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智庫研究員:莫高估中國推數位發展成效
(中央社記者黃自強吉隆坡21日專電)德國智庫研究員陸彥綺今天指出,中國在部分東南亞國家推動的一帶一路與數位發展有關項目,往往與實際成效有很大落差,部分決策官員或歐美媒體報導可能高估中國實際能夠落實的成果。
德國波昂大學的國際安全戰略研究中心(CASSIS)研究員陸彥綺(Yen Chi Lu)最近赴馬來西亞訪問,對中國在東南亞數位科技影響力進行田野調查。」
陸彥綺今天接受中央社訪問表示,他長期觀察歐美智庫、媒體如何報導並評估中國推動一帶一路對包括東南亞在內的各個國家帶來的影響。
他特別以數位基礎設施的比較觀點為例,說明包括智慧城市、雲端資料庫、人工智慧等相關基礎設施建立與投資,中國在東南亞包括馬來西亞在內的很多國家影響力,其實遠低於歐美媒體或政治人物所談論或預想的程度。
陸彥綺說,中國華為於2019年在塞爾維亞宣布建立創新與發展研究中心,特別針對人工智慧與資通訊產業研發,但當他實際抵達塞維亞觀察後發現,研發中心竟只是手機銷售中心。
他受訪時不否認是有很多原因造成這種差距,但中國在數位科技市場的影響力,的確在很多情況之下是有高於預期的想像,特別是在東南亞國家,市場利益驅動力則是很大關鍵。
陸彥綺認為,對日本或德國等已開發國家來說,中國推動的數位產業能夠獲得利益可能遠高於開發中國家,而中國在德國市場帶來的利益當然遠高於塞爾維亞,這也說明外界往往以為一帶一路是中國宣稱一個大戰略,但實際落實的背後關鍵因素是中國企業的市場利益。
他說,如果開發中國家的市場沒有辦法提供中國足夠利益,一帶一路所宣稱的建設就會遭遇更多的挑戰。
對於記者詢及「反中」概念,陸彥綺認為無法以「反中」概念理解德國的中國政策,由於德中之間沒有安全利益衝突、沒有領土爭議,不必擔心中國軍隊入侵歐洲,這導致德國和中國關係,與台灣、美中關係有本質上差異。
他受訪表示,雖然外界不宜用「反中」概念理解德國對於中國政策,但德國近年來對中政策的確有顯著改變,包括要如何防範台海如果戰爭的經濟風險、如何在全球進行多元化投資以分散風險,不單一依賴中國市場。
陸彥綺並說:「作為德國最重要盟友,當美國對中國不斷施加各種制裁措施之後,德國要如何與美國協調,不僅保護德國對中國的利益,也要盡量避免捲入美中衝突。」
他強調,德國這幾年對中國政策最大轉變,主要在於德國認清美中衝突態勢大概難以避免,德國要做的並非選邊站,加入對抗行列,德國首先要做的是如何避免風險,這也是德國對於中國政策的最主要轉變。(編輯:陳承功)1120921
標題:德國智庫研究員:莫高估中國推數位發展成效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34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