自漢文帝到武帝元狩年間,60多年來,社會上流通的銅錢一直是「四銖錢」,又稱「漢半兩」。漢朝初年允許民間私鑄貨幣,但普通老百姓肯定享受不到這種政策紅利,受益最大的群體是權貴和富豪。他們擁有銅山,而且具備開採、冶煉的資本和技術,也能僱用大量勞動力,民間的私鑄貨幣基本出自他們之手。上文有關部門抨擊的主要對象之一,就是這個群體。

民間擁有鑄幣權,對國家的經濟秩序固然會產生負面影響;但如果這些私營造幣企業能夠按照規範生產,倒也不至於造成太大破壞。問題在於人的貪欲無止境,權貴和資本家尤甚。他們不滿足於私鑄貨幣的利潤,挖空心思在銅錢的分量上做文章,把錢愈鑄愈薄,導致貨幣氾濫,惡果便是「錢益多而輕,物益少而貴」(《史記.平准書》),即貨幣貶值,物價飛漲。

利用這次貨幣改革的機會,朝廷勢必要對這一現象進行嚴厲打擊。武帝劉徹很快下令在全國範圍內禁止並銷毀所有「四銖錢」,代之以政府統一鑄造發行的「三銖錢」;同時,朝廷收回鑄幣權,嚴禁民間私鑄任何種類的貨幣,違者一律處以死刑。不久,有關部門發現「三銖錢」太輕,更容易被不法分子盜鑄,建議改鑄「五銖錢」。

元狩5年(西元前118年),武帝劉徹下令罷廢「三銖錢」,正式發行「五銖錢」。此後,「五銖錢」因其形制規整、鑄造精良而被沿用700多年,直到唐代才被廢止,成為中國歷史上鑄造和發行數量最大、使用時間最長的銅質貨幣。然而,銅錢只是一般通用貨幣,面額太小;漢帝國想有效解決政府的財政危機,勢必發行大面額貨幣。原本的大額貨幣一直是黃金。但黃金本身的價值太過高昂,根本不適合拿來進行「量化寬鬆」;更何況朝廷儲備的黃金早就賞賜給作戰有功的將領,還能拿什麼來充當大面額貨幣呢?

辦法是人想出來的。生財有道的武帝君臣稍微動動腦筋,就找到一種可以用來批量製造大面額貨幣的原材料,這種原材料就是鹿皮。

上林苑中白鹿成群,鹿皮多的是,可以就地取材;只要大量豢養白鹿,某種程度上還能做到「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於是「白鹿幣」就此誕生。白鹿幣呈方形,邊長各1尺,四邊繡上五彩花紋,也稱「皮幣」。世界上最早的紙幣是宋代的「交子」;但漢武帝君臣發明的這種皮幣可以視為紙幣的先驅和濫觴。朝廷規定,每張皮幣價值40萬錢,絕對屬於「超大面額」貨幣。有關部門只要找幾個人,殺一群鹿,幾天時間就能搞出一大批皮幣,國庫憑空便能多出一筆巨額財富,還可以源源不斷地生產,效率並不亞於現代的印鈔機。

問題在於這麼大的「流動性」,該如何注入市場呢?很簡單,賣給有錢人。哪些有錢人?帝國的王侯,以及眾多的皇親國戚——簡言之,就是富到流油的權貴們。

朝廷規定,每逢這些權貴到長安朝覲、參加大典、進獻貢品之際,必須事先花40萬錢購買一張皮幣,才有資格參與上述活動。如此一來,皮幣就能透過這些權貴之手,漸漸流通到市場,而無數的銅錢則嘩啦啦流進國庫。

除了白鹿幣,此次貨幣改革,朝廷還推出一套「白金幣」。古代稱白銀為「白金」,白金幣的主體材料就是白銀。當然不是純銀,而是摻雜一定數量的錫。準確地說,「白金幣」就是一種合金硬幣。當時,皇家事務管理機構「少府」(相當於劉徹的小金庫)之中,存有大量銀和錫,足以批量製造「白金幣」。「白金幣」有3種面額:最大的呈圓形,上面鑄造龍的圖案,價值3000錢;其次呈方形,圖案為馬,價值500錢;最小的呈橢圓形,圖案為龜,價值300錢。從超大面額的「白鹿幣」,到大面額及中等面額的「白金幣」,再到小面額的「五銖錢」,一整套嶄新的貨幣體系就建立起來。

朝廷收回鑄幣權並發行新貨幣,必然觸動無數既得利益者的乳酪。儘管朝廷三令五申,嚴禁民間私鑄各種類型的貨幣,依然有無數的商人與政府官員內外勾結,冒著殺頭的危險拚命盜鑄貨幣。《史記.平准書》就說:「吏民之盜鑄白金者不可勝數。」《資治通鑑》也稱:「民多盜鑄錢(五銖錢),楚地尤甚。」

新貨幣發行後,一開始只是掌握權力的官員和握有資本的商人聯手盜鑄;但很快,無數民眾都捲進來,「天下大抵無慮皆鑄金錢矣」(《史記.平准書》),即天下人大都毫無顧慮地私鑄金錢。「犯者眾,吏不能盡誅取」,參與犯罪的人實在太多,以致官府殺也殺不完,抓也抓不完。

一件法律禁止的事如果只有少部分人做,那是一般犯罪活動;倘若無數人參與就上升到危及社會穩定的政治高度。對此,武帝劉徹很無奈,只能一邊按照法令,該抓的抓,該殺的殺;一邊又不得不頻頻發布赦免令,把那些有自首情節或罪行不太嚴重的人都放了。

當時到底有多少人被赦、多少人被殺,司馬遷《史記.平准書》給出3組數據:新貨幣發行後的5年時間內,因自首而赦免的就有「百餘萬人」;因情節較輕而赦免的「吏民」,也有「數十萬人」;至於沒有遇到赦免而被殺的則「不可勝計」。(書摘由時報出版授權,經中央社節錄,編輯:邵曉潔)1130704

矛、盾漢武:盛世下的國強民乏
  • 作者|王覺仁
  • 出版社|時報出版
  • 出版日期|2024/06/11
延伸閱讀


標題:好大喜功耗盡天下民力 漢武帝用白鹿皮幣刮富人財【書摘】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123274.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