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16日電)1項英國研究發現,暴露在較高濃度PM2.5和二氧化氮的失智長者,使用心理健康服務有增加趨勢,減少城市中空氣污染物的暴露,或許能增進失智症症患者的健康和福祉,

這篇由倫敦國王學院精神心理學與神經科學研究所(IoPPN)貝克利斯(Dr. Ioannis Bakolis )等人的研究,於8月8日刊登於國際期刊「英國醫學期刊-心理健康」(BMJ Mental Health)。台灣科技媒體中心(SMC)今天發布新聞稿介紹研究並請國內學者分析。

研究人員追蹤5024名65歲以上長者初次診斷失智症後使用心理健康服務情況,時間最長達9年。結果發現,如果將倫敦PM2.5濃度(2019年為11.6微克每立方公尺)降至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的5微克每立方公尺,患者每年使用社區心理健康服務的次數將下降13%。

此外,若將二氧化氮濃度(倫敦2019年為39微克每立方公尺)降至WHO建議值10微克每立方公尺,失智症患者每年使用社區心理健康服務的次數將下降38%。

研究認為,減少城市中空氣污染物的暴露,可能增進失智症症患者的健康和福祉,並減少失智症患者在心理健康服務的使用頻率,釋放當地已相當緊繃的身心醫療服務資源。

成功大學公共衛生學科暨公共衛生研究所教授李佩珍說明,過去文獻指出,空氣污染物可能具有神經毒性,進而影響大腦功能,增加失智症與精神疾病或精神症狀發生的風險。

她說,焦慮與憂鬱等為失智症患者常見共病症,探討空氣污染與失智症病人其心理健康服務使用次數,可了解空氣污染是否影響失智症病人心理健康。

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及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程蘊菁指出,失智病患行為和精神症狀都會逐漸出現,但這篇研究無法確定這是失智症進程本身,還是空氣污染暴露導致心理健康服務使用頻率增加的影響。

台大醫學院神經科兼任教授邱銘章則表示,台灣環保署的空氣品質指標AQI包含6種污染物:二氧化氮、細懸浮微粒(PM2.5)、懸浮微粒(PM10)、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及臭氧,且污染物間還可能存在交互作用,但這篇研究僅探討二氧化氮和懸浮微粒,無法反映失智症患者暴露於多種污染物的實際情況。(編輯:陳清芳)1120816



標題:研究:空污恐讓失智長者耗用心理健康服務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23741.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