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5日電)教育部推動本土語言融入幼兒園的活動課程,113學年度有314園參與。嘉義縣達邦國小附幼的老師帶頭,每天從進教室開始,就以鄒族族語問候,營造自然的語言環境。

教育部今天透過新聞稿,介紹「本土語言融入教保活動課程計畫」的優秀案例,達邦國小附幼每天進教室,就用族語互相問候,也引導幼兒熟悉自己的族語名字及家族姓氏,學習傳統歌謠及日常用語。

達邦國小附幼同時也積極運用部落資源,帶領幼兒走訪kuba(男子集會所)、emoonopeisia(祭屋)等傳統建築,學習狩獵文化及祭儀活動,並與社區長輩交流族語交流。經過長期的學習,幼兒不僅能用鄒語進行基本對話,還能用族語介紹節慶與傳統活動。

新竹縣竹北國小附幼深耕多年,致力於客家文化特色教學,透過客語講述故事、吟唱「月光光」、「油桐花」等傳統童謠,讓幼兒在互動中熟悉語言。

透過 Google News

文化體驗也是一大重點,義民祭、天穿日等傳統節日等都能見到師生身影,在活動中學習詞彙與文化內涵。

教育部指出,113學年度有314園參與計畫,涵蓋台灣各地,期盼透過多元的語言學習方式,讓幼兒從小熟悉並使用本土語言,培養對自身文化的認同感與歸屬感。(編輯:張銘坤)1140405



標題:本土語言融入314幼兒園 老師帶頭用族語問候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208822.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