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周慧盈北京12日電)受透支效應、實體經濟融資需求偏弱等因素影響,7月份中國包括信貸和社會融資在內的金融數據大幅回落。市場認為需要財政和貨幣政策進一步發力,降準降息的預期隨之升溫。

陸媒澎湃新聞今天引述市場分析報導,觀察近期官方各重大會議的政策訊號,預計第3季降準、第4季降息的機率大,一方面將積極推動寬信用而改善企業資金可得性,另一方面進一步推動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另有分析指出,央行需調降利率以緩解社會融資增速的偏弱,包括繼續推動貸款利率和企業融資成本的下降等,透過價格讓利來激發融資需求。

中國人民銀行(央行)昨天公布,7月人民幣貸款增加3459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少增3498億元,明顯低於市場預期;新增社會融資5282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少增2703億,同樣低於市場預期。

7月居民新增短期貸款和長期貸款分別減少1335億元和672億元,與上年相比分別減少1066億元和2158億元,並與6月居民信貸大幅增加形成鮮明對比;7月人民幣存款減少1.12兆元,其中住戶存款減少8093億元。

市場人士說,7月新增貸款表現明顯不及預期,主要原因包括6月信貸大增,對7月信貸需求有一定透支效應,這種透支效應會顯著加大月度之間的新增貸款規模波動,去年4月、7月和10月都曾多次出現。

其次是經濟修復力度仍然偏弱,尤其是房地產市場進一步下滑,企業和居民等實體部門信貸需求不強。

此外,6月降息落地、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報價下調,形成較強的利率下降預期,可能導致部分企業或居民延後釋放融資需求,以待更低的融資成本。

至於居民中長期貸款減少,分析指出,除受房地產銷量疲軟拖累,若結合居民存款的減少來看(7月居民存款減少8093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多減4713億元),貸款提前償還的衝擊可能也較大,這顯示銀行為了避開提前還貸等對存貸等季末考核的影響,傾向鼓勵並安排居民在季初集中提前償還貸款。

新增社會資融同樣大幅低於預期,其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貸款規模創2006年以來最低為主要原因。

分析指出,房市疲軟導致社會融資整體承壓,這一趨勢短期內可能仍將延續,因為社會融資很大一部分的需求來自房地產及相關上下遊產業鏈,隨著房市持續偏弱,對社會融資整體的影響也將持續。(編輯:呂佳蓉)1120812



標題:金融數據走低 市場預期中國降準降息機率提高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22761.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