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要北約增軍費卻祭關稅 是否違反公約成焦點
(中央社記者田習如布魯塞爾4日專電)美國國務卿盧比歐在北約首度亮相,雖帶來川普要美國留在北約的好消息,卻也因川普關稅戰破壞盟邦關係,引發是否違反北約第2條盟國「應消除國際經濟政策衝突」的討論。北約祕書長呂特在外長會後記者會說,美國並未違約。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3日、4日在布魯塞爾總部舉行外交部長會議,代表川普政府的盧比歐(Marco Rubio)首次參與廣受關注。他昨天釋出此行的兩大訊息,一是川普不反北約,二是美國將促使盟國走向國防支出佔國內生產毛額(GDP)5%的路徑。
北約盟國目前共同承諾的目標是國防佔GDP 2%,但仍有西班牙、比利時等未達標。
呂特(Mark Rutte)向媒體說明外長會成果,首要就是「盟國聽到了盧比歐國務卿關於美國對北約承諾的非常明確資訊,同時(美國)也非常明確地期望歐洲和加拿大必須為我們的共同安全承擔更多責任」。
呂特說,大家的共識是世界變得更危險,因此更需要北約。盟國將會繼續增加國防開支,投資、生產更多軍備。
不過,多名記者問到川普「對等關稅」衝擊北約的加拿大、歐洲盟國財政,可能迫使各國政府將資源投入搶救通膨和出口產業,與美國要求盟國增加國防花費的目標矛盾。
呂特表示,過去盟國也會討論其他非國防的資源分配議題,因此應該分開來看,不要讓關稅影響國防的討論。他坦言各國外長在會中很自然地會談到近期關稅議題,但他身為祕書長的角色只聚焦在安全事務上,因此不作評論。
北大西洋公約正巧是在1949年的今天由12個國家首先簽署而來,公約第2條明訂「締約國應消除他們在國際經濟政策中的衝突」,因此呂特也被問及川普掀起的關稅戰是否違反這條約定。
呂特表示否定,並說過去已發生過許多盟國之間觀點分歧和關稅戰的例子,這並未違反公約第2條。
這次北約也邀請日本、韓國、澳洲和紐西蘭外長參加會議,討論印太地區安全合作。呂特指出,中國、北韓和伊朗持續支援俄羅斯,「對我們所有人都構成了風險」,也使印太安全與歐洲-大西洋的連結更甚以往,下週他將出訪日本深化合作。
被問及北約是否將把對中國的定位由「安全挑戰」升級為「安全威脅」,呂特說他個人認為可能會日益將中國視為威脅,但在北約的官方語言中,目前並非如此描述。
他說,若看到中國的國防工業基地建設、航行的海軍艦艇,以及到2030年將有1000枚核子彈頭,「很明顯,我們不能對中國太天真」。

呂特指出,過去與前述印太4國的會議主要是交流資訊,但現在愈來愈會談到技術創新、戰場上的新見解,「我們從烏克蘭正在發生的事情中學到了很多,必須吸取這些教訓」。
他還說,北約會從日本和其他國家在太平洋的演習中學習,也在共同努力建立國防工業基礎,包括許多盟邦已在大量購買韓國的國防工業產品,「所以這些連繫非常有價值」。(編輯:唐聲揚)1140404
-
川普要北約增軍費卻祭關稅 是否違反公約成焦點2025/04/04 22:16
-
2025/04/03 19:54
-
2025/04/03 14:07
標題:川普要北約增軍費卻祭關稅 是否違反公約成焦點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208670.html