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不只對失智患者有益 研究:可提升照顧者幸福感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20日電)失智者照顧是家屬需長期面對的難題。研究指出,音樂活動除能幫助失智者促進自我表達與認知功能、減緩憂鬱及焦慮,對照顧者本身,更可帶來正向照顧經驗及改善幸福感。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藝術作為促進健康與幸福的全面性報告」,不論是失智者或家屬,參與音樂活動,皆能對身心健康產生正面效益,更能有效減少醫療成本、達到疾病預防目的。
輔仁大學研究團隊進行「音樂照顧培訓方案對於失智症照顧者與失智者關係及照顧經驗之研究」。助理教授級專業技術人員、音樂治療師林歆敏說明,實驗組接受為期12週的音樂照顧培訓,在家中由照顧者帶領失智者進行音樂活動;對照組則提供標準照護。
研究結果發現,實驗組與對照組在接受課程前兩組並無顯著差異,但在12週音樂照顧培訓介入後,實驗組在正向照顧經驗量表得分顯著改善,且幸福量表呈現正向變化,顯示比起一般照護,接受音樂照顧培訓對於促進失智症照顧者正向照顧經驗、及改善照顧者本身幸福感,有顯著成效。
照顧者和失智者拿起樂器,跟著童謠「天黑黑」旋律敲打節奏,這是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的「失智症家屬音樂照顧培訓工作坊」,自2022年起規劃辦理,到去年為止共培訓45名失智症照顧者。照顧者張小姐分享,有次帶媽媽去唱KTV,沒想到已經忘記很多生活日常小事的她,還跟著老歌歌詞唱了3小時,「即使失智了,音樂還是媽媽開心的泉源」。
基金會執行長鄧世雄在家屬交流會上指出,音樂是人們的共同語言、是聯繫彼此的橋梁,音樂活動除能幫助失智者促進自我表達與認知功能、減緩憂鬱及焦慮,甚至能改善精神症狀及日常生活照顧配合度,長期下來可增加失智者整體安適感與生活品質。
基金會教研組長董懿萱說明,失智症音樂照顧培訓工作坊包括4次課程,教導家屬應用音樂聆聽、音樂律動、歌唱、樂器彈奏、即興創作等不同種類的音樂介入活動;約6成家屬在「正向照顧經驗」及「自覺與失智者的關係品質」皆有所改善,不僅失智者情緒改善許多,自己也能放鬆紓壓,音樂彷彿成為照顧者跟失智者間的潤滑劑,即使遇到衝突,也能化解不愉快。(編輯:李亨山)1130320
標題:音樂不只對失智患者有益 研究:可提升照顧者幸福感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91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