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劉千綾台北4日電)AI時代來臨,經濟部長王美花今天表示,由於許多中製產品無法出口至歐美,加上台灣具備完善的半導體產業鏈,台灣高科技產業不容易被中國取代;隨著AI應用擴散至其他領域,未來也挹注更多資源提升IC設計、5G和電動車等新興產業。

王美花今天出席「2024今周刊第二屆經濟展望論壇–穩局中的契機」,並以「台灣產業發展策略布局」為題發表演講,講述台灣近年經濟表現、台商回流和外商投資、以及未來產業發展趨勢。

王美花表示,因國內疫情管控得當,加上美中貿易戰台商回流等挹注,2020年台灣經濟成長率3.39%,2021年則衝高至6.53%,台灣在這2年的平均經濟成長在全球可以說是一枝獨秀。

此外,名目GDP從2016年蔡總統上任以來的17.5兆,成長至今年底預估可達23.5兆元;近7年的平均經濟成長率約3.42%,居四小龍之首。

儘管2022年下半年國際景氣趨緩,但王美花表示,預估今年出口額可超越4300億美元,仍為史上第3高表現。近年來出口分散,王美花指出,台灣對中國出口比重從2016年的43.9%降至2022年的35.3%,反觀對美國、東協和歐盟等地的出口佔比則從38.2%,提升至44.4%。

她說,以對美國出口成長最為明顯,雖然手機等消費性產品仍須在中國組裝,但現在許多產品在台灣製造後,直接出口到美國,包括AI伺服器等。

在招商引資部分,王美花表示,投資台灣三大方案自2019年推動至今,已累計吸引投資額2兆1615億元,並讓許多回流的台廠在疫情爆發之前,就將工廠和產業等建置完成,也為現在AI商機奠定基礎。

王美花指出,疫期間的晶片荒提高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國際能見度,由於半導體產業周邊供應鏈包括化學材料和設備等,因此也吸引許多外商來台投資,2016年以來已吸引外資超過711億美元;國際大廠超微AMD、輝達和應材等物流中心也落腳台灣,讓整體半導體產業鏈更加完善。

在迎來AI時代的趨勢下,王美花表示,目前主要的AI晶片皆為台積電生產,並帶動台灣相關晶圓廠等機會,因此要持續健壯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強項;此外,伺服器、散熱器、載板和機殼等產業供應鏈都是Made in Taiwan。

王美花表示,許多產品出口到歐美,不能使用中國製造,且須經過驗證,這也代表台灣的高科技行業不容易被中國取代;儘管今年消費力道疲軟,但隨著AI挹注,相信明年AI PC商機會大爆發。

談及政策如何協助產業發展,王美花強調,未來AI應用將擴大至IC設計等領域,因此將提供資源挹注IC設計產業,以及5G、電動車等新興產業,尤其台廠掌握電動車的關鍵零組件技術,包括中控電腦、面板和智慧座艙等。

王美花最後強調,產業面臨數位轉型和低碳化的挑戰,透過AI、IOT等數位技術與雲端服務,以及供應鏈大帶小等邁向低碳化生產,是產業升級、持續壯大的關鍵。(編輯:翟思嘉)1121204

經濟部長王美花(圖)4日在台北出席2024今周刊第2屆經濟展望論壇,除關注國內產經及投資趨勢,也說明台灣產業未來布局。中央社記者謝佳璋攝  112年12月4日
經濟部長王美花(圖)4日在台北出席2024今周刊第2屆經濟展望論壇,除關注國內產經及投資趨勢,也說明台灣產業未來布局。中央社記者謝佳璋攝 112年12月4日


標題:搶AI商機 王美花:台灣高科技產業不易被中國取代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58251.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