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尹俊傑紐約12日專電)美國貿易代表戴琪今天說,全球化新願景包含加強民主,近年提倡的供應鏈韌性有助防範經濟脅迫。談到數位經濟,她特別點名中國政府控制資訊流,不符合美國及盟友的價值觀。

戴琪(Katherine Tai)出席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協會(CFR)活動,與曾任美國貿易代表的協會會長傅洛曼(Michael Froman)討論總統拜登政府貿易政策、世界貿易組織(WTO)改革、即將召開的世貿第13屆部長會議(MC13)重點議題。

戴琪說,美國存有部分財貨過度依賴他國的問題,如有領域特別容易受特定國家影響,例如中國,都會引發焦慮。目前是過渡期,供應鏈韌性、分散貿易風險不盡理想,部分產品可能漲價,但長遠來看,現在的改變有助於因應日後通貨膨脹風險。

前美國總統川普任內對大量中國產品加徵懲罰性關稅,拜登2021年上任後未取消,且在美中緊張加劇時積極與盟友推動「去風險」(de-risking),加快供應鏈多元化腳步。

根據美國最新官方數據,墨西哥去年超越中國,成為美國最大進口來源國,為21年來首見。

戴琪說:「生產供給如集中在特定地方,就形成支配,讓他們有以哄擡價格扭曲市場、佔人家便宜的能力,無論縮水式通膨、綠色通膨或是國際脈絡下的經濟脅迫,都是如此。長遠來看,貿易權衡並非零和,今天做出改變,才不會一再面對相同風險。」

她表示,拜登政府貿易政策「以勞工為核心」,欲創造並保護國內就業機會,因為中產階級是美國民主、經濟活力的棟梁。傳統貿易談判以市場准入換取更高的勞動條件、環境保護標準,如今重點是和貿易夥伴一同打造更強的勞動力,齊心協力加強民主,這是美國對全球化的新願景。

談及貿易圈日益重視的數位經濟,戴琪直言,中國監管做法是「控制」,政府有權掌控數據流向何處。資訊流進中國,卻沒有流出來,最終不是落入國家手中,就是國家能任意取用,這不符合美國價值觀,也不是美國與其他眾多貿易夥伴想要的體制。

不過,戴琪坦言美國沒有資料隱私權,大量數據不在國家手中,而是由少數富有且深具影響力的大型科技公司掌握,並非「好的平衡」。

世貿組織1995年成立,台灣是現今164個會員經濟體之一。最高決策機構部長會議每2年舉行一次,第13屆會議預定26日起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首都阿布達比召開。

戴琪說,世貿組織與聯合國、國際貨幣基金(IMF)等代表二戰後國際體系的多邊組織都有歲月痕跡,面臨現代化問題。她感受到很強烈的改革意識,世貿成員經濟體坦誠交換意見,在全球地緣政治緊張加劇時持續參與,維持彼此關係,深具價值。

世貿組織成立近30年來,歐洲聯盟(EU)版圖擴張、英國脫歐、中國與印度經濟大幅成長,世局深刻變化。戴琪強調,世貿改革須反映當今世界經濟需求,並改善爭端解決機制未有效發揮作用的情況。(編輯:高照芬)1130213



標題:戴琪籲強化供應鏈韌性 未雨綢繆防經濟脅迫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80591.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