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全人治療 同步控制體重降心血管腎病風險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13日電)國內新陳代謝科醫師指出,美國和歐洲糖尿病相關學會今年發表最新共識,糖尿病治療應同時兼顧心血管及慢性腎病風險,與血糖和體重管理同等重要,以全人管理取代「先確定心腎保護再控糖」。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醫師廖國盟今天在「國際糖尿病治療指引改版及常見問題解析」工作坊說明,糖尿病就像人體泡在糖裡,身體會有沉澱物、糖化產物,導致全身器官發炎、併發症多。
廖國盟指出,過往研究發現,每降低1%糖化血色素,就能降低21%相關死亡、14%心肌梗塞及37%小血管併發症,對大小血管都有好處,因此產生以血糖控制為中心的治療策略,醫師會要求患者將糖化血色素控制在7%以下;但在1920年代胰島素出現以前,僅能靠嚴格飲食控制血糖。
廖國盟表示,後來治療上開始有人追求將糖化血色素控制到正常人的6.5%甚至更低,卻發現過於積極控糖造成低血糖,反增加死亡率,因此美國糖尿病學會(ADA)、歐洲糖尿病研究學會(EASD)2大國際糖尿病治療領域代表性組織在2015年發表共識,須關注藥物副作用,避免低血糖發生。
研究顯示,糖尿病患死於糖尿病者僅15%,死於心血管疾病者卻高達49%。廖國盟說明,藥物Rosiglitazone就曾遭指出雖然控糖效果佳,卻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及死亡風險;因此美國FDA自2008年起要求所有新上市降血糖藥物,對心血管疾病安全性不得低於舊有藥物,儘管後來Rosiglitazone獲得平反未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仍開啟糖尿病跟心血管疾病同時管理的黃金時代。
而隨腸泌素GLP-1、SGLT2抑制劑等藥物問世,且對心血管與腎臟疾病等展現保護成效,廖國盟指出,到了2018年,糖尿病治療指引再次發生重大變動,治療從以控糖為中心轉向器官保護,應優先評估病患有沒有動脈粥狀硬化心血管疾病、心衰竭及慢性腎病,選擇用藥。
由於研究指出血壓、血脂介入能顯著降低糖尿病心血管事件風險,糖尿病治療共識在今年再次發生典範轉移,進入去階層化時代,不再有「先確定心腎保護再控糖」的先後順序,而是血糖管理、體重控制、心血管危險因子、慢性腎病風險控管都應納入治療策略,做到全人管理,而對血糖、體重、器官保護與危險因子管理都有益的藥物也因此更顯重要。(編輯:張雅淨)1121113
標題:糖尿病全人治療 同步控制體重降心血管腎病風險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51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